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莹 | 夜场



夜场
文|张顺莹
季节是一个耳聋的老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不管不顾直往前走。
五月的麦子在南风轻柔的温存里,孕育饱满得不能自持,农人脸上笑开了花。一场大型银镰舞过后,季节的画笔轻轻抹动了一下,田野便回黄转绿。
夜色渐浓,在潮湿的田埂、渠堤上,田鼠出洞觅食,匆匆忙忙;迷路的甲壳虫在农人的脚边悄没声地四处奔忙。水沟沿上,白天蜇伏在洞里的小蛤蟆,一声长一声短地唱起来。歌声逐渐嘹亮。渐渐的,暮色里似有一个看不见的指挥,蛤蟆昆虫们的歌声渐次汇成一曲巨大的合唱,那合唱舒缓有度、节奏分明。没有风,秧苗们静悄悄一动不动,陶醉其中。

最后一个收工的农人,匆忙中农具碰出一声尖锐的利响。那合唱嘎然而止。刹那间,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寂静过后。一两个声音试探地响起,继而,东声西应,南响北和。远远近近,合奏再次响起。
旷野里,合唱响彻天地,经久不衰。农人白天熟悉的一切,在响声里逐渐朦胧而陌生起来。归鸟从远处飞来,悄声落在田埂上,很快入梦;萤火虫一明一灭飞累了,停在新插的秧苗上喘息……在极有韵致的夜声里,天地间似有一把轻轻的梳子,细细梳理着白天的繁杂和喧嚣。在夜露悄悄的滋润下,当又一个黎明来临之时,一切将归位于开始。

村子里灯火闪亮。家畜声、人声清晰可闻。找不到母亲的牛犊在村子里四处鸣叫,村外有一声母牛长长地回应,于是,长一声短一声的母子对话,便在村庄和田野间不断传递。
当母子在村边相会的时候,母牛幸福地站在路中间,任由牛犊在身下拱动着,可着心地吃起奶来。
当田野再次由绿转黄,随着季节的更替,这夏夜独有的夜场会转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张顺莹 ,河南新野人,网名小桥流水,骑车,打球,摄影,听箫快乐就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