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种广东小吃,广东名吃的做法,可以开一个小吃街了
广东是崇尚真味的省份,广东人吃的就在于那份原始的单纯。除了闻名遐迩的粤式大餐,小吃更是历史悠久,别具特色。这样的美食名城,怎容你错过。
若要细数起广东小吃来,一天一夜想不完,道不完。粥品,甜品,油器,粉面只要有你想吃的,在广东就会找到对味的。这其中,又以广州小吃为最甚。曾有人这样形容广州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只要是背朝天就能吃的。粤菜饮食文化的繁荣令人叹为观止,同样,广东小吃的多样性也毫不逊色。
广州、潮州、顺德、客家,蒸、煎、煮、炸、炙、炒、烩、烧、拌,各个地方,各种做法构成了广东小吃的多姿多彩。
过去有句俗谚“生在苏州,长在杭州,食在广州……”。广东小吃品种繁多、姿态万千。下边就来一一介绍一下广东有名的小吃
广州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福建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广州泮塘马蹄糕晶莹通透,入口清甜爽滑,且带有马蹄清香。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老派广州人都懂得蒸马蹄糕,闲时也会蒸上一“底”。入口“弹牙”,香软糯腻,清甜甘香,折而不裂,撅而不断,即是上品。
食材:马蹄粉150克、红枣1碗、冰糖140克、色拉油少许
做法:
1.红枣下锅煮,煮出汁水后捞出红枣
2.在红枣水里加入冰糖
3.用水把马蹄粉搅拌均匀
4.把煮好的红枣水倒入马蹄粉中
5.在小碟子里放一点色拉油
6.倒一层处理好的粉浆上去
7.锅入水烧沸后,将碟子放在蒸锅里大火蒸至粉浆转透明,10分钟左右
8.马蹄糕凉一点后,再倒入粉浆,再放进蒸锅里大火蒸至粉浆透明,
9.蒸好的马蹄糕完全凉透,就可以切块食用了

广州鸡仔饼甜中带咸、甘香酥脆。
鸡仔饼是广东广州地区汉族传统饼类名小吃,原名“小凤饼”,清代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外脆内软,很有嚼头,咬一口,只 听“咯咯”作响,浓香像一股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再咬几口,恍若引爆了一个香料库,复合香气从馅里迸射四溅,浓得化不开,直至进入了深度咀嚼阶段,才逐渐 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耐人寻味。
食材:水晶肉200克、五香粉(十三香也可以)适量、中筋面粉200克、盐适量、麦芽糖60克、胡椒粉适量、蒜蓉三小瓣、白沙糖80克、瓜子仁或花生仁、南乳2块、枧水(没有就小苏打)4克、芝麻40克
做法:
1.面粉加麦芽糖拌开,加水晶肉
2.水晶肉就是肥肉切丁加高度酒加适量白糖密封进冰箱冷藏一到两星期
3.加入花生(搅碎)和芝麻,加入两个南乳
4.加入糖、蒜蓉、枧水、五香粉、胡椒粉拌匀
5.搓一个个小圆,然后压扁,刷蛋液
6.190度烤10分钟后转160都烤5到10分钟,根据饼上色程度而定
7、烤好的饼拿出即可食用
艇仔粥

