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陈先发:街边的训诫(组诗之旧作部分)

街边的训诫
1
晚安,菊花

晚安,地底下仍醒着的人们。
当我看到电视上涌来
那么多祭祀的菊花
我立刻切断了电源――
去年此日,八万多人一下子埋进我的体内
如今我需要更多、更漫长的
一日三餐去消化你们

我深知这些火车站
铁塔
小桥
把妻子遗体绑在摩托车上的
丈夫们
乱石中只逃出了一只手的
小学生们
在湖心烧掉的白鹭,与这些白鹭构成奇特对应的
降落伞上的老兵们
形状不一的公墓
未完成的建筑们
终将溶化在我每天的小米粥里

我被迫在这小米粥中踱步
看着窗外
时刻都在抬高的湖面
我说晚安,湖面
另一个我在那边闪着臆想的白光
从体制中夺回失神的脸

我说晚安,
远未到时节的菊花。
像一根被切断电源的电线通向更隐秘的所在
在那里
我从未祈祷,也绝不相信超度
只对采集在手的事物
说声谢谢――
我深知是我亲手埋掉的你们
我深知随之而来的明日之稀

2
菠菜帖

母亲从乡下捎来菠菜一捆

根上带着泥土

这泥土,被我视作礼物的一部分。

也是将要剔除的一部分:

——在乡村,泥土有

更多的用途

可用于自杀,也可用来堵住滚烫的喉咙

甚至可以用来猜谜。

南方丘陵常见的红壤,雨水

从中间剥离出沙粒

母亲仍喜欢在那上面劳作。

它又将长出什么?

我猜得中的终将消失。

我猜不到的,将统治这个乱糟糟的世界

是谁说过“事物之外、别无思想”?

一首诗的荒谬正在于

它变幻不定的容器

藏不住这一捆不能言说的菠菜。

它的青色几乎是

一种抵制——

母亲知道我对世界有着太久的怒气

我转身打电话对母亲说:

“太好吃了”。

“有一种刚出狱的涩味”。

我能看见她在晚餐中的

独饮

菠菜在小酒杯中又将成熟

而这个傍晚将依赖更深的泥土燃尽。

我对匮乏的渴求胜于被填饱的渴求

3
异响

我听到一个声音。在家乡结冰的桌面。

我曾经指它立誓的老榆树

依旧挺立垄上,结着旁若无人的巨大黑瘤

在夏季它曾供出抽象的白花。

有人拿去献给企图媾合的女人,

有人用来祭奠亡者。

白花在不同的手上,

爆裂出不同的声音。

我的耳朵为了分辩异响冲至他们的腕底

现在是冬季。田野因充满思辩而白雾蒙蒙。

我跟他们再次相遇,

彼此都有谦逊的微笑。

但他们看出了我的身子

一捅即破:

多年前,我曾是个歇斯底里的孩子。

我的椅子总是离地半尺——

我知道对他们的描绘远未结束。

是的,我听到

一个声音。我看到雾中朦胧的群像。

我知道彼此的审判

远未结束:

“瞧!它就在那里。”

4
最后一课

那时的春天稠密,难以搅动,野油菜花

翻山越岭。蜜蜂嗡嗡的甜,挂在明亮的视觉里

一十三省孤独的小水电站,都在发电。而她

依然没来。你抱着村部黑色的摇把电话

嘴唇发紫,簌簌直抖。你现在的样子

比五十年代要瘦削得多了。仍旧是蓝卡基布中山装

梳分头,浓眉上落着粉笔灰

要在日落前为病中的女孩补上最后一课。

你夹着纸伞,穿过春末寂静的田埂,作为

一个逝去多年的人,你身子很轻,泥泞不会溅上裤脚

5
前世

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
不必再咬着牙,打翻父母的阴谋和药汁
不必等到血都吐尽了。
要为敌,就干脆与整个人类为敌。
他哗地一下脱掉了蘸墨的青袍
脱掉了一层皮
脱掉了内心朝飞暮倦的长亭短亭。
脱掉了云和水
这情节确实令人震悚:他如此轻易地
又脱掉了自已的骨头!
我无限誊恋的最后一幕是:他们纵身一跃
在枝头等了亿年的蝴蝶浑身一颤
暗叫道:来了!
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
碧溪潮生两岸

