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述(八十九)——西夏(二)

元昊之死与外戚没藏氏专政

西夏景宗嵬名元昊(1003—1048年)所以能够大权在握而不受外戚牵制,与其加强集权,猜忌好杀有关,因此其母族卫慕氏势力早在西夏建国之前就被铲除。元昊还对军队严加控制,虽亲近之人,如有不满,也会被罢免甚至遭遇杀身之祸。

元昊初立长子宁明(?—1043年)为太子,但太子宁明与其父残忍好杀不同,希望用仁政和好生少欲的道家思想治国,引起了元昊的反感,因此早早就郁郁而终。元昊改立宁令哥(?—1048年)为太子。

元昊原任用野利旺荣(?—1042年)、野利遇乞(?—1042年)的野利氏重臣为他开疆拓土,在他坐稳帝位之后,便试图削弱野利氏的势力,先杀野利旺荣。宋将种世衡利用元昊的心理行反间计,使元昊又杀野利遇乞。元昊又荒淫无度,与野利遇乞的嫂子没藏氏(?—1056年)私通,生下谅祚(1047—1068年)。没藏氏打算立谅祚而废太子宁令哥。元昊竟然见宁令哥的妻子貌美,夺为皇后,将宁令哥的母后野利氏废掉。宁令哥储位岌岌可危,又有废母夺妻之恨,受到国相没蔵讹庞(?—1061年)的挑唆,在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将他父亲元昊刺死。没藏氏从中渔利,以弑君之罪处死宁令哥,立年仅一岁的谅祚为新君,西夏大权遂落在外戚手中。

辽国听闻元昊死讯,发兵前来攻夏,多次击败夏军,到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夏包围兴庆府,四处烧杀抢掠。没藏氏不得不向辽求和,称臣纳贡,恢复了元昊同辽开战以前的辽夏关系。

没藏氏生活极为荒淫,在福盛承道四年(1056年)被宠臣杀死。没蔵讹庞害怕失去权势,将其女嫁给谅祚,权势更盛,杀害了谅祚的近臣,西夏朝野敢怒而不敢言。到奲都五年(1061年,奲 音 朵),谅祚与没蔵讹庞儿媳梁氏(1044—1085年)私通,被没蔵讹庞父子发现,二人密谋杀掉谅祚,被梁氏告发。谅祚先发制人,诛灭没藏氏势力,立梁氏为后,结束了没藏氏专政的局面。

毅宗谅祚的统治与梁氏长期秉政

谅祚亲政后,下令改蕃礼为汉礼,有利于西夏统治者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也促进了西夏社会的封建化;进一步完善蕃、汉官制;还对元昊时所设置的监军司进行了调整,改变了监军司军权过大的局面,而以文武官员牵制治理,也有利于对宋采取军事行动。

谅祚在调整巩固内政后,又有吐蕃部族前来归附西夏,这使得谅祚的野心有所膨胀,加上宋英宗即位后对西夏不满,使得谅祚借口宋官吏侮辱西夏使节,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在对宋战争中,谅祚中流矢,不得不退兵,并恢复与宋的关系。宋神宗初即位,答应讲和,并“赐”给西夏五百两银、五百匹绢。拱化五年(1067年)十二月,谅祚去世,时年21岁。其子秉常(1061—1086年)即位,年仅8岁,由其母梁太后(西夏有两位梁太后,第一位谥号为恭肃章宪皇后,为秉常母;后一位谥号为昭简文穆皇后,为梁乙埋女,为秉常的皇后,秉常子崇宗乾顺的母后)主政。

梁氏以其弟梁乙埋(?—1085年)为国相。因为梁氏是汉人,其专权得不到党项贵族的太多支持,便企图用恢复蕃礼和对宋开战两种手段,企图得到党项贵族的支持,并将国内矛盾引向外部。但是恢复蕃礼是倒行逆施之举,不仅汉族地主表示强烈反对,连皇族中的党项贵族也不赞同。而对宋发动战争则是以宋不肯归还绥州及中断“岁赐”为借口。战争持续到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1年),梁太后迫于国内外压力,不得不向宋请和。

大安二年(1076年),已16岁的秉常虽然亲政,但朝政仍被梁氏一党把持。四年后,秉常在皇族支持下欲恢复汉礼,被后党阻挠而不能实施。

大安七年(1081年)西夏将领李清向秉常建议,将黄河以南的不毛之地让给北宋,借此机会搞好宋夏关系,以遏制梁氏一党。但是事机不密,被梁氏得知,梁氏先杀李清,再将秉常幽禁于兴庆府外。消息一出,西夏举国震动,各地党项贵族保据一方,不接受梁氏的统治,陷入内战局面。宋神宗听闻此事,认为西夏可取,于是派兵五路攻伐西夏,结果被西夏打败,未能收到消灭西夏的结果。这使得梁氏后党气焰更加嚣张,进一步袭扰北宋边境。宋神宗次年又筑永乐城,赐名银川寨(在今陕西米脂县西),被西夏攻取,宋军伤亡惨重。宋神宗遭遇两次大失败,损失数十万军队,不得不与西夏议和。

