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努尔哈赤为何会遭到大炮炸死?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关推荐
-
被一炮轰死的努尔哈赤,这种死法实在太窝囊【一点资讯】
广宁一战,明军被打得丢盔弃甲,只能退守关内等待机会.此时,只有袁崇焕一人一马悍然出关,一路记下山川河流的分步走向,并将所有地势的防御要点一一铭记于心. 回到京城以后,袁崇焕对默不吭声的满朝文武豪言道: ...
-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大清迅速崛起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88,<明朝史话>连载13,欢迎收看. 15.16世纪,当明朝被南倭(倭寇).北虏(蒙古部)拖得疲惫不堪,内部党争倾轧不已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乘机 ...
-
努尔哈赤一生唯一的败仗,13万人竟然打不过6000多人,自己都挂了
努尔哈赤以祖传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征战半生号称未尝一败.哪怕是明朝20万人来攻打,照样能够取得胜利.但是在宁远城下他却折戟了,13万人竟然打不过人家6000多人,到最后自己也受伤而死.努尔哈赤一生的辉煌 ...
-
袁崇焕保国有功,本可以不死,是榆木脑袋崇祯自毁长城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对于后金及其首领皇太极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皇太极的克星老对手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死在了自己的皇帝崇祯之手,由此后金国的"恐袁症" ...
-
他是史上死得最冤最惨的一代名将,金庸还写了一部小说为其鸣不平
说起金庸先生,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其中的"碧"就是<碧血剑>.<碧血剑>表面上的主人公是袁承志(小说 ...
-
史海钩沉 | 她受过三个集中营的摧残,差一点被送进毒气室,音乐让她在战争中活了下来......
集中营里的音乐梦想 (<政府法制>201920期) 1927年1月,鲁日奇科娃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家境殷实的犹太人家庭.她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并对巴赫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她的音乐老师认为 ...
-
史海钩沉|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1922年2月6日,日本在<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上签字.<五国海军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终结,并使日本的扩军计划受 ...
-
【史海钩沉】王世才‖三段地,是宁夏通往延安的红色交通线
作者简介 王世才 笔名 贺兰石 男 汉族 毕业西安地质学院宁夏石嘴山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曾工作宁夏地质局矿调所,石嘴山市矿管局,国土资源局.退休着手写家史党史,激励后辈积极奋发向上.自费多次赴陕甘 ...
-
【史海钩沉】大清开国第一刀:皇太极为何3357刀凌迟活剐了自己的姐姐!
大清开国第一刀:皇太极为何3357刀凌迟活剐了自己的姐姐! 等待 韩磊 - 帝王之声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因为他生前并没有来得及确立继承人,所以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汗位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 ...
-
史海钩沉 | 由祖父李健侯的一份报告说起 润物细无声 董必武是这样做统战工作的
由祖父李健侯的一份报告说起 拙作"四衙巷记事"经"人文武汉"公众号发布后,引起一些关注.不久,有刘汉桥君将一份与我祖父有关的文件拍照后发田联申老师转给我.这个文 ...
-
史海钩沉:恶狗基本不会有好下场[@裸嘢李 转]
以下图文源自网络 源自寰宇网事 酷吏,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列"酷吏列传"以作评说:"太上失德,法令滋起.破觚为圆,禁暴不止.奸伪斯 ...
-
【史海钩沉】老师上课时,为何很少讲“田忌赛马”的后续?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史海钩沉] 老师上课时,为何很少讲"田忌赛马"的后续? "田忌赛马"是语文书上一个不可或缺的智慧典故,出自< ...
-
【史海钩沉】史话三眼井
三眼井位于景泰县正西约20公里处,上沙沃镇西南部,东南至张家糜地.牛家庄子和临村红柳泉相连:南至顾家沟.候家窑.于家土尚与寺儿滩.三道土尚相望:西至梧桐山和小营盘水一山之隔:北临边墙.段家井,申家湾与 ...
-
【转】史海钩沉丨秋瑾王廷钧:狂风骤雨前演绎的凄美爱情
文/宁翔 秋瑾和丈夫王廷钧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意思的一对伴侣.秋瑾声名赫赫,一代女杰,万世敬仰.而王廷钧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面目可憎面目模糊.一百多年来,秋瑾丈夫以"猥琐男"&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