    
只有一句尚未忘记
她忍住百感交集的泪水
把左翅朝下压了压,往前一伸
说:梁兄,请了
请了——

6
7
街边的训诫

不可登高

一个人看得远了,无非是自取其辱

不可践踏寺院的门槛

看见满街的人都

活着,而万物依旧葱茏

不可惊讶

8
丹青见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9
青蝙蝠

那些年我们在胸口刺青龙,青蝙蝠,没日没夜地

喝酒。到屠宰厂后门的江堤,看醉醺醺的落日。

江水生了锈地浑浊,浩大,震动心灵

夕光一抹,像上了《锁麟囊》铿锵的油彩。

去死吧,流水;去死吧,世界整肃的秩序。

我们喝着,闹着,等下一个落日平静地降临。它

平静地降临,在运矿石的铁驳船的后面,年复一年

眼睁睁看着我们垮了。我们开始谈到了结局:

谁?第一个随它葬到江底;谁坚守到最后,孤零零地

一个,在江堤上。屠宰厂的后门改做了前门

而我们赞颂流逝的词,再也不敢说出了。

只默默地斟饮,看薄暮的蝙蝠翻飞

等着它把我们彻底地抹去。一个也不剩

10
隐身术之歌

窗外,三三两两的鸟鸣

找不到源头

一天的繁星找不到源头。

街头嘈杂,樟树呜呜地哭着

拖拉机呜呜地哭着

妓女和医生呜呜地哭着。

春水碧绿,备受折磨。

他茫然地站立

像从一场失败的隐身术中醒来

11
秩序的顶点

在狱中我愉快地练习倒立。

我倒立,群山随之倒立

铁栅间狱卒的脸晃动

远处的猛虎

也不得不倒立。整整一个秋季

我看着它深深的喉咙

12
秋赞

  
秋天,流水很响,白云几乎成真。
我屈膝倒挂在树上,看院中野蜂飞舞。
我知道你快来了,你轻轻地
从坟头摘下白花插于鬢角
我等着你来,结束我端居耻圣明的铁板人生。
从松冠拂过的低颂,带着不可撤销的
神谕,我知道,你快来了
在我崩溃的这一刹你几乎成真。 

13
伤别赋

我多么渴望不规则的轮回
早点到来,我那些栖居在鹳鸟体内
蟾蜍体内、鱼的体内、松柏体内的兄弟姐妹
重聚在一起
大家不言不语,都很疲倦
清瘦颊骨上,披挂着不息的雨水
  

14
病中吟

早晨,不得不谛听鸟鸣。一声声
它脆而清越,又不明所以,像雨点的锥子
落下,垂直地落下,越垂直就越悲悯。
一年一度的大病,我换了几张椅子
克制着自已,不为鸟鸣所惑而滑出肉体。
也不随它远去。它拽着焦黄的尾巴,在松冠消逝
有些起伏,有些黯然

15
村居课

他剥罢羊皮,天更蓝了。老祖母在斜坡上
种葵花。哦,她乳房干瘪,种葵花,又流鼻血。
稻米饭又浓又白,煮完饭的村姑正变回田螺。
小孩子揭开河水的皮,三三两两地朝里面
扮鬼脸。哦,村戏的幕布扯紧了,但蓝天仍
抖动了几下。红花绿树,堪比去年。
一具含冤的男尸浮出池塘,他将在明年花开时
长成一条龙。鸟儿衔着种子,向南飞出五里
蘸鼻血的种子,可能是葵花,可能是麦粒