梁氏虽然获得战争胜利,但由于宋夏连年交兵,对两方百姓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西夏得不到自北宋贸易而来的物资,内外交困,辽国也虎视眈眈,加剧了国内矛盾。在上下一致强烈要求下,梁太后和梁乙埋不得不释放被幽禁的惠宗秉常,但朝政仍被梁氏一党控制如故。梁太后还是老样子,虽然向宋遣使,表示愿意恢复向宋称臣纳贡,却还是索求宋的“岁赐”;另一方面又以宋在战争中攻取的土地为借口,仍袭扰北宋边境。大安十一年(1085年),梁乙埋和梁太后先后死去,国相仍由梁乙埋之子梁乞逋(一作梁乙逋,?—1094年)接任,但梁乞逋势力已经稍有衰退,代表皇族势力、掌管右厢的仁多保忠(生卒年不详)与之相抗衡,皇族和后族的对抗更加激烈。

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七月,秉常去世,年仅26岁。其子乾顺即位,年仅3岁,大权又由梁太后(昭简文穆皇后,1059—1099年)与梁乞逋把持,再次进入梁氏后党的操控局面。

梁乞逋在乾顺即位后,又加紧对秉常旧臣进行迫害,这就使得西夏国内矛盾再次激化。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梁乞逋准备再次对宋发动战争。天仪治平二年(1087年)、三年,梁乞逋多次发动对宋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百姓在随后也不听征点,梁乞逋不得不向宋求和。天祐民安元年(1090年),梁乞逋向宋索求横山和兰州以南城寨,当时司马光执政,同意割地,这使得梁乞逋又嚣张起来,次年派兵十万围攻定西城,又攻河东路,在麟州、府州大肆杀掠。此时河西的塔坦族人趁虚攻入西夏,梁乞逋急忙回防,宋军也趁机出击,大败夏军。梁乞逋不得已向辽道宗求援。辽道宗派兵到宋北境,迫使宋军退兵。随后几年,梁太后、梁乞逋又多次攻宋,都被打败。洪德寨(今甘肃环县西南)一战中夏军兵败,梁太后连衣服、首饰都丢掉了,狼狈逃走。

连年战争使得西夏上下对梁氏的统治极为不满,而梁乞逋与梁太后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深,终于在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发生了梁乞逋企图谋反的事件,仁多保忠等人杀梁乞逋,梁太后得以总揽军政大权。此后的五年里,梁太后又多次攻宋,互有胜负。到永安二年(1099年),因辽道宗厌恶梁太后,多次不许答应夏的求援,又因梁太后上表言辞不逊,辽国遂派出使臣用毒酒杀掉梁太后。此时乾顺已经16岁,终于在辽的帮助下得以亲政。

梁氏后党统治西夏长达三十余年期间穷兵黩武,内外矛盾激增,西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在崇宗乾顺亲政以后,西夏的局面逐渐有所好转,进入了鼎盛时期。

崇宗乾顺亲政及西夏对宋、辽、金关系的扭转

乾顺亲政后,一改此前西夏的混乱局面,对辽进行依附,对宋则修好,创造较为安定的国内环境,恢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永安三年(1100年),乾顺向辽国请婚,五年后辽天祚帝以宗室女嫁给乾顺,巩固了辽夏关系。乾顺又杀掉之前为梁氏出谋划策的几个臣子,向宋请和,得到宋的许可,并恢复了“岁赐”。

贞观元年(1101年,西夏亦有贞观年号),乾顺听取薛元礼的意见,开设国学,挑选皇族子弟三百人,由官府供给衣食,设教授进行培养。国学的设置使得党项贵族系统得到汉文化的教育,加快了西夏国家的封建化。

乾顺吸取之前外戚专政的教训,分封宗室子弟为王,提高了皇族的地位。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西夏国内的统一,但随着后来分封人数增加、诸王势力膨胀,酿成了西夏后期的内乱。

到贞观四年(1104年),宋徽宗在蔡京等人的怂恿下,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到贞观六年(1106年)才因辽国的压力而被迫收兵。到了雍宁二年至五年、元德元年(1115—1119年),宋又多次发动对夏的战争,但未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大多失败。此时金国已崛起于东北,辽国濒于灭亡,北宋国内也矛盾重重,形势逐渐发生了剧变。

