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 管得落花无?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

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

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

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

管得落花无?

加入古诗词圈子:

为方便大家交流诗词,我创建了一个古诗词圈子,欢迎大家加入。(点击链接加入)

注释:

1.西池:即汴京的金明池,当时为贵族游玩之所。是晁冲之当年与文友游宴之地。
2.寻常:平时,平常。
3.安稳:布置稳当。锦衾:锦缎被子。
4.何如:问安语。
5.情知:深知,明知。

译文:

回想当年在西池欢聚畅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别以后一封书信都没有。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也不可能再像当初那般了。
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或许能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与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如何,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管落花命运如何。

创作背景:

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初立,神宗母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各有晋升。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排斥旧党。同年八月,苏轼被贬定州。哲宗绍圣元年,即元祐九年,“二苏”及“四学士”先后相继连续被贬。晁冲之虽只作了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今河南密县东)。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晁冲之在隐居生活中对旧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深怀眷念,当年同朋友们游宴唱和的美好往事时时萦绕于怀,引起他无限感慨和思念。该词就是这样一首怀旧相思之作。

赏析:

这是作者和旧游离别后怀念往日汴京生活的词,是一首怀旧之作。全词以淡雅的笔触追忆昔日的欢娱和友情,从“忆昔”到“夜梦’,从“夜梦”到“落花”,详尽了坎坷的遭遇和人世的沧桑,同时朦胧地透出了一种怅惆情绪。

上片抚今追昔。首句“忆昔西池池上饮”,就点明了地址。西池(即金明池)在汴京城西,为汴京著名名胜,每逢春秋佳日,游客如云,车马喧阗,极为繁盛。作者回忆当年和朋友们在此饮酒,有多少欢娱的事值得回忆。他们志趣相投,性情相近,欢聚一起,纵论古今,何等欢乐。种种乐事都浓缩在“多少”二字中了。至今回忆,无限留恋。但好景不常,随着北宋新旧党争的此伏彼起,他们的文期酒会也如云散烟消。“年年”也不是每年如此,只是指元祐元年(1086)至元祐八年(1093)这短短八年而已。朋友们已不能像往年一样在西池池上饮酒了,如果能凭鱼雁往来,互倾积愫,也可聊慰离怀,然而也不能够。

“别来不寄一行书。”昔日朋友星离云散之后,竟然雁断鱼沉,连一行书也没有,意似责备朋友之无情,但这里的“不寄”似应理解为“不能寄”,因为这些被贬谪的人连同司马光一起大都被列入“元祐党籍”到了贬所,还要受到地方主管官员的监督。如再有结党嫌疑,还要追加罪责。在新党这种高压政策统治下,所谓旧党人物惟有潜身远祸,以求自保。所以不敢书信往来,互诉衷肠,给政敌以口实。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这两句似是假设语气,“寻常”不是指元祐九年以前,因为前三句已由过去的得意、聚合写到当时的失意、分离,在结构上似乎不致忽然插进两句倒过去又写聚合相见。这两句是说,像当时各人的政治处境来说,即使能寻常相见,但都已饱经风雨,成了惊弓之鸟,不可能像当初在西池那样纵情豪饮,开怀畅谈,无所顾忌了;只能谨小慎微地生活下去,以免再遭迫害。凡是受过政治风波冲击、饱经患难的人对此当有深刻体会。此两句是作者经历了诸多政治苦难后所得到的感悟,虽然用语质朴,却充分反映出当时政治的黑暗。

下片讲当时生活和心情,即作者现在的处境和对形势的判断。“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安稳”二字颇有深意。经过了险恶的政治风波之后,作者感到只有在家居锦屏中才觉得安稳,没有风险,朋友既无由见面,又音信不通,那么,只有趁今夜月明,梦魂飞渡,跨过江湖,飞越关山,来一次梦游。李白在梦游天姥时,也曾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只有梦,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政治的影响,可以自由飞渡。这说明一个遭受政治打击的善良的知识分子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是设想月夜梦中重逢的话。论理,久别重逢,应畅谈彼此别后景况,之所以反而“休问”,实在是因为彼此遭遇相同,处境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彼此互问情况,徒增伤感而已。春天已经过去了,落花命运如何,也管不着了。春天,是借指政治上的春天,也就是旧党执政的元祐元年至元祐八年他们春风得意的这段时间。“落花”,比喻他们这些像落花一样遭受政治风雨摧残的故旧。作者巧用隐喻手法,道出了自己对眼前处境的冷静思考,旷达中隐含着深切的悲哀。

这首词由欢聚写到分离,由分离写到梦思,由梦中相见而不愿相问,归结到春归花落,不问自明。笔法层层转进,愈转愈深,愈深则愈令人感慨不已。内容伤感凄楚而情调开朗乐观,可谓独具匠心,这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

成语接龙小游戏:

(0)

相关推荐

  • 【每日宋词】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第1065期)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北宋]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注释 1 ...

  • 朗诵 || 当沉思竟然成为欢娱

    当沉思竟然成为欢娱 作者:楚天飞侠 朗诵:彦放   摄影:清江水 当沉思竟然成为欢娱 曾经不可抑制的情感江河 逐渐纳入宽阔的海口 平缓的亦如晚秋的秋色   芦花深处 那看似怅惘的孤帆 以及未可摘得的颖 ...

  • 宋词鉴赏-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舒亶)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 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赏析 此词为怀旧思隐的抒怀之作.上片写忆昔伤今. ...

  • 《闲谈白诗:池上篇》

    池上篇 [唐] 白居易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 ...

  • 背一首 | 相思休问定何如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晁冲之 [宋代]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译文 回想当 ...

  • 一词丨《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一天一首古诗词 107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裘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 ...

  • 宋词名篇鉴赏(420卷)(341—360卷)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 曲子词. 乐府. 乐章. 长短句. 诗余. 琴趣等 ...

  •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古风句子

    南桥难,人海花 ,花落天涯,人间是非路,三世情缘风,画笔前,人间三世恩怨,从此冷风吹散,爱恨难懂,是非曲直,命运三杯真,是非须有人,若问前程几人写,只是相思月,花开泪,人间月,风依旧. 灯花青海话相思 ...

  • 血脉究竟是如何如环无端般的正常运行的?一...

    一般来说,离不开心脏的搏动,但单纯依靠心脏搏动就能推动血液运行那么远吗?不能.血液能够自动运行吗?不能.血脉能够自行运行血液吗?也不能.这一切除了心脏搏动之力外,都需要脉气的正常运行,只有脉气正常运营 ...

  • 何如写字乱涂鸦

    网络小说大咖动辄几千万字一部长篇,质量姑不论,这字数就让我瞠乎其后了:本地也有宗师者号称已写了三四千万字,早超过鲁迅,<鲁迅全集>中的文字还包括翻译及古籍的整理.想想深觉可怕,自己也算得勤 ...

  • 【名家典藏】总第1025期 新死亡诗派 六人诗集 ||阳子 何如 小妮 芦建伦 伊甸 道辉

      总 第 1025 期  名家名人典藏      平 行 宇 宙       -- 诗 电 影 世 界 --     订制专属视频加微信:yspl090806 汉语版 英文版 西语版 作者|马文秀  ...

  • 世以龙向水三合为理气,其法何如?

    理气云者,天心之正运,其气循环往来,以三元为始终者也.彼三合,是 一定之死格局,如某龙来,某水去立某向,以乘龙消水,合得生旺墓库,主富主贵.虽前数十百年,遇此等地,也是如此用法,后数十百年,遇此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