为什么中药的药性之“气”是寒热温凉平,而不是风寒暑湿燥火?二者之间有何关联?

人体有阴阳象,所以人体的功能、部位、疾病等可以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并以阴阳的理论来推演。这是阴阳理论运用的一个重要区域,推演的正确与否,临床实践可以检验,所以中医才能逐步壮大起来。

药物亦可分为阴阳。人体疾病用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以药物的阴阳偏性来平衡人体的阴阳偏性,消除太过的,填补不及的,所以才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实现其病若失的目的。

药物的阴阳属性,是以“气”与“味”来解释的。“气”的概念属于阳的范畴,表示气的薄厚,热的多少以及性能的变化强弱等,包括寒热温凉四种属性。

阳中亦分阴阳,阴中阴为寒,阴中阳为凉,阳中阴为温,阳中阳为热。

“寒”性气薄,“热”性气厚。

“味”是阴的范畴,表示阴性物质的一般属性,包括酸咸苦辛甘五种属性,是外界物质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变现出来的规律性变化,《内经》认为酸收、咸软、苦坚、辛散、甘缓。

人是以后天之脾胃,吸收天地阴阳物质之精华,从而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阴性物质来代谢形体,阳性物质来保持恒定体温。

阴性物质属性是用五行来表示的,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来表示物性的相关变化规律,从而使人体保持代谢的平衡。其中酸为木,咸为水,苦为火,辛为金,甘为土。

五行既可表示方位、也可表示属性,也可表示变化规律。内经上称之为“五运”,即金运、木运、水运、火运、土运。

在内经的六元框架体系中,以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及所在的位置,衡量周天阴阳的变化,框定出了一般性的自然阴阳变化规律,即一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这些分类是与大自然的变化相关的,是以阴阳来表示的自然的变化规律,与每一年的时节以及每一天的时刻相互对应,具有普遍自然科学上的意义,内经中称之为“六气”。

其中风表示厥阴,是自然界的一种全阴性静止物质,五行属木。寒盛则浮,寒能地坚,寒表示自然界一种收引性质的物质存在,表示太阳,五行属水。湿表示太阴,自然界中的湿性物质,五行为土,是一种寒湿。暑也是一种湿,表示湿热,五行也属土。燥是自然中的一种阳性收引物质,表示阳明,五行属金。火表示自然中的一种阳性物质,一种表示少阴,是初生的火种,五行属火。另一种表示少阳,是彰显之火,五行也属火。

现代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邪。六邪来自六气,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六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形式。大自然由六气组成,人体亦有六气。六邪是引起人体产生疾病的属性种类。几乎所有的病症,都是这几种性质的物质所引起的,有内外之分。

中药之“气”,只表示药物组成中,那种阳性物质的成份。而六邪之阴阳,是一种集合体,是阴阳的复合变形,框定在六元框架之中的阴阳的多少所产生的物质种类的性质总称,与药物之“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0)

相关推荐

  • 人体病痛的根本

    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四季分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六部分,来划分阳气活跃的状态,太阳能量的多少与地表生物能量利用成正比,厥阴阶段阳气复来积温日加万物复苏,少阴阶段是阳气充盈阴气减少,阴气是 ...

  • 中药——《药性赋》——寒热温凉四性

    一.<药性赋> (-)寒类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薏苡理 ...

  • 中医中药知识 药性歌诀

    2013-03-31 00:26:40| 本文转载自举甲<中医中药知识> 中医中药知识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 ...

  • 加量版:500味中药的药性诀!

    理气药 气贵周流,逆滞则病. 气逆宜降,气滞宜行. 郁金理气活血, 香附解郁调经. 乌药顺气调中并可理疝. 木香调气行滞尤善治痢. 陈皮行气以健脾,青皮破气而疏肝. 厚朴除满兼降逆,枳实消痞而宽肠. ...

  • 这些中药让你呵气如兰,口臭的尴尬有救了

    有一种尴尬--"你有口臭,自己却不知道". 口臭轻者,可选用藿香10克.佩兰15克,煎水,滤过药渣,常温漱口,一日2-3次. 要重视口臭发出的疾病信号.临床上口臭常见的原因有口腔疾 ...

  • 108岁李姥姥家:治脑梗传世秘方:蚯蚓真可怕!治中风、血栓?中西医都用它治病!中药名字特霸气!

    蚯蚓是大家很常见的一种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小时候也经常用它来钓鱼,可以说是最常见的鱼饵了. 但是估计很少人知道,这种女孩子可能有点嫌弃的动物确是一味药材. 不管做为中药入药还是西药,都发挥着 ...

  • 中医高手养成记:中药的药性之最,及231味常用中草药功效及用途

    幻影爱微笑 · 一点号 12小时前 . 为广大网友科普健康养生知识 关注 中医药是我们祖国的国粹,希望能发扬光大,发扬光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人人都能接触到中医药,人人都认识中医药,让中医药真正的在人 ...

  • 黄芪与3味中药搭配,补气养血、祛瘀止痛,气色越来越好了

    黄芪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补气中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黄芪可补气补脾.保肝利尿,扩张血管,双向调节血压,对于黄芪的食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泡水了,但是单方泡水,黄芪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而且黄芪作为一种传统 ...

  • 中药的药性之最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芳香化湿之最---藿香 重镇安神之最---朱砂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芳香开窍之最---麝香 清热之最---石膏 泻火之最---黄连 降气之最---沉香 生津之最---石斛 ...

  • 常用中药功效药性类别表

    常用中药功效药性类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