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536期:捋虎须冒犯上级,东吴朱桓功劳大毛病大,一个人发挥优势时表现出的缺点是最大缺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36期#

今天想谈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反思的话题,好几次在网上还有在课堂上都有人跟我讨论,“如何看待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或者缺点”?其实这个问题挺深的,之前我们也做过讨论,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段三国故事,我觉得这一段故事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加深认识。

在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之后,天下三分的形势初步形成,孙权所领导的江东政权获得了暂时的平静与安宁,争取到了时间快速的发展壮大自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孙权从战略上面临着一个挑战:就是一方面如何能引兵北进;另一方面如何能防止曹军南下。其中孙权带队北伐的战役主要是围绕合肥周边地区爆发的,而曹军南下的时候,东吴部队要组织有效的防守,双方的一系列战斗都是围绕濡须口展开的。所以要研究孙权在位期间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东线要研究的是合肥和濡须口;西线要研究的是江陵和夷陵,这是四个绝对的热点地区。

曹魏和东吴在濡须口周边地区爆发过一系列的重大战役,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爆发在公元222年,在这次战役当中有一位东吴名将脱颖而出,此人名叫朱桓。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他出生吴郡的名门望族,在孙权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县长,后来又领兵讨伐山越,战功卓著,被封为新城亭侯。孙权任命亲信大将周泰为濡须口的大都督,不过周泰受伤太多,身体不好,结果英年早逝,于是孙权就任命朱桓接替了周泰的职务。

公元222年,曹魏大司马曹仁率领几万人马攻打濡须口,当时曹仁使用了“声东击西”的方法:他先是派出一支疑兵向东进发,引诱濡须口东吴的防守部队主力都向东去防守了,接着曹仁带领主力部队突然对濡须口发动了进攻。当时镇守濡须口的朱桓手下只有5000人,面对曹仁的强大攻势,众将都有点紧张,都有点惊慌。

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朱桓非常豪迈地说了一段话,他告诉大家,“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这个意思就是:两军交战,不看数量看主将,这个曹仁作为主将能力有限,而他的部队又缺乏战斗的决心,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所以数量多一点也不足为虑。再看我们自己占据险要,居高临下,南邻大江北靠高山,以逸待劳占尽先机,这是百战百胜的态势,别说一个曹仁,就是曹丕带倾国之兵来了,也没什么可怕的。

三军将士听了朱桓的话都备受鼓舞。朱桓身先士卒,他带领众将士先是击退了曹仁之子,曹泰的进攻,并且火烧了他的营寨。接着又围歼了曹仁手下大将常雕的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临阵斩杀常雕,杀敌1000多,伏敌3000多,常雕统领的5000多人全军覆没,朱桓凭借5000人马将曹仁杀得大败。

这次大战之后,孙权任命朱桓为奋武将军,封嘉兴侯。可以说朱桓是一战扬名,这一年他刚好45岁,随后在围绕濡须口的一系列战役当中,朱桓还有上佳表现。按理说朱桓的职场发展应该是前途无限,一片光明,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按着《三国志》记载:朱桓这个人争强好胜,他特别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在重大战役当中,一旦上级领导的想法跟他想法不一样了,他就会反应特别强烈,言行都非常的冲动。《三国志》原文说的是他,“耻为人下,节度不得自由而奋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朱桓这个人在职场上跟上级领导关系比较紧张,做事情容易冲动,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管理,而且一旦有点成绩了,就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职场大忌。

话说有一次朱桓出兵打仗,孙权来送行,朱桓端着酒杯突然跟孙权说,“我就要远行了,临走之前我想摸摸您的胡子,这样就没什么遗憾了”。周围的人都有点惊愕,孙权很大度,就把脸伸过来,朱桓真的就摸了摸他的胡子,然后哈哈大笑说,“今天可以说是捋到虎须了”。他的这种冒犯行为让周围的人都有点震惊。后来就留下一个典故叫“捋虎须”,这个典故专门形容这种冒犯上级领导的行为。

更加过分的是在后来的战役当中,朱桓在领导面前争强斗气,不仅乱发脾气,而且还杀死了手下的将领和参军。由于朱桓功劳太大,孙权对他也没有进行严厉的追责,不过直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靠边站了。那肯定啊,哪个领导也不愿用这样的人,你把部队交给他,万一他哪天发作起来、闹起来,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从朱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本规律:一个人身上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他发挥优势做擅长事情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缺点。比如朱桓的优点,有战略眼光,会带兵打仗,爱兵如子,受将士们的拥护。据说他手下1万多部队,每个战士的家人他都能记得住,你看以上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但是他在发挥这些优点,指挥重大战役的时候不服从指挥,好勇斗狠,摆不正位置,跟上级领导斗气,这样的行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断送了他的事业和前途。所以这段三国故事就提醒我们大家:在发挥优势、春风得意之时,一定要懂得收敛和自控。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