16
两次短跑

几年前,当我读到乔治·巴塔耶,

我随即坐立不安。

一下午我牢牢地抓着椅背。

“下肢的鱼腥味”,“对立”:瞧瞧巴大爷爱用的这些词。

瞧瞧我这人间的多余之物。

脱胎换骨是不必了。

也不必玩新的色情。

这些年我被不相干的事物养活着。

——我的偶然加上她的偶然,

这相见叫人痛苦。

就像15岁第一次读到李商隐。在小喷水池边,

我全身的器官微微发烫。

有人在喊我。我几乎答不出声来——

我一口气跑到那堵

不可解释的断墙下。

17
再读《资本论》札记

奢谈一件旧衣服,

不如去谈被榨干的身体。

他说,凡讲暴力的著作常以深嵌的呓语为封面。

第一次枕着它,

是小时候陪父亲溪头垂钓。

老党员搓着手,

把肮脏的诱饵撒向池塘。

我在独木舟上,在大片崩溃的油菜花地里

睡到心跳停止。

日冕之下,偶尔复活过来

记得书中一大堆怒气冲冲的单词

对家族,这是份难以启齿的遗产。

祖母信佛,

而父亲宁愿一把火烧掉十九个州县。

这个莽撞的拖拉机手相信,

灰烬能铸成一张崭新的脸。

他们争吵,

相互乞求,搏斗,

又在深夜的走廊上抱头大哭。

祖母用白手帕将寺庙和诸神包起来,

藏在日日远去的床底下,

她最终饿死以完成菩萨们泥塑的假托。

而父亲如今也长眠山中,

在那里,

“剥削”仍是一个词。

“均贫富”仍是一个梦想。

坟头杂木被反讽的雨水灌得年年常青

为一本旧书死去,

正是我们应有的方式。

多年以来,我有持镜头写史的怪癖。

只是我不能确知冤魂项上的绞索,

如何融入

那淅淅沥沥的空山新雨。

因为以旗为饵的城堡早已不复存在。

理当不受惊扰的骨灰,

终不能免于我的再读。

初识时,

那三两下醒悟的鸟鸣仍在。

像池塘在积攒泡沫只求最终一别。

而危险的尺度正趋于审美的末端

18
养鹤问题

在山中,我见过柱状的鹤。

液态的、或气体的鹤。

在肃穆的杜鹃花根部蜷成一团春泥的鹤。

都缓缓地敛起翅膀。

我见过这唯一为虚构而生的飞禽

因她的白色饱含了拒绝,而在

这末世,长出了更合理的形体

养鹤是垂死者才能玩下去的游戏。

同为少数人的宗教,写诗

却是另一码事:

这结句里的“鹤”完全可以被代替。

永不要问,代它到这世上一哭的是些什么事物。

当它哭着东,也哭着西。

哭着密室政治,也哭着街头政治。

就像今夜,在浴室排风机的轰鸣里

我久久地坐着

仿佛永不会离开这里一步。

我是个不曾养鹤也不曾杀鹤的俗人。

我知道时代赋予我的痛苦已结束了。

我披着纯白的浴衣,

从一个批判者正大踏步地赶至旁观者的位置上。

19
苹果

今夜,大地的万有引力欢聚在

这一只孤单的苹果上。

它渺茫的味道

曾过度让位于我的修辞,我的牙齿。

它浑圆的体格曾让我心安。

此刻,它再次屈服于这个要将它剖开的人:

当盘子卷起桌面压上我的舌尖,

四壁也静静地持刀只等我说出

一个词。

是啊,“苹果”,

把它还给世界的那棵树已远行至天边

而苹果中自有惩罚。

它又酸又甜包含着对我们的敌意。

我对况味的贪婪

慢慢改变了我的写作。

牛顿之后,它将砸中谁?

多年来

我对词语的忠诚正消耗殆尽

而苹果仍将从明年的枝头涌出

为什么每晚吃掉一只还非一堆?

生活中的孤证形成百善。

我父亲临死前唯一想尝一尝的东西,

甚至他只想舔一舔

这皮上的红晕。

我知道这有多难,

鲜艳的事物一直在阻止我们玄思的卷入。

我的胃口是如此不同:

我爱吃那些完全干枯的食物。

当一个词干枯它背后神圣的通道会立刻显现:

那里,白花正炽

泥沙夹着哭声的建筑扑上我的脸

20
麻雀金黄——给蓝角、李三林

我嘴中含着一个即将爆破的国度。

谁的轻风?在吹着

这城市的偏街小巷

早晨的人们,冲掉马桶就来围着这一炉大火

又是谁的神秘配方

扒开胸膛后将一群群麻雀投入油锅

油锅果然是一首最古老的诗

没有什么能在它的酸液中复活

除了麻雀。它在沸腾的锅中将目睹一个新世界

在那里

官吏是金黄的,制度是金黄的,赤脚是金黄的。

老雀们被撒上盐仍忘不了说声谢谢

柳堤是金黄的

旷野是金黄的

小时候,我纵身跃上穿堂而过的电线

跟麻雀们呆呆地蹲在一起。

暴雨来了也不知躲闪。

我们默默数着油锅中噼噼啪啪的未来的词句

那些看不起病的麻雀。

煤气灯下通宵扎着鞋底的麻雀。

为了女儿上学,夜里去镇上卖血的麻雀。

被打断了腿在公园兜售气球的麻雀。

烤山芋的麻雀。

青筯凸起的养老金的麻雀。

每晚给不懂事的弟弟写信的妓女的麻雀。

霓虹灯下旋转的麻雀。

现在是一个国家的早晨了。

在油锅中仍紧紧捂着这封信的麻雀。

谁的轻风?吹着这一切。谁的静脉?

