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我们身上的一根神经

“我没有妈妈!”

我正在讲课,要求每个孩子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因为恰好是母亲节。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然后低下头,写下:亲爱的奶奶!

其他学生短暂的嘲笑后,长时间的安静,我们似乎能听到那个孩子流泪的声音,哭泣的心灵。

我是替课的老师,遇到了没有预设的情景,一时间陷入了无限的痛苦、猜测、沉思和悲伤之中,我不能获取关于这个孩子母亲所有的哪怕一丁点的信息,这让我很是自责。

我如何让一个自称没有母亲的孩子因为母亲而幸福。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离开我21年了,我们虽然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我却常常感觉到我们互相牵挂、互相温暖、互相激励。而我也一直坚信,母亲始终都在,从未离开,也从未试图离开,甚至她永远都不会离开,她是我身上的一根神经,因我的喜悦而喜悦,悲伤而悲伤,紧张而紧张,快乐而快乐。我行走在孤独的路上,她会在我的身后为我鼓掌加油;我在失败跌倒的时候,她会伸出瘦弱的手扶我起身;我稍微有所成绩的时候,她就会用严厉的眼神提醒我继续前行,而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母亲一直给我展现一张慈祥的笑脸,那是一张美丽幸福年轻的脸,她就如同我的心灵家园,让我的内心得到最温柔的滋养。说到这里,我看到那个孩子脸上的释然,看到了一群孩子感动之后的释然。

每一位母亲,都是孩子身上的一根神经,永远敏感而且不可分割。母亲是一个大写的爱字,这种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的生命基因从母亲的细胞里生长出来,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我不相信第六感,但说到母亲,我却坚信她能感知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的呼唤。这种爱跨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人生人,吓死人”这是我们白水的一句俗语。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即为大恩,还有一生一世的牵挂,一生一世的消磨,一生一世的担惊受怕,比爱情还轰轰烈烈,比流水还长长久久。

母爱之大,除了体现在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外,更体现在无微不至上。“临行密密缝”、整日村头雕塑一样的眺望、忙碌的背影微笑的面容、要说完一生好话的唠叨……我读孩子们写给母亲的信,他们埋怨自己正在遇见一群“严母”。如今的母亲,是“盯”着孩子学习,是“瞅”着孩子成长的。她们再辛苦再忙碌,也会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上了六年小学,她就辅导了六年的作业。等孩子到了初中,辅导不动了,她就像孩子一样再学习一遍。等孩子上了高中,自己学不懂了,就端茶递水,给孩子剥好了核桃让孩子吃。女儿的文章更有意思,她说:“从小到大,所有打我的事都是您干的。”女儿到最后写到了母亲严厉的原因:正是时时刻刻盼着我好,时时刻刻想着我以后的幸福。其实母亲是最不愿打孩子的,每打一次孩子自己则经受更多的疼痛。孩子即使写成这样的信,我发给他们的母亲,也会赢得母亲的欣慰。母爱大地一样的存在,只在奉献,不求回报,孩子的在意已然让她感到幸福。而我也不得不承认,人的一生就是书写母爱理解母爱诠释母爱的过程。一个人的成熟,应该是从理解母亲并感激母亲开始的。

而我更觉得,母亲用她的性格,或者说母性,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人类的生命基因。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母亲,给我们的生命基因里奠基了慈的底色,倘若我们看到不顾生死的奉献之爱时,我们一定要相信,那肯定是母爱发酵所成。而这种世代不易的爱的传承,正奠基了我们国家的和气与担当。

郭学谦写于2019年5月24日。

作者简介:郭学谦,白水县云台镇古槐村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白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过往》,诗集《这莫不是一次错的相遇》,入选《长安诗风十人选》《长安风诗选中国当代诗人卷》《难忘的时光》等。

往期推送:


1、郭学谦||阅读,让我们抵达幸福

2、郭杨娟||认真生活,幸福前行

3、重磅散文||林皋中学,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碎片

4、姚斌强||云台乡中九零级往事

6、郭学谦||舌尖上的酸菜

6、薛婷婷||遇见你,三生有幸

7、刘慧娟||书香缕缕伴我行

8、汪建明||在“聊书会”上,我忍不住想到……

9、苏晓娜:以期遇到更好的自己||有关《过往》15

10、郭杨娟||用情终被温情待

11、李丽娜||麦子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