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三大硬骨头团的团长,其中1人令外国军队害怕
相关推荐
-
邓萍是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因何牺牲?与一个小通信员有关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四路红军长征出发前共有将近20多万兵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5.6万人.有16.6万名将士或战死或失 ...
-
长征红军屡克强敌,为何土城之战中,首次遭遇川军竟打成平手
编辑搜图 ▲走出遵义会议会场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的遵义会议结束后,长征红军再次恢复了昔日灵活机动.避实击虚的作战风格,在川.滇.黔.康.陕.甘等地连战连捷,无论实力孱弱的黔军,还是装备精良的 ...
-
寻淮洲;15岁参加秋收起义、21岁担任军团长、22岁在皖南牺牲!
寻淮洲14岁加入共青团,15岁追随毛主席.卢德铭参加了秋收起义,18岁就担任12军35师师长,21岁担任红七军团长,但是在第二年的年底,年仅22岁,担任19师师长的他就在皖南谭家桥战斗中殉国了.在其短 ...
-
看一看中央红军共有多少个军团?军团长分别是谁?
大家都知道,红军是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前身,共有三大主力,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其中红一方面军是由中央苏区直接领导,又被称为中央红军,是红军的绝对主力.中央红军下面最大作战单位是军团, ...
-
芹山大捷:19岁红军团长李天佑正面歼灭国军精锐团,22年后授上将衔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被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我党提出分离作战的方针.所谓分离作战,就是将中央红军和部分地方武装分成两部分,其中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依旧在抚河流域牵制敌军,替中央苏区把守北大门:红三军 ...
-
为什么说瑞金才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也是举世瞩目的云石山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中央红军是哪个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
-
世界史诗长征(三)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国民党军兵搜身共产党"大官"方志 ...
-
黄开湘:长征中的红四团团长,政委杨成武的好搭档,死因让人惋惜
红四团是长征中的一支英雄团,承担过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等关键性战斗主攻任务,这个团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有悠久的革命历史. 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红四团隶属于红一军团第二师,担任全军的前卫团,团 ...
-
红军反向的“长征”,40年后粟裕仍不解,问叶帅:命令错了吧?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红军的长征毫无疑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征的性质是一场战略性转移,目的是摆脱敌军的"围剿". 在长征的过程中,红军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斗近四百次,攻占县城七百余座,牺 ...
-
终于弄清楚,红军长征时飞夺的泸定桥由12164个铁链组成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流入四川,在大雪山.夹金山.二郎山.大相岭等横断山脉的群山峻岭间一路奔腾,在四川乐山与岷江会合,最终流入滔滔不息的万里长江.在这条汹涌奔腾的大河两岸,百年来一直上演 ...
-
红军长征时的旗帜
来源-中国国防报 藏品背后的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人受益匪浅.一件件红色文物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革命先辈探索奋斗的足迹,述说着我们党从哪里来,指引着共产党人该往哪 ...
-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
-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不全是红军长征时根据地留守干部,也有参加过长征的将领- 为了团结抗日,一九三七年十月,我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的湘.鄂.赣.闵.粤.豫.浙.皖等省十三个地区(未能参加长征) ...
-
红军长征时突破的四道封锁线是哪四道?
第一道封锁线:东南起于安远.信丰,西北迄止赣州.南康.大余间,以桃江为天然屏障,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 第二道封锁线设在粤北韶关的仁化县,国军分南北两路,北路为中央军,时薛岳率领吴奇伟 ...
-
她是罗炳辉的妻子,跟着红军长征时,落下了终身残疾
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艰难的程度世所罕见,对于一名男战士来说都是生死考验,更何况是女战士. 在中央红军的队伍里,最后有30名女战士到达了延安,其中走得最艰难的一位,还要属杨厚珍,长征中的" ...
-
中央红军长征时12个师师长
中央红军长征时12个师师长 红一军团 红1师,师长李聚奎上将. 红2师,师长陈光,1954年逝世. 红15师,师长彭绍辉,上将. 红三军团 红4师,师长洪超,长征路上牺牲. 红5师,师长李天佑,上将. ...
-
红军长征中三大突击队长及他们后来的人生
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无数的战斗,靠着红军官兵的勇敢无畏精神,献出大量鲜血和生命后,终于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在很多战斗中,由于地形.地势对红军极其不利,需要有赴汤蹈火的勇气去夺取敌人的阵地,每当这时 ...
-
红军长征时遇到的最艰难的问题,并非缺衣少食,而是与女人有关
在这漫长的跋涉过程中,坚持着的不仅仅有身为战斗主力的青壮男子,还有一些虽为女儿身却依旧坚韧不拔的巾帼英雄!他们面对着各种危机,缺少水源.食不果腹.忍饥挨饿--但这些还不是最艰难的,最艰难的就是女兵们生 ...
-
曾在农村大受追捧的蓑衣,红军长征时穿过,现在都拿来做什么呢?
每个时代都能给人留下一些"烙印",如今人们称之为"老物件",蓑衣就是典型的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蓑衣在农村大受追捧,现在已不多见. 说到蓑衣,这是很多人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