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年1季度文旅行业:本地亲子游、短途自驾游、周边休闲游,成为广西假日旅游市场主力 | 论道网

广西是一个拥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大省,自2020年开始全国旅游市场在疫情的影响下各个指标极度下滑,广西也不例外。到了2021年初,在全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广西的旅游市场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论道网行业记者将为大家梳理2021年1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的政策、事件、数据、企业,看看一季度广西旅游市场的动态与趋势。
出品 | 论道网内容中心

文旅行业一季度政策盘点

1
国内

1、【新规保驾护航旅游用车安全

1月27日报道,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健全旅游客运协同监管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全面推行旅行社用车“五不租”制度,即不租用未取得相应客运经营许可的经营者车辆、不租用未持有效道路运输证的车辆、不租用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不租用未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的车辆、不租用未签订包车合同的车辆。

2
广西

1、【广西调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

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今年1月1日起,广西调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新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止。

对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的单位,保留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仍然从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奖励1000万元;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奖励500万元;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奖励200万元;五星级旅游饭店单位奖励100万元。

2、【北海出台规定规范管理民宿】

2月3日,北海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印发实施《北海市小型旅游住宿场所(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据统计,北海市目前登记在册的民宿酒店1850家,《规定》共7章53条:

界定了小型旅游住宿场所(民宿)的范围,适用经营用客房数量不超过14个标准间(或单间)、不超过4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的小型旅游住宿场所(民宿)

明确小型旅游住宿场所(民宿)消防技术设施、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职责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及正在施工中的小型旅游住宿场所(民宿)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有助于消防安全现场检查的具体实施。支持内容:项目承担主体在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仓储等环节发生的银行贷款利息和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及设备引进改造升级等。

文旅行业一季度事件盘点

1. 【广西规划设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联盟】

广西深化旅游合作对接。依托泛珠三角区域高铁经济带沿线文化、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高铁+旅游”模式,规划设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联盟,搭建泛珠三角区域高铁经济带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在旅游精品路线培育、项目投资、市场管理、人才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努力打造全国最美高铁休闲旅游和粤桂黔滇一体化的国际旅游胜地。

2.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3月16日,中国—东盟旅游装备众创城一期开工仪式在广西柳州市柳北区白露工业园举行。众创城项目计划引进近百家制造业企业,预计总投资120亿元,第一期项目投资16亿元,打造一个面向东盟经济带的旅游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3.【广西14个项目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

1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等7家单位联合公布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结果,广西14个项目入选,排名全国第六。广西入选的14个项目将和其他项目一起纳入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作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及金融机构开展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考参考。

4.【南宁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高铁旅游名城】

1月5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高铁旅游名城榜单,南宁市位列其中。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连接出海通道的铁路枢纽,南宁是中国铁路面向东盟的重要枢纽。当前,南宁铁路已形成客运以北环为主、货运以南环为主的客货分线的环形加放射线新枢纽格局。南宁高铁则以南宁为中心,形成南通北联、西进东融的高速客运十字骨架,通达全国18个省会城市和广西11个地级市。

5.【南宁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1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南宁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旅游总消费、接待旅游总人数多年保持在全区首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区增加值总量的1/3,首府文化旅游区域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6.【柳州打造全国首条螺蛳粉旅游线】

3月30日,柳州市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发布暨柳州螺蛳粉文化体验游首发仪式在广西柳州举行。本次活动共发布推介了工业遗址游、工业研学游、工业文博游、螺蛳粉文化体验游4个主题5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此次活动特别推出了螺蛳粉文化体验游的主题线路,涵盖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窑埠古镇螺蛳街(龙城阁螺乐园)等重要景区(点),充分展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和文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7.【防城港推进大健康文旅产业】

防城港以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为目标,持续推进大健康文旅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打造“医疗+康养+旅游”发展新模式。截至去年底,共谋划大健康和文旅产业重大项目61项,总投资4606亿元。

8. 【玉林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带】

近年来,玉林市按照“文化+旅游”的思路,依托文化、文物、生态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目前,该市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中国农业公园1个、四星级旅游点(企业、园区)12家;打造自治区级休闲农业园区51个、农家乐旅游点350个,精品乡村旅游线路4条,农业生态旅游经营农户达1万多户。

9. 【桂林加快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

2021年,桂林市将围绕胜地建设目标,加快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具体包括:抢抓机遇促文化旅游业复苏;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创建;加快推进文旅重大项目、大健康和文旅产业工程建设;抓文化旅游服务提升工程; 加强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消费同比增长10%。

9.【贺州:加快文旅东融速度】

从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该市将围绕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力争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国内旅游消费500亿元,同比增长31%。