邮差是金黄的。忘不了的一声谢谢是金黄的。早餐是金黄的

21
中年读王维

“我扶墙而立,体虚得像一座花园”。

而花园,充斥着鸟笼子

涂抹他的不合时宜,

始于对王维的反动。

我特地剃了光头并保持

贪睡的习惯,

以纪念变声期所受的山水与教育——

街上人来人往像每只鸟取悦自我的笼子。

反复地对抗,甚至不惜寄之色情,

获得原本的那一、两点。

仍在自己这张床上醒来。

我起誓像你们一样在笼子里,

笃信泛灵论,爱华尔街乃至成癖——

以一座花园的连续破产来加固另一座的围墙。

22
听儿子在隔壁初弹肖邦

他尚不懂声音附于何物

琴谱半开,像林间晦明不辩。祖父曾说,这里

鹅卵石由刽子手转化而来

对此我深信不疑

小溪汹涌。未知的花儿皆白

我愿意放弃自律。

我隔着一堵墙

听他的十指倾诉我之不能

他将承担自己的礼崩乐坏

他将止步

为了一个被分裂的肖邦

在众人瞩目的花园里

刽子手也有祖国,他们

像绝望的鹅卵石被反复冲刷

世界是他们的

我率“众无名”远远地避在斜坡上

23
孤峰

孤峰独自旋转,在我们每日鞭打的

陀螺之上。

有一张桌子始终不动

铺着它目睹又一直被拒之于外的一切

其历炼,平行于我们的膝盖。

其颜色掩之于晚霞。

称之曰孤峰

实则不能跨出这一步

向墙外唤来邋遢的早餐,

为了早已丧失的这一课。

呼之为孤峰

实则已无春色可看

大陆架在我的酒杯中退去。

荡漾掩蔽着惶恐。

桌面说峰在其孤

其实是一个人,连转身都不可能

像语言附着于一张白纸。

其实头颅过大

又无法尽废其白

只能说今夜我在京城。一个人。远行无以表达隐身之难。

24
箜篌颂

在旋转的光束上,在他们的舞步里

从我脑中一闪而去的是些什么

是我们久居的语言的宫殿?还是

别的什么,我记得一些断断续续的句子

我记得旧时的箜篌。年轻时

也曾以邀舞之名获得一两次仓促的性爱

而我至今不会跳舞,不会唱歌

我知道她们多么需要这样的瞬间

她们的美貌需要恒定的读者,她们的舞步

需要与之契合的缄默――

而此刻。除了记忆

除了勃拉姆斯像扎入眼球的粗大砂粒

还有一些别的什么?

不,不。什么都没有了

在这个唱和听已经割裂的时代

只有听,还依然需要一颗仁心

我多么喜欢这听的缄默

香樟树下,我远古的舌头只用来告别

25
夜间的一切

我时常觉得自己枯竭了。正如此刻

一家人围着桌子分食的菠萝-----

菠萝转眼就消失了。

而我们的嘴唇仍在半空中,吮吸着

母亲就坐在桌子那边。父亲死后她几近失明

在夜里,点燃灰白的头撞着墙壁

我们从不同的世界伸出舌头。但我永不知道

菠萝在她牙齿上裂出什么样的味道

就像幼时的游戏中我们永不知她藏身何处。

在柜子里找她

在钟摆上找她

在淅淅沥沥滴着雨的葵叶的背面找她

事实上,她藏在一支旧钢笔中等着我们前去拧开。没人知道,

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夜间的一切尽可删除

包括白炽灯下这场对饮

我们像菠萝一样被切开,离去

像杯子一样深深地碰上

嗅着对方,又被走廊尽头什么东西撞着墙壁的

“咚、咚、咚”的声音永恒地隔开

作者简介

陈先发(1967年10月~),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诗集《写碑之心》(2011年)、随笔集《黑池坝笔记》(2014年)、诗集《养鹤问题》(2015年台湾版)、《裂隙与巨眼》(2016年)等。曾获奖项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首届袁可嘉诗歌奖、天问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2015年桃花潭国际诗会中国杰出诗人奖、陈子昂诗歌奖、安徽文学奖等数十种。2015年与北岛等十诗人一起获得中华书局等单位联合评选的“新诗贡献奖”。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

精选

  

  精选‖栏目,小编喜好,独立选稿。不定期推送,不接受投稿。

喜欢,就扫一扫

『凤凰』诗刊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

(0)

相关推荐

  • 诗歌||窗外的鸟鸣

    窗外的鸟鸣 窗外的鸟鸣 每天准时响在清晨 提醒贪睡的人 该醒的时候就要醒 窗外的鸟鸣 打破清晨的宁静 那声声清脆的呼唤 是通往远方的路径 听着窗外的鸟鸣 想起一声声鸡鸣响在山村 隐约听见母亲第一个起床 ...

