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发挥失常,八类学生概率大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高考发挥失常,八类学生概率大

文/杨春林

杨春林的班

各位班主任:高考尘埃落定,不用说,总有几个学生发挥失常,这些所谓发挥失常的孩子,细细梳理还是有些共性的,帮忙回顾一下,他们都是些怎样的人,属于什么群体,有什么特点。@全体成员

当我在浙江班主任抛出话题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打开了话匣子。

@我中考的那年,我们班两个女生,严重失常!平时前5名,其中一个一直考第一的,那年中考,考了班级二十左右。所有同学老师,都惊讶不已。至今,我们都不知道,她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今年中考,我班一个女生,严重失常!平时前5名,今年中考,差了1分没进重高。所有同学老师,都惊讶不已,唯独我知道,她有考试焦虑症,只要到了大考,她准考砸,考前三天三夜睡不着觉,考试想睡觉。

@有个朋友孩子就类似情况,平时小考成绩不错的,逢大考前必定要发高烧不退,而且巨大心理压力造成内分泌紊乱,总是担心大考时恰好生理期来捣乱(真的巧遇到多次有心理阴影了),女生身体原因影响心理考砸了比较偏多哈。

那么,到底哪些孩子更容易发挥失常呢?注意,说的是发挥失常,成绩本来差的,不在此列。所谓的发挥失常,指的是最终分值比他预计能考的低。下面所说的,只是说大概率事件,相对来讲可能性大一些,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个体。如果一个学生身上,聚合下面的特点越多,风险越大。

· 01 ·

保送的学生。

因为没有经历过中考的历练,没有大赛的经验,一同站在高考的赛场上,相对来讲还是处于劣势的。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会是没用的路,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条件允许,参加中考去历练一下,挺有必要。

· 02 ·

请家教的学生。

请个老师给孩子加个餐,理论上讲,对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是有好处的。但我也看到,很多孩子并没有达成预期,甚至连平时成绩都不如,发挥得非常失常。有这么几种可能性:一、有的孩子自认为有家教老师,在学校学习反而不是特别认真。二、来回奔波,身体比较疲惫,路上耗费时间长,导致有些作业没有完成,收获的抵不上失去的。三、老师是培训机构的,都没有在学校里呆过,方向不是很正确,错误引导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四、付了钱,投入了时间,自然希望考好些,负重应考不利于发挥。

· 03 ·

自搞一套的学生。

自认为自己可以学习,对老师的话听而不闻老师。确实,老师一节课下来,不是每一句话都有用,但里面的几句话必须听进去的,毕竟老师比较有经验,更知道方向和需要规避的问题,指导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学生即便是自己学,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自以为是搞一套,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 04 ·

期望过高的学生。

其实,实力达不到那种地步,可是内心非常渴望。此类学生思想压力比较大,总想着自己考不好后会怎么样,牵扯了很多精力,耗费了大量的能力,最终失败而告终。一直考第一的,往往高考难以第一。正所谓,越想考好,越考不好!

· 05 ·

视分如命的学生。

认知偏差,把分数作为生命的唯一追求,似乎分数不够天就要塌下来。过于关注分数,也不利于考试的发挥,容易翻船。这类学生,一方面可能与家长的诉求有关,另一个方面也与孩子从小处接受的教育有关。这是教育评价方式的问题,把高分作为唯一的标准。

· 06 ·

花头精足的学生。

高考要回家,或者住个宾馆,表现得特别重视,打乱惯有的时间安排和生活节奏,也不利于发挥。比较理想的是,一切照旧,把高考当作最后一次模拟。有老师坦言,自己当年高考没有发挥好,是因为考试那几天走读,打乱了平时的作息。住个宾馆小事一桩,不过,潜意识里的想法会有微妙的变化:宾馆不能白住啊,住了要产生效益啊,反而增加了负担不利于发挥。

· 07 ·

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

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同学,考前睡不好吃不好,非常容易紧张。曾经,有学生进入考场后,脸上苍白浑身无力。或者,之前有过失常的心理阴影,如果没有调整好,也容易出问题。比如,部分中考发挥失常的学生,高考还会继续发挥失常。

· 08 ·

学习死板的学生。

高考对一个人的检验,那是全方位的,身体的、生理的、知识的。就知识而言,扎实的基础是需要的,但只会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些做得多,想得少,不会灵活变通,不知道知识内在关联的学生,在紧张的高考中容易败下阵来。新时代的学生,真的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确实需要读书看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首先是人的成长与完善,而后才有成绩的优秀和出色的发挥,单纯追求成成绩,有繁荣的可能性,但潜在的风险是特别大的。生命是很神奇的,发挥失常的可能情况难以穷尽,不过,关注起来,多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情况会好很多。

总之,高考没发挥好,运气不好当然也有可能,考到擅长的还是薄弱的,确实是有几分天注定,但是更多的还是自身原因,身体原因、心理原因、性格特质、家庭影响、突发事件等。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