艇仔粥独特荔湾风味小吃,原只存在于游河小艇。粥底用新米、白果等煲成,吃前当即煮粥滚制,特点是粥底绵烂,集众多物料之长,爽脆软滑,鲜甜香美。
双皮奶

双皮奶,广东汉族特色小吃。香气浓郁,奶味浓,蛋味够,扑鼻的浓郁的奶香让人联想起广阔无限的大草原中,温和的春风,和纯朴的草原生活;入口香滑,口感 细腻,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像妈妈的抚摸一样温柔,每品尝一口都有幸福的味道,唤起了童年纯真的生活,心情也格外轻松。
食材:牛奶243ml、蛋清1个、砂糖20克
做法:
1.先将蛋黄和蛋清分离,在蛋清中加入白糖打散。
2.蒸锅水开后,放入牛奶蒸几分钟端出,冷却后,有一层奶皮浮在上面。
3.用小刀沿着奶皮边缘割开一道10厘米的口子。
4.将碗中的牛奶倒入另一个容器中,碗底留一些牛奶,以防粘皮。
5.接着将打散的蛋清倒入另一个容器的牛奶中,搅拌均匀。
6.用细筛子过滤掉一些没有打散的杂质。
7.将过滤的牛奶沿着割的口子倒回去(这个过程关系到双皮奶的成败,要一鼓作气而成,可以看到原本贴着的奶皮又慢慢上浮啦)
8.最后再盖上保鲜膜放入蒸锅大火蒸12分钟左右,细腻柔滑的双皮奶就好了
蒸肠粉广州传统大众小吃,最早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成了小食店、茶楼等地的必备之品。“白如玉,薄如纸,爽滑微韧,味道鲜美”正是肠粉的真实写照。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拉粉、卷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早上来一份香滑可口的肠粉,整天精神满满。
食材:澄粉或生粉50g、水500g、粘米粉200g
做法:
1.全部材料混合搅拌无颗粒,可加一勺油让肠粉变得顺滑
2.平盘里刷油
3.舀一勺浆糊,摇晃均匀,可加鸡蛋或肉馅,也可以不加
4.蒸锅烧水,开水大火蒸至冒大泡泡就熟了
5.用夹子夹除盘子,用刮板一层一层卷起来
6.放入盘中,放入自己喜欢的酱料即可

脆皮炸鲜奶

白云凤爪

鲍鱼鸡粥

叉烧包

潮汕菜脯焖冬瓜

豉汁排骨蒸

腐乳葱花饼

干炒牛河
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是过中秋节首选的佳品。其特点是:皮薄松软,油光闪闪,色泽金黄,油润软滑、甘甜不腻、造型美观,图案精致,花纹玲珑清晰,饼身呈腰鼓形,饼底 呈皮色幼砂眼,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等特点,馅料多种多样,多以馅料命名,其风味可分为纯甜和咸甜两种。纯甜口味的有五七(桃仁、杏仁、麻仁、花生仁、瓜子 仁五种)、椰蓉、莲蓉、豆蓉、豆沙为馅心等月饼;咸甜口味的是在月饼中加入了蛋黄、香肠、鸡丝、叉烧肉等馅心的月饼。
食材:面粉300克、熟花生150克、熟腰果70克、瓜子仁40克、白芝麻30克、糯米粉300克、杏仁70克、奶粉50克、花生油50克、麦芽糖50克、玉米油50克、冰糖100克、糖浆200克、枧水2克
做法:
1.熟花生,熟杏仁,腰果,用擀面杖敲碎
2.冰糖也是用擀面杖敲碎
3.敲好的熟花生,杏仁,腰果放入容器里,加冰糖,糖浆,玉米油,熟芝麻
4.然后倒入糯米粉,凉白开,搅拌均匀,把馅儿揉成团
5.糖浆里加枧水,加花生油,搅拌均匀
6.准备奶粉和面粉,
7.把奶粉和面粉倒入糖浆水里
8.揉成面团盖保鲜膜放1小时
9.然后把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块,把馅儿揉成小团
10.把面团用手压扁包入伍仁馅儿
11.包好的月饼放入月饼模具内,模具摸一层油,用力压一下
12.在月饼表层喷一层水,放入烤箱5分钟,拿出,表层涂蛋液
13.再放入烤箱烤20分钟,香气扑鼻的月饼就好了

桂花白糖糕

蚝仔烙粉

荷香糯米鸡
云吞面

云吞面或叫做馄饨面,云吞面是广东省地道的汉族小吃。一般以云吞拌面,分为汤面与捞面。是一种在中国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馄饨和蛋面,加入热汤即成。吃云吞面也有讲究,不要以为几颗馄饨一把面加点汤就叫云吞面。正牌的云吞面需要”三讲“: 一讲面。地道的面要从面粉加鸡蛋做起,而且最讲究的应该一点水都不用,完全靠鸡蛋。这样做出来的面煮出来带点韧度,吃到嘴里非常爽脆。 二讲云吞。关键在于里面的馅,用新鲜的虾球,也是一口咬下“剥剥翠”。 三讲汤。用柴鱼虾壳熬出来的汤即要有鲜味还有清,加味精是大忌。
食材:云吞适量、排骨面适量、油菜心1颗、葱段2根、盐适量、蚝油适量、生抽适量、胡椒粉适量、芝麻香油适量
做法:
1.排骨面提前泡5分钟,泡软就可以
2.油菜心和葱段洗好,用淘米水泡一下
3.油菜心洗干净捞出沥干水分
4.热锅开小火,倒入适量油,再倒入清水,开大火,把水煮开
5.然后放入葱段,倒入一小勺盐,把水煮开,倒入云吞大火煮
6.大火煮一分钟后,再倒入半碗水继续煮开
7.紧接着倒入泡软的面条继续煮
8.面条煮散了后,倒入适量蚝油,生抽调味
9.放入油菜心烫熟就好了
10.香喷喷令人食欲大开的云吞面可以开吃啦
。