  • 孤峰独秀就对峰,两峰对中空,

    ​孤峰独秀就对峰,两峰对中空, 若是三峰对中峰,三台出相公. 台州螃蟹吐沫地, 泉眼堵住妇孺死. 乐平徐家驸马地, 千年传闻在风中. 朝山辩识风水讲座, 听之定有收获.

  •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5.7

    五月,布谷在枝头唱歌 文/王恩斌 春天做熟的田畴 夏天慢慢热闹起来 一群布谷鸟在枝头唱歌 蒸笼吱吱地喘着粗气 正等着小麦含着奶酪救济 一碗新鲜的鱼 也在邀着油菜籽献出内质来 点缀.盘活 五月,青涩的果 ...

  •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1.5

    偏旁 文/赵华奎 旧时光从书中走出来,仍带着墨香 我往返于页码之间 虚度流年.身后是无边落木,浩瀚人烟 用沸水沏一壶陈年普洱 我孤身一人,以此打开思考的旅程 冬风挤窗而入 提醒我不必去费心解读生死,或 ...

  • 早晨的布谷鸟鸣

    梁东方 早晨,布谷鸟的叫声越过广袤的大地从窗口传进来,悠远辽阔.那种将大地的辽阔生动地描绘出来的堂音,那种轻松达到的无以复加的共鸣效果,以及余音袅袅的尾音,让人总以为它们是在一个精心构造的音乐厅里的舞 ...

  • 精选‖陈先发九章系列诗选

    九章系列精选 裂隙九章(选三) 1不可多得的容器 我书房中的容器 都是空的 几个小钵,以前种过水仙花 有过璀璨片刻 但它们统统被清空了 我在书房不舍昼夜的写作 跟这种空 有什么样关系? 精研眼前的事物 ...

  • 大佬(组诗4)郭兴军 (陈先发 大仙 海男 何袜皮 黄海)

    大佬(组诗4)郭兴军 (陈先发 大仙 海男 何袜皮 黄海)   中国诗界一座罕见的孤峰 --诗写安徽诗人陈先发 "我若开口,便是陷阱."(陈先发) --题记 总是在途经前世的路上 ...

  • 陈先发旧作精选20首、近作两章丨诗名家

    丹青见 陈先发 陈先发(1967年10月-- ),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前世>(2005年).长篇小说<拉魂腔 ...

  • 名家方阵|陈先发:时疫与楚歌九章(组诗)

    文/陈先发 源头之物 诗之要义在于深知诗之无力. 新冠病毒找不到源头?那么 什么又是这首诗的源头? 我们都有被刻意遮蔽的生活 找不到源头的东西,在幽微中 掌控着世界的各种均衡 光和影的分布,人心的 起 ...

  • 名 家|陈先发:不可多得的容器(组诗)

    出版诗集<前世><写碑之心><养鹤问题><裂隙与巨眼><九章>.长篇小说<拉魂腔>.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十余部.曾 ...

  • 【“战疫”征文精选回顾】王长伟、孙继平、曹松珍、春雨、谢全祎、楊青賢、张德生、谢全祎、梁云福、陈贵仙丨“战疫”组诗

    "战疫"组诗 江城子·神州精英聚江城 文/王长伟 神州精英聚江城,龟山清,蛇山浓. 黄鹤楼台,高耸白云间. 古城通力妖雾散.雨滂沱,雷光闪. 军队地方肩并肩,抗新冠,志擎天. 人间 ...

  • 精选‖陈光宏:一束束芦花在风中白了(组诗)

    一束束芦花在风中白了 陈光宏,1965年生,农民,打工者,唐山丰南人.少量诗作发表于<诗刊><星星><作品>等刊. 1捆草人说 他用膝盖顶,用脚踩 将一抱草压缩成一 ...

  • 【乡土情怀】陈占山:​春意盎然(组诗)

    春意盎然 文/陈占山 春 光 青峰红日碧波沧, 万里山河焕靓装. 啼鸟迎春穿绿树, 黎民动物享韶光. 春 燕 吐绿柳垂来燕喜, 横堂檐下荡徘徊. 筑巢展翅飞千次, 养育娇儿灭害灾. 春 风 春风昨夜唱 ...

  • 陈先发:最好的写作状态是“相对孤立”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热闹的诗坛,诗人."首届中国海南诗歌双年奖"得主陈先发并不以为是"喜事".他认为,诗人最好的写作状态应是相对孤立的.&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