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医文化之火神派
本文为克时原创作品。原载于头条·汤夜文化
阴阳辩证·阴阳合一 (二)
今之中国中医医疗文化,溯源于汉医遗传。而能秉承其阴阳辩证精髓的,当属近代兴起之火神派。
张存悌·《火神郑钦安》:“火神派是清末四川兴起的一个医学流派,诞生至今已有150年。创始人郑钦安(1842~1911).独特之处在于重视阳气,善用附子、干姜等热药,郑钦安由此被成为“郑火神”、'姜附先生’。可以用两句通俗的话来概况火神派:万物生长靠太阳,百药之长属附子。前一句是说推重阳气,后一句讲擅用附子。郑钦安治病'百发百中”,许多疑难杂症经用其法获效卓著,受到诸多医家、病人的大力推崇。近代火神派在医坛上异军突起,许多人才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李可、等受到广泛关注。”
张存悌·《火神郑钦安》 “有关火神派的评价:
敬云樵:郑钦安'只重一阳字,握要以图,立法周密,压倒当世诸家,何况庸手!
敬云樵:认证只分阴阳,活人真在反掌,高而不高,使人有门可入。
吴佩衡:郑钦安先生的著作,是在实践中阐扬仲景医学的真理,其独到之处能发前人所未发。
唐步祺:郑钦安'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 而 已”
任应秋:郑氏治疗三阴证,确是颇有盛誉,运用附子量重而准。
李可:近两个世纪内,火神派的诞生为先圣继绝学,冲破迷雾,拨乱反正,引导古中医回归经典 之路。”
火神派重视阳气。其实重视阳气也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阴阳辩证的精髓。重视阳气要从阴阳合一谈起。上篇文章简略述过,阴阳合一是大自然的客观节气变化规律,人身本于天地,生于天地间,故又法于天地。阴阳合一就是有春天之阳至于地才生出春天的阴,阳降阴升,阴阳合一。生化循序。东风送暖,春阳和煦,春雷振奋即春之阳。春雨蒙蒙,草木初萌之芽,蛰虫始动。即应春阳而生的春阴。有春之阳,才生春之阴。不可能方有春之暖阳,而生出夏之枝繁叶茂,夏之滂沱大雨。或生出冬之叶落果成,冰天雪地。“ 反之,从天地表现的“阴”可测知与之相配的“阳”的状态。故从症状可反观人身天地阴阳之状态。火神派治则重视阳气,即是本着“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一规律。通过药物所得天地阴阳的偏性经人身之地(脾胃)让人身回复春天之阳气状态。则病愈。病愈则人身如夏天“枝繁叶茂”时天地阴阳状态。即康复矣。土乃天阳地阴之媒妁,天阳地阴皆藏于土中为万物生化所用。旨趣在此。三焦布护阳气。旨趣亦在此。肾中真阳真阴即真火真水如木之根其旨趣亦在此。火神派重视的阳气首重人身地表水土中阳气。纲要亦在此。
火神派阴阳合一之理,由上大可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