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李小平《裁剪幸福的模样》


裁剪幸福的模样
——记大柳树村剪纸艺人马志娴
◎李小平
“红窗花、红对联;腊月家家贴窗花、红红火火过大年……”留在记忆中的年味,是从窗户贴窗花开始的。一张张千姿百态的精美的窗花灿烂地绽放在家家户户的窗棂上,将新年渲染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把简陋的农家小院辉映得通红透亮、生动多姿,年味儿十足,为人们带来喜庆的欢乐和美的享受。
马志娴,一位朴实而有才华的农家女子,自幼就喜欢民间艺术,尤其钟情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但因为条件限制,没能到大学里深造,但艰苦的生活从来都不能阻碍她对民间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在风景如画的家乡,她把朴素的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一把小剪刀来诠释,剪开了一片新天地,创作出许多美轮美奂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为中国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被称为刀尖儿上的艺术。马志娴的剪纸作品不拘一格,信手拈来,活灵活现,把好福、求安、吉祥、富裕、爱情、多子、长寿等生活密码破译成剪刀下跳跃的精美的符号,为左邻右舍增添了许多生活的情趣,把古朴的乡村打扮得靓丽动感。这些接地气的符号,贴近生活,带给家乡人民一种艺术的享受,把所要承受的风雨,都隔离在玻璃外边,让人们守卫彼此心中的温暖。
剪纸艺人一生的心血,都在这一张纸上。
这原本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是马志娴赋予它们灵魂,令它们的内容如此的丰富,把农家妇女对婚姻、儿女、劳动、生活、情感的美好希望表达地如此细腻而有品位,有过春节时使用的年花,有小窗花(十二属相等)、门吊花(连年有余等)、门扇花(门神等),此外还有用于炕围、墙围、墙壁、粮囤、面缸、衣柜等等之上的吉祥花样(福、禄、寿、禧等);有用于为老人祝寿的寿花,如五福捧寿、老寿星、寿山石、百寿图、福在眼前、松鹤延年、百蝶图、人仙庆寿、麻姑献寿等;有用于男婚女嫁的喜花,有龙凤牡丹、莲花鱼、喜鹊登梅、柿子如意、吉庆如意等;还有特用于小孩过满月的吉祥包花——满月花……
这些朴素的纸张,饱含着幸福的寓意:方胜,双菱形,角压角,意为吉祥,主要用在建筑物的门楣和窗棂上;莲花在民间象征爱情(并蒂莲)和多子;双钱,谐音“双全”,常和蝙蝠、寿桃连在一起(福在眼前、福寿双全);麒麟,表达吉祥、富贵;鸡,寓大吉大利;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石榴多子,寓多生贵子……
“剪纸是民间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只要我能剪得动,我就会一直剪下去。”马志娴是这样说的,她要用手中的剪刀,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裁剪出幸福的模样。


【顾问】成倬 王兴祥 何环永
【名誉编辑】漆子扬 邓永强 景治兴 蔺双喜
【总编】李小平 【副总编】夏新有
【主编】薛红芳
【副主编】王向军 梁禄旺 幸运草 陈兴茂 杨菊月 张鹏
【平台策划与推送】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