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争议性的数学题(是bug还是需求不明确?)

最近在朋友圈流行了这样的一张小学数学题,当然结果是“出乎意料”,看似简单的结果,几乎很少有人作对,而分析下来的原因竟然有多个答案,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清风带大家分析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算式:

戴着花的毛毛虫+戴着花的毛毛虫+戴着花的毛毛虫 = 21

则一个戴着花的毛毛虫为21/3=7。

第二个算式:

六点的钟+六点的钟+戴着花的毛毛虫=19。

代入戴着花的毛毛虫为7,则六点的钟=(19-7)/2 = 6

第三个算式:

一朵花+六点的钟+戴着花的毛毛虫=15

代入 六点的钟值为6,戴着花的毛毛虫为7,则 一朵花=15-6-7=2

好了这时候我们看下我们前面获得的值:

戴着花的毛毛虫=7

六点的钟= 6

一朵花=2

这时候我们看最后的算式:

先看毛毛虫,没有头上的花了,身体长度也变成了7节。

我们再看之前戴着花的毛毛虫,他的身体长度是6加上一朵花,为7,那么就是每一节为1,那这时候我们得到的没有花的7节毛毛虫是多少呢?这时候按照前面的分析来说,也可以算作7。

再来看花朵,不是一朵花,而是两朵花,那么答案就是两朵花=2+2=4。

再来看时钟,是五点的钟。前面六点的钟的值是6,那么照分析,五点的钟值为5.

这时候看这题的结果(第一个结果):

没有花的7节毛毛虫+两朵花*五点的时钟=7+4*5=27 。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还有很多认为毛毛虫不算头,因为花是2,所以认为去掉花的毛毛虫是5节=5,

这时候7节毛毛虫去掉头还多了一节,那么7节毛毛虫就为6。

则最后一个算式则为6+4*5 = 26 。(第二个结果)

这第二个结果其实就属于我们自己默认头不算,那这只是我们自己认为的,那么这算不算需求不明呢?

再来看:

如果毛毛虫头上那朵花就是外面的这朵花呢?虫还是那条毛毛虫呢?那么这时候,7节毛毛虫则就为7-2=5.

则最后一个算式为5+4*5=25。(第三个结果)

第三个结果也是一样的,我们也是默认就是毛毛虫头上的花是外面的那个花朵,那如果不是这个花朵呢?或者说是这个花朵是同一个花朵,那么花瓣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看不清楚小花到底有多少个花瓣,这是不是也算是需求不明呢?

那么这第二个结果到底是需求不明确呢?还是本身就有bug呢?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我觉得这个题是有争议的。大家想想,在我们做测试的时候,一个输出会有几个不同的正确结果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算不算是BUG呢?

那么大家再想想,在我们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关于需求不明白的,我们是不是会让产品去将需求或者说规则写清楚,对吧?那这算不算需求不明确呢?

所以说这个题目是有争议性的吧!!!

欢迎大家留言来进行讨论!!!

TestOps|测试运维全生命周期推动质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