广州姜撞奶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传统美食。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姜撞奶口感绵软糯香,牛奶犹同少女吹弹可破的肌肤般洁白透明,勺子轻触便划开痕迹,有时看着一碗完好的姜撞奶,竟是不忍拿勺挖开的。入口一股绵滑奶香……
食材:牛奶300毫升、白糖4茶匙、姜60克
做法:
1.姜去皮,磨成姜蓉
2.把姜蓉倒入网筛滤渣取汁
3.牛奶倒入奶锅,加入白糖
4.牛奶煮至微开,熄火,晾凉
5.待牛奶温度降到了70度,用网筛把牛奶滤入装有姜汁的碗
6.静待15分钟,牛奶就凝结了即可享用
虾饺

虾饺是广东汉族著名小吃,属粤菜系。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 肉,有笋,现在流行的是独虾虾饺。优质美味的虾饺一定要皮薄而软,如果饺皮是半透明则更佳;虾要爽口弹牙,饺内有少量汁液,全只饺要够热则为最佳。
食材:小麦淀粉适量、生粉少许、虾适量、肉茸适量、胡萝卜少许、油少许、盐少许、胡椒粉少许、鸡精少许
做法:
1.准备好肉茸、虾仁去虾线切成丁、胡萝卜切成丁备用
2.放入盐、胡椒粉、生粉、油、鸡精顺时针方向搅拌
3.小麦淀粉和适量生粉混合,用沸腾的水搅拌成雪花状
4.和成面团,再放入少许油揉成表面光滑
5.取少许面团搓圆后用刀背碾成薄片(刀要抹点油才不会粘)
6、像包饺子那样,包入馅料
7.包好的饺子隔水蒸10钟左右
8.蒸好后晶莹剔透,小巧可爱

顺德大良蹦沙入口甘香酥化,咸中带甜,甜中有脆,吃上一口嘴角不禁滋起一股够香够咸够松脆。

深圳金龟桔大而鲜亮、皮易剥裂,肉清香可口,汁丰富且味道极甜。

珠海的鱿鱼丝气味鲜醇,韧嫩香甜。

东莞厚街蛋卷色泽金黄偏红,质松软,呈海绵状,蛋糖香味浓郁。

中山杏仁饼入口甘香松化,肥而不腻 ,齿颊留香。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腌制食品。惠州又称为“惠州贡菜”。惠州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汕头牛肉丸口感爽脆,美汁四溢,唇齿留香。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食时解开竹叶盛盘,有棱有角,晶莹润滑、甘甜香咸。
【菜 名】 汕头老妈宫粽球
【主 料】 糯米。馅料分咸甜两种。咸馅材料是虾米、香菇、腊肠、(鱼帝)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鬃头肉;甜馅材料是水晶馅、乌豆沙馅和绿豆沙馅。
【做 法】
老妈宫粽球的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其采用的糯米,必须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制作过程是先将糯米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8小时,捞起晾干,第二天洗净炒锅,下猪油、糯米略炒,调入鱼露,中火炒至米粒香味四溢,光亮润滑,装起待用。
【介绍】老妈宫粽球的馅料有咸、甜两种。咸馅主要是虾米、香菇、腊肠、(鱼帝)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鬃头肉;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和绿豆沙馅。老妈宫粽球用竹叶、咸水草扎成四角形,放进锅内煮约半小时,食用时解开竹叶,盛入盘中。
【特 点】 煮熟的老妈宫粽球外观棱角分明,晶莹的米粒清晰润滑,十分惹人喜爱。而其口味更是香糯诱人,甜馅清甘可口,咸馅则咸中透香,油滑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老妈宫粽球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

