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缅怀马连良先生(王吟秋)

(0)

相关推荐

  • 老沈聊戏:荀慧生给鼓师救场

    演员因故(如突然患病)不能登台,由他人代演,梨园界的行话叫"救场". 1951年首都的京剧老艺人为支援抗美援朝筹集资金购买飞机而举办了多场演出,这些老艺人早已离开舞台多年,他们的爱 ...

  • 老沈聊戏:当年北京京剧团的光鲜背后

    北京京剧团是从1955年到1960年间由马连良剧团.北京市京剧二团.北京市京剧三团和北京燕鸣京剧团四个剧团先后合并组建,拥有马谭张裘赵五大头牌的最强大阵容,被称为解放后京剧院团里的"超级航母 ...

  • 观黄金戏院《乌龙院》《白门楼》《打渔杀家》记

    黄金戏院改组之后,取消案目包办制,一切设备皆照最新式影戏院办法,观众称便,而第一批平角又有马连良.张君秋.叶盛兰芙蓉草等,角色齐全,故生涯不恶. 日前友人杜君约往一观,是日有马连良芙蓉草之<坐楼 ...

  • 【转载2】缅怀马连良先生(王吟秋)

    王吟秋剧照 <春秋笔>我不会,从未看过此戏.王夫人有两段唱,出场时唱一段"西皮慢板"后面有一段 "二黄原板",这段唱腔由李慕良兄教我,身段由马先生教 ...

  • 王吟秋:缅怀马连良先生

    缅怀马连良先生 王吟秋 马崇仁兄来电话告之,今年是干爹马连良一百岁冥寿,准备五月份举行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陪马干爹合演三年的一些感受.放下电话,思绪万千,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回闪,使 ...

  • 【往事】王吟秋:与马连良先生在一起的时光

    与马连良先生在一起的时光 王吟秋 马崇仁兄来电话告之,今年是干爹马连良一百岁冥寿,准备五月份举行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陪马干爹合演三年的一些感受.放下电话,思绪万千,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 ...

  • 王吟秋:程砚秋大师教我学《红拂传》

    每当人们满怀深情回忆起一代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表演艺术时,很自然地会想到幽咽婉转.柔中有刚的程派唱腔和摇曳多姿的水袖功,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程派艺术精深博大,它包括"四功(唱.做.念.打)五法 ...

  • 孙红侠:王吟秋——向你静静述说的表演

    听了王吟秋,才知道什么是京剧最本质的美学精神.   一看之下,觉得是一位很老的男旦.    二看之下,会渐渐被他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锣鼓经真的成了一种舞台的语言,而京剧不再是"唱的响 ...

  • 【连载一】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1)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三】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3)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九】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9)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

  • 【连载十一】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11)

    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声远长天:怀念王吟秋.陈永玲>一书,作者南奇(1937-2013),著名京剧票友.京剧艺术评论家,南铁生先生之子,曾参与筹建「北京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兼任副会长.南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