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弄清楚,红军长征时飞夺的泸定桥由12164个铁链组成
相关推荐
-
【四川.泸定】踏遍青山人未老之(182)回响的足迹(三十 三)飞渡天险--泸定桥...
[四川.泸定]踏遍青山人未老之(182)回响的足迹(三十三)飞渡天险--泸定桥... 昨日午后我们从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 ...
-
三百年前,古人是怎么将40吨铁索建在大渡河之上,一年建成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寥寥诗句,就足以看出泸定桥的凶险."大渡横桥铁索寒",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枪林弹雨中,红军齐心协力,一人一块木板,没有人畏 ...
-
古代没起重机,古人是如何把40吨铁索搭建在大渡河上,建成泸定桥的?
1934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和北上抗日,我军实行了战略大转移.次年5月25日,我方红一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省泸定县,该县有一条十分湍急的河流,名为大渡河,河上修建的铁桥名为泸定桥,能否成功渡过此桥,是 ...
-
红军长征时的旗帜
来源-中国国防报 藏品背后的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一件件红色文物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革命先辈探索奋斗的足迹,述说着我们党从哪里来,指引着共产党人该往哪 ...
-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地留守干部,也有参加过长征的将领- 为了团结抗日,一九三七年十月,我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的湘.鄂.赣.闵.粤.豫.浙.皖等省十三个地区(未能参加长征) ...
-
红军长征时突破的四道封锁线是哪四道?
第一道封锁线:东南起于安远.信丰,西北迄止赣州.南康.大余间,以桃江为天然屏障,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 第二道封锁线设在粤北韶关的仁化县,国军分南北两路,北路为中央军,时薛岳率领吴奇伟 ...
-
她是罗炳辉的妻子,跟着红军长征时,落下了终身残疾
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艰难的程度世所罕见,对于一名男战士来说都是生死考验,更何况是女战士. 在中央红军的队伍里,最后有30名女战士到达了延安,其中走得最艰难的一位,还要属杨厚珍,长征中的" ...
-
中央红军长征时12个师师长
中央红军长征时12个师师长 红一军团 红1师,师长李聚奎上将. 红2师,师长陈光,1954年逝世. 红15师,师长彭绍辉,上将. 红三军团 红4师,师长洪超,长征路上牺牲. 红5师,师长李天佑,上将. ...
-
红军长征时三大硬骨头团的团长,其中1人令外国军队害怕
红军长征,几乎是靠战斗一路打过来的,每支部队都承担了艰巨的战斗任务,每个师.每个团--甚至每个班.每个战士都值得我们后辈敬仰.其中有三个团多次在危急关头挽救红军,今天介绍给大家: 一.红3军团第4师第 ...
-
红军长征时遇到的最艰难的问题,并非缺衣少食,而是与女人有关
在这漫长的跋涉过程中,坚持着的不仅仅有身为战斗主力的青壮男子,还有一些虽为女儿身却依旧坚韧不拔的巾帼英雄!他们面对着各种危机,缺少水源.食不果腹.忍饥挨饿--但这些还不是最艰难的,最艰难的就是女兵们生 ...
-
曾在农村大受追捧的蓑衣,红军长征时穿过,现在都拿来做什么呢?
每个时代都能给人留下一些"烙印",如今人们称之为"老物件",蓑衣就是典型的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蓑衣在农村大受追捧,现在已不多见. 说到蓑衣,这是很多人的回忆, ...
-
中央红军长征时,在黔东南州台江县报效村壮烈牺牲的七小红军
报效,是一个地名,隶属于台江县,位于台江县城北20多里的地方.报效一带,层峦叠嶂,谷深山高,洞多林密:故而,多强盗横行,土匪出没.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污蔑和蛊惑宣传之后,掉队的红军战士成了地方土匪袭击的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