达濠鱼丸洁白细柔,酥脆清口 。

白糖糕清甜爽口弹牙烟韧。

籺韧软有余,黏而不腻。

肇庆裹蒸粽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田艾饼翠绿晶莹,入口幽香隐隐,软糯香滑。

野生菊花茶清香扑鼻,滋阴补肾。

梅州柚子果色鲜黄,淡淡飘香,果肉清甜,质脆嫩而化渣。

菊花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清凉去火。

汕尾千层糕层次不同,口齿飘香。

清远刀切糍滑溜扑香,口感极佳。

韶关饺俚糍爽口香嫩,味道妙不可言。

揭阳乒乓粿透明软腻,品种繁多。

普宁豆干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更甚之,皮酥脆、肉嫩滑、尝之又脆又软,香味久存唇齿间,令人百吃不厌 !。

阳江炒米饼松脆甘甜。

腐乳饼饼皮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不焦燥。

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觉口齿留香,食欲大增 。

云片糕质地滋润细软,犹如凝脂,能久藏不硬。

云浮慈姑糍软腻中带清爽。
蚝烙

【菜 名】 潮汕蚝烙
【主 料】 鲜蚝(牡蛎)250克,鸭蛋3个,葱头20克,生粉75克,熟猪油150克,味精1克,鱼露5克,辣椒酱5克。
【做 法】
1、先将鲜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净,用生粉水调匀,并将葱头切成细粒放入,同时加入味精、鱼露搅匀待用。鸭蛋打散备用。
2、用旺火烧热平鼎有足够热度后,加入少许猪油,将蚝仔、粉水混和成浆状,用匙再调和后下鼎,拨开薄薄1片,煎至成形后,下半份蛋液,煎至金黄色,反转面,倒下余下之蛋液,又煎至黄色上碟,洒上少许胡椒粉,并伴上芫荽叶。食用时蘸上潮汕特有的鱼露。
【特 点】 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是潮汕名小食之一。
无米粿

【主 料】 番薯粉,韭菜
【做 法】
1、无米粿的粿皮制法是,先将番薯粉加入等量的清水,搅拌均匀;锅中放入清水(清水的分量应是番薯粉的两倍),放炉上烧至水沸,加入白矾(按1000克水加入5克白矾的比例),倒入番薯粉,搅拌均匀,成稀饭一样的糊状(应比糊略稠),待其半熟的时候,即端离火位,待其凉后才使用。(如隔一夜后使用,效果更好)。把粉团分成小粒,滚成圆形薄皮。
2、馅的制法是:韭菜逐条洗净,切成约一厘米小段,炒过,调味。包无米粿的时候,要用番薯粉做培粉,因粿皮含水量大,故在包馅的时候,手势要轻,能包住即可,包后上蒸笼蒸熟。食时下鼎煎至双面呈金黄色,并配以辣椒酱为佐料,更感开胃爽口。
【特 点】 无米粿外白内翠,味道浓郁,是地道的潮汕民间小食。
水晶球

【菜 名】 水晶球
【主 料】 特级生粉、甜芋泥、绿豆畔、虾米
【配 料】 五香粉、香油、味精、葱白粒、胡椒、精盐
【做 法】
皮制法: 先用开水将生粉冲成浆糊状用力搅拌至生粉糊有弹性。把粉团分成小粒,滚成圆形薄皮。
咸馅制法: 将绿豆畔洗净去外壳蒸熟,用面棍将其压幼,加入虾米茸,经腌制过煮熟的赤肉粒、生蒜茸,调入鱼露、胡椒粉、味精,炒匀即成。甜馅的制法则采用绿豆沙或芋泥。
将生粉做成的皮包上馅料做成小球状,放入蒸笼蒸熟,放入盛热油盆即可。
【特 点】 晶白透明,玲珑可爱。老小适宜
炒糕粿

【菜 名】 炒糕粿
【主 料】 糕粿750克,嫩菜心150克,鲜虾肉50克,鸡蛋3个,鲜蚝仔150克,味精5克,猪油250克,白糖25克,上等鱼露50克,红甜油5克,上汤75克。
【做法】
1、糕粿的制法:粳米先磨成粉浆,粉浆中加适量的矾。把粉浆先倒一部分在垫有白布的蒸笼中,先蒸熟第一层,再倒入粉浆,蒸熟第二层,如此反复—下去,一直蒸至有10厘米厚左右。把蒸熟的粿置放到第二天,使其变硬,就做好了。
2、将糕粿用刀切成长5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的小块,放进平煎鼎中炒,加入鱼露、红甜油,把粿调匀,使其成红色而入味,用瓷盘盛起。
3、把炉火加热,将糕粿下鼎分布平,用猪油慢慢煎到两面金黄,加入白糖粉炒匀,然后将鸡蛋去壳打散加入鲜蚝调匀,淋在糕粿上面炒匀后抹在一边。
4、再把瘦肉片、鲜虾肉调以鱼露,雪粉水后和嫩青菜心一起进鼎的另一边用猪油炒熟,然后加入沙茶辣椒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和粿一起炒匀,盛入餐盘即成。
【特 点】 外酥香内嫩滑,香辣适口。是潮汕地方风味名小食之一。
猪肠胀糯米(糯米猪肠)

