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与胃腑:斡旋中州与黄凤形真炁象

(0)

相关推荐

  • 经方: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 [原文]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末之,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

  • 42阳明胃腑寒证方--四逆汤 

    四逆汤 (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 (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 ...

  • 胃腑穴位辩证四字经歌诀

    ​疾病穴位辩证四字经--胃 火帝养生_WSH原创 阅121 转43 2020-07-23 关注 胃实热辩证 头痛如疟,口渴唇干, 消谷善饥,喜哕不安. 中脘压痛,梁丘膝边. 胃寒辩证 中脘冷痛,遇寒加 ...

  • 健康 | 胃最怕这“7个字”!护好胃,常吃三黄,按两穴

    胃被称为"人体加油站"--其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能为全身脏腑器官提供营养.因此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寿命长短. 而"十胃九病",存在胃部疾病的人不少,胃病 ...

  • 马老师治疗失眠(口糜,口臭,便干,寐浅,入睡难,胃腑实热,扰乱神明)验案

    董慧慧 初诊:2018年10月24日.吴某某,27岁.因"中药调理助孕"就诊.口糜,口臭,便干,寐浅,入睡难5天,30~60分钟才入睡,平时入睡很快,10分钟足够.舌淡红,苔薄白, ...

  • 卷十六 胃腑方

    <篇名>卷十六胃腑方 属性:(凡十类) <目录>卷十六胃腑方 <篇名>胃腑脉论第一 属性:(论一首) 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气于胃,胃者水谷之 ...

  • 跟我一起学中医之”胃腑病证用药法则”,教你一招学会药至病痊

    胃属于足阳明,戊土,胃为水谷之海,凡水谷入胃,必赖脾为健运.盖脾得升则健,健则水谷入胃而下降矣,皆宜升提补益,讵知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阳土,皆宜脾主于则燥能运,而胃主于柔润能和也.胃气得阴则安.是 ...

  • 《伤寒悬解》阳明胃腑——承气汤证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 胃腑脉论。

    胃腑,是受脾主管的,口唇是其外候.脾合气于胃,胃受纳水与谷,号称仓库守内啬吏.胃重二斤十四两,回盘屈,长二尺六寸,宽约一尺五寸,直径约五寸,可以容纳水谷三斗五升.胃中随时留有二斗谷.一斗五升水.如果脸 ...

  • 《圆运动古中医学》卷十二 伤寒论方解 阳明胃腑寒症方

    四逆汤(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