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名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后被一和尚对出下句,经典至极
相关推荐
-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酒鬼说一下联被赞妙对,不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人皆知:天若有情天亦老. 但是能正确说出这句诗出处的人,恐怕并不多,而很多人之所以知道这句话,还是因为一首七律的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正是因为这首七 ...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原来别有一番韵味
艺述史官方原创 提起唐朝,你们能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还是美轮美奂的盛世王朝?我想对于文人骚客来说,唐朝应该是一个能在花前月下吟诗诵对的书香诗苑.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还有一位诗鬼 ...
-
此人写下经典诗句,流传千古,就连毛主席都引用这句话,他写了什么
唐代有这么一个诗人,他一生充满了叛逆和斗争精神,他的诗歌也充斥了这种气质.他的作品不但才气纵横,而且寓意深刻,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 毛主席就很喜欢这个人的诗,毛泽东诗词里面"天若有情天亦老, ...
-
诗鬼李贺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可对,宋朝才对出下联
2021-02-15 07:36 华人号:中国文化 清代赵翼在<论诗五首>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一直奔流不息向 ...
-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大唐无人对出,200年后宋人对出下联
2021-04-25 09:39 华人号:中国文化 唐朝是唐诗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垂青史的诗人,大家都知道李白,可又知道李贺?李白的诗像神仙一样浪漫飘逸,被尊称为"诗仙",李贺 ...
-
唐朝诗人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半句200年后的宋朝才出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诗歌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众所周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更是代表了古代文学的最高水平,而其中的代表人物我们也是尔熟能祥,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到一位影响度没有那么高的唐朝诗人 ...
-
唐朝诗人李贺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被酒鬼对出,流传千古
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最早接触的大概都是唐诗,在很小的时候刚刚牙牙学语,就在长辈的怀中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说唐诗的这种精神滋养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与此相 ...
-
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为上联,唐朝无人能接,宋朝才有人对上
对对联对于古代文人而言非常重要,是一个考验才华的方式之一,若谁能够对出一个经典的对子,他的名声也会随之高涨. 除此之外,吟诗作对也被很多文人用来"PK",就比如唐朝时期素有&quo ...
-
詩鬼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文字|目錄君 图|来自<大唐兒女行> 版权©️归原作者 岫壑浮云 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李贺,字长吉. 唐代河南福昌(今洛阳宜阳县)人. 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quo ...
-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原创2021-10-22 15:51·文史食堂 有人说"唐诗豪迈,宋词婉约,元曲多唯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谓是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世人传诵 ...
-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被一酒鬼随口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在古代,对对子是文人之间交流学术最普遍的方式,也是古人最为盛行的娱乐活动.中国的对联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其带来的影响源远流长.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和经过后世人们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在明清时期 ...
-
上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两百年后北宋词人石延年对出下联"月如无恨月常圆",成千古奇对
唐诗作为唐文化的集中展现,千百年来备受世人推崇,那个朝代也是诗人辈出的时代,诸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杰'王勃.'诗佛'王维等等,而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诗词文化的集大成者,乃是与李白.杜甫 ...
-
古诗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上联,唐朝无人能对,200年后被一酒鬼对出
每一天的好运,就从你无意中翻到这篇文章开始.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情,而好的心情能决定你一天的幸运.小编收罗万千资讯.再细细给它编排,整合出一篇优质的文章,希望的是这篇文章,能够与阅读的你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