北宋采取联合金国灭辽的战略,而西夏则采取联合辽国抗金的战略。元德四年(1122年),乾顺派兵援救辽的西京大同府,结果救兵还未到,城已经被金军夺取。不久,乾顺得知辽天祚帝逃亡到阴山,派兵救援,被金军击败。次年春,天祚帝逃往云内州(治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境),有逃往西夏的打算,乾顺也准备迎接,但是此时金国也派使者进入西夏,希望西夏抓获辽天祚帝送给金人。表示如果西夏能够像对待辽一样对待金,可以将辽西北的疆土让给西夏。乾顺看到辽国大势已去,而金国此时蒸蒸日上,不可与之相争,便同意了这个条件。后来辽天祚帝在慌乱中被金军俘虏。

在乾顺表示依附于金国后,经过数年联合金国对宋的战争,西夏取得了大片土地,包括河湟地区和河套部分地区,以及此前被北宋攻占的城堡和宋夏在陕西、陇东等地区边境附近的北宋地区。乾顺于大德五年(1139年)去世,其子仁孝立。西夏疆域达到了全盛时期。

(0)

相关推荐

  • 武侠小说里出现的这个王朝,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在中国的西北,耸立着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贺兰山. 上个世纪初,一位德国飞行员在飞越贺兰山时,发现了山脚下,有一大片壮观的土堆群. 当时人们猜测这些土堆可能是白蚁堆,也有人猜测是东方金字塔,更有甚者, ...

  • 大宋的强敌(一)——西夏的崛起

    原创2021-09-05 12:33·星空浪客 大家好,这里是爱读历史的星空浪客. 本文共三千余字. 西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原名大夏.因位于宋朝之西,因此史称"西夏" ...

  • 刚建国的西夏到底有多强?北宋和辽国都打不过它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古代羌族的一个分支,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平乱有功,于是唐皇唐朝赐姓李,还被赐予五州之地,并且保留了军权.后来北宋建立,党项首领李继捧 ...

  • 李氏、赵氏、嵬名氏,探寻西夏王族拓跋部三易姓氏背后的奥秘|西夏|王族|元昊|拓跋|党项人

    西夏是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民族政权,从1038年元昊称帝开始,直至1227年末帝睍[xiàn]投降蒙古结束,历时长达189年.西夏前期与宋.辽并立,后期与宋.金并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九)明孝宗是个好皇帝

    (八十九)明孝宗是个好皇帝 说起明朝的历史,我们常常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皇帝大都对帝国极端不负责任:宦官更是想法的祸害帝国:而官员们,却是舍身忘死的关心帝国. 其实呢,这就是官僚集团控制话语权的结果.所 ...

  • 中国历史概述(九十)——西夏(三)

    本期主要介绍西夏仁宗嵬名仁孝至襄宗安全时期(1139-1211年)的情况. 哆讹起义 仁宗仁孝(1124-1193年)即位后,西夏国内发生灾荒,米价高达每升一百钱,加上大庆四年(1143年)夏州等地发 ...

  • 卷二百八十九 ◎兵部二十

    ○机略八 <隋书>曰:杨义臣与汉王将乔锺葵相拒.义臣自以兵少,悉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复令兵数百人,有持一鼓,潜驱之涧谷间,出其不意.义臣晡后复与锺葵战,兵初合,命驱牛驴者疾进.一时鸣鼓,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六)——南宋(二)

    本期我们介绍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宋孝宗"中兴"的情况. 南宋政治制度 南渡之后,南宋省并了北宋时期的机构,建炎三年(1129年)将中书省.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宰相官名由尚书左右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二)——“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

    历史地理小知识 12世纪初,东北形势风云突变,金国的迅速崛起和辽国的迅速崩溃,使得北宋君臣做了一个看似有利可图.实则凶险万分的决定:与金国结盟攻辽,以期夺取被辽国占据了近二百年的幽.云等州,而这个决定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八)——金国(三)

    历史地理小知识 本期主要介绍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女真早期的社会经济 女真族早期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在建立金国以前,女真主要以渔猎和畜牧为主,后来逐渐发展农业,但农作物多为糜.豆.麻等,穷苦人多食用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七)——金国(二)

    之前我们介绍了金海陵王以前的金国历史,本期主要介绍金世宗.金章宗的统治及金国逐渐严峻的危机. 金世宗的统治 金世宗即位后,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一是海陵王的暴政余毒:二是因海陵王暴政激起的汉族.契丹等百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五)——南宋(一)

    本期主要介绍南宋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农民起义. 南宋初期的社会经济 农业 绍兴元年(1131年)起,金军虽然还不断发动南侵战争,但不再渡江,南宋政府便开始着手恢复江南地区的经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减免 ...

  •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四)——金国(一)

    本期我们主要介绍金世宗以前的金国情况. 勃极烈制度与"天眷改制" 金太祖建立金国之后,形成了勃极烈制度,最高为都勃极烈,即皇帝:其次为谙班勃极烈,相当于储君:再下分别为国论勃极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