【菜 名】糯米
【主 料】 猪大肠,糯米,猪五花肉,水发香菇,虾米,莲子等。
【配 料】 酱油、味精、胡椒粉
【做 法】
1、取猪肠中段,直径约为3-4厘米,不能太粗也不能太小,用盐、食用纯碱等反复搓洗至干净无异味。
2、生糯米放水中浸3小时,蒸熟备用。猪五花肉、水发香菇、虾米、莲子全部切成小粒,炒熟并和糯米一起拌匀,调入酱油、味精、胡椒粉,然后装入洗好的猪肠中,头尾用小竹签扎紧,放开水锅里中火煮约半个多小时,捞出横切成小块,浇上少许甜酱即可。
【介绍】 糯米猪肠为潮州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该小食一年四季均有。
粿汁

【菜 名】 粿汁
【主 料】 米 (配料繁多,主要有炸花生仁、卤豆腐干、卤蛋、卤肉、卤猪大肠、卤猪粉肠、腊肠等)
【配 料】 精盐、糯米粉浆、葱花
【做 法】
先将米磨成浆,取米浆放在平底锅上煎熟烤干,切成菱形小块成为粿角。食用时将适量粿角放进沸水之中,调入精盐、糯米粉浆煮熟,然后放上葱花即成,同时以炸花生仁、卤豆腐干、卤鸡蛋、卤肉和腊肠之类作佐料。
【特 点】 具有香馥的稻米香味,经济可口,制作简便,是潮州人早晨、午后常吃的点心小食。
【备 注】 制作“粿汁”要注意的问题是,传统上是不加味精,突出其米香原味,因调入糯米粉浆,故汤汁像稀米糊一般稠。
粉粿

【菜 名】 粉粿
【主 料】 澄面125克,生粉75克。
【配 料】 馅材料:半肥瘦肉150克切幼粒,炸脆(或炒脆)花生75克,萝卜干75克,虾米50克,葱3条切碎,干葱3粒剁碎。芡汁料:麻油、胡椒粉少许,生抽半汤匙,糖2/3茶匙,盐1/4茶匙,水3汤匙,生粉1茶匙。
【做 法】
1、虾米用清水浸软,取起,稍为剁碎。
2、脆花生稍为压碎。
3、萝卜干洗净,抹干水剁幼粒
4、下油1汤匙半,放下猪肉、虾米、干葱炒至猪肉将熟,加入萝卜干炒数下,勾芡,下花生、葱炒匀铲起,便是馅料。待冷候用。
5、把皮用料的澄面、生粉筛匀。
6、把1.25杯水煲滚,倒入已筛匀的粉(但须留回2汤匙)迅速搅匀离火,盖上盖,待5分钟,倒出台上搓成软滑之粉团,留回2汤匙粉做粉陪。
7、把粉团分成小粒,滚成圆形薄皮,放入适量之馅包成饺形,放在已搽油之蒸笼内,蒸10分钟至熟。
麻枣

【菜 名】 麻枣
【主 料】 糯米粉,白糖,熟澄面,猪油,乌豆沙,白芝麻
【做 法】
1、“麻枣”的皮用糯米粉500克,加入清水250克、白糖100克、熟澄面100克、猪油100克,搓揉均匀。
2、“麻枣”的馅一般采用乌豆沙,用皮包成枣形,外面滚上白芝麻,放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介绍】“麻枣”是一款较有特色的传统潮州小食,因其使用芝麻为原料,麻香浓郁,加之外形似枣,故称为“麻枣”。
宵米