10.【巴马一投资17亿多元康养项目开工】

1月13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在那桃乡平林村达西屯举行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成为河池市“十四五”开工的首个重大康养项目。

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7.4亿元,按照“一心一环五区一基地”空间格局进行布局,即天香水岸景观商业休闲中心、环景区游玩线路、五福乡居长寿文化度假区、磁养山野磁疗智慧养生区、不老寿泉水疗养生度假区、日光疗愈休闲区、森氧半岛森林富氧度假区、赐福印象景村联动发展基地。

11. 【广西一季度景区动态】

据论道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1季度,广西文旅行业相关的景区动态主要有以下几起:

文旅行业季度数据盘点

1.【一季度,广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2056.51亿元】

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广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9亿人次,同比增长231.3%;实现旅游总消费2056.51亿元,同比增长218.1%。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79亿人次,同比增长232.6%,与2019年同期相比恢复 92.8%;实现国内旅游消费2056.29亿元,同比增长220.4%与2019年同期相比恢复 90.4%。

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万人次,同比下降94.7%;实现国际外汇消费315.10万美元,同比下降95.3%。入境游客源集中在美、韩、日三国,旅游目的地以桂林为主。

2.【一季度,广西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文旅产业共计256个】

一季度,广西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提速增量。全区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文旅产业共计256个。全区签约涉及健康、文旅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项目14个,项目签约总额231.4亿元。全区在建上百亿元重大项目17个,其中投资1200亿元的扶绥恒大文旅康养城、投资500亿元的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标志性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3.【一季度广西假日旅游市场概况】

4、【截止2020年底,广西50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42个】

截至2020年底,广西有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280家国家4A级景区;建成1429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区行政村基本覆盖,覆盖率排在全国前列。至目前,广西重大文旅项目中,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0个、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6个、5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

5.【2020年,广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61亿人次】

2020年以来广西文化旅游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61亿人次,同比恢复76%旅游总消费7267.53亿元,同比恢复72.6%。

6.【“十三五”期间,广西乡村旅游实现消费8620亿元】

“十三五”期间,广西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3家,其中,114家在贫困县。5年来,广西全区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2.99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8620.74亿元。

乡村旅游已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期间,广西挖掘贫困地区民族文化题材,先后推出了100多部艺术作品,开展驻场演出和下基层惠民演出7万余场次,观众达4973万人次。针对乡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产业扶贫致富带头能人开展专题培训44期约5000人次。

7.【“十三五”时期,南宁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长30.38%】

“十三五”时期,南宁市相继建成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方特·东盟神画等一批极具消费吸引力的文旅重大项目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由2015年的0.82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53亿人次,年均增长21.77%;旅游总消费由2015年的742.5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25.24亿元,年均增长30.38%。

8. “十三五”期间,桂林旅游总消费年均增长18.98%

“十三五”期间,桂林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5年的4469.95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的10241.20万人次,年均增长18.03%;旅游总消费从2015年的517.3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233.54亿元,年均增长18.98%。

9.【“十四五期末,广西红色旅游预计总消费将超过1200亿元

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广西红色文化旅游接待人数有望超过1.5亿人次,年均增速约15%;红色旅游总消费将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速约18%。届时,广西红色旅游品牌效应将更加凸显,红色旅游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升。在深化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方面:

我区将加快中越跨国红色旅游合作区建设,联合打造跨国红色旅游品牌持续深化靖西孟麻—越南北坡红色旅游区中方区域建设。

推进桂滇黔三省区的交流合作,打造左右江红色旅游圈。

深化广西各设区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成立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联盟,推出一批经典红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打响广西“重走长征路”“百色起义”等优势红色旅游品牌。

文旅行业一季度企业盘点

小结

今年一季度,广西文化旅游行业大力开展“山水暖你壮乡等你——冬游广西”联合促销活动,联动全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落实好景区优惠等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恢复全区文旅市场活力。

同时在广西各相关部门和各行各业对旅游行业的大力支持下,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广西市场的旅游体系、在财力上加大资金扶持,进一步挖掘广西本地特色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众多项目落地广西,促进广西旅游市场在疫情期间不断回暖升温。

根据一季度旅游政策、旅游事件及相关数据的盘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广西一季度旅游市场因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国内游市场逐渐复苏,入境游市场依旧低迷;

“广西人游广西”成为假日文化旅游主力市场;

全区一日游、本地游、近郊游成为行业新特点,休闲游、文化体验游、主题游等文旅产品广受游客青睐。

总体来说,在疫情不反复的前提下,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恢复,相关部门对旅游的投入加大,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广西旅游业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经济指标也将继续平稳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