【菜 名】 宵米
【主 料】 面粉100克、瘦肉150克、熟笋125克、虾肉100克、湿香菇15克、湿淀粉30克、(鱼帝)脯15克、葱白10克、鸡蛋1只。
【配 料】 精盐、味精、胡椒粉、老抽、白糖
【做 法】
1、宵米的皮制作十分精细,以面粉加入鸡蛋,反复搓揉成面团,略为静置松筋之后,搓成细长条形,再切成小小的粒,压成直径约5厘米的圆片。宵米皮要求中间稍厚,四周略薄,且要求呈不规则的菊花状。
2、馅由瘦肉、白肉、鲜虾、笋切成幼粒,(鱼帝)脯油炸后切末,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老抽、白糖,再加入少量猪油,搅拌均匀。
3、用肖米皮将馅包成高约3厘米,直径约2厘米的小圆柱型,上蒸笼猛火蒸5分钟即成,吃肖米时,要以浙醋为酱碟。
4、肖米作为传统潮州小食,在过去潮菜筵席中,往往被作为配桌点心。
【介绍】潮州的宵米,起源于北方的“烧卖”。过去北方地区,有一种小食以肉料为馅,以面粉作皮,这种小食大都是小摊小贩当街摆卖。由于北方天气寒冷,所以这些小摊小贩在摆卖这种点心时,便要将其放置小笼中,烧热炉火不断温热它,故这种小食便名为“烧卖”。后来“烧卖”这种小食被移植到南方来,一些地方以读音来给它叫名字,便有了许多读音相近的不同名字,如“烧米”、“宵米”、“小米”等,但实际都是源于“烧卖”的一种小食。
【特点】 潮州宵米和广州宵米在馅的制作上略有不同,广州宵米的馅全部是肉类,而潮州宵米的馅则要加入一些鲜笋,这样吃起来没那么肥腻,而且口感也更爽。
鸭母捻

【菜 名】 鸭母捻
【主 料】 泰国糯米,馅可用绿豆,红豆,芋泥或芝麻糖
【做 法】
1、鸭母捻类似北方的汤圆,传统制作要求严格。其皮要选用正逻糯(即泰国糯米),放水中浸2小时,然后用石磨磨两次,第一次磨毕放桶中,第二次磨完后就要挤干水分,揉皮时再加水,这样制成的皮就十分软滑。
2、鸭母捻的馅有四样,即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馅约15克。鸭母捻放白糖水中煮争浮上水面即熟。传统卖鸭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馅各不相同,为区分每粒馅的不同,在包的时候,不同馅的鸭母捻形状各异,如有的形状略圆、有的略尖等,各有记号。
【介绍】它是潮州传统名小食,首创于清代初年,为什么这小食名为鸭母捻,现有两种解释,一为这种汤圆过去形状大如鸭蛋,鸭蛋潮州话又叫鸭母卵,故称为鸭母捻;二为这汤圆煮熟浮于水面,如白母鸭浮游于水面,故称为鸭母捻。
【特 点】 形状洁白如去皮荔枝,清香软滑,刚煮熟的好吃,煮得过熟的也好吃,各有特色。
糕烧白果

【菜 名】 糕烧白果
【主 料】 上白果1000克,肥肉丁100克,猪油100克,肥肉150克,桔饼丁50克,柑皮1个。
【配 料】 调味料:白糖800克。
【做 法】
1、将连壳的白果用滚水煮熟,打破壳把肉开两边,再用滚水滚白果肉,倒落盆浸冷水,用手摩擦漂水,去净心和衣,再用水滚过,漂凉浸水一天,换清水几次。
2、肥肉丁加入白糖拌匀腌成冰肉(提前一天准备)。
3、把已处理的白果倒入落有竹笪垫底的瓦罐内,取白糖盖在白果上面,2小时白糖化水,用木炭炉文火煲。柑皮、肥肉整块放落白果上面,加盖,由糖水煲至稀糖胶。
4、把白果倒落锅加入柑饼丁、冰肉丁、煮匀加入白猪油(煲白果的柑皮、肥肉不用)。
【特 点】 此款清甜香滑,桔香扑鼻,是冬季著名甜菜之一。
清心丸与绿豆爽

【菜 名】 清心丸
【主 料】 城鹅粉,白矾、去皮绿豆畔。
【配 料】 白糖
【做 法】
潮汕山区有一种植物“城鹅”,有些地区称“江西薯”,其块根可磨成粉,称为“城鹅粉”,用其制作点心,色泽洁白透明,韧中带有弹性。
1、清心丸便是用“城鹅粉”制作的。先将650克水煮沸,加入50克白矾,然后冲进500克的“城鹅粉”中,边冲边搅拌,搓揉成粉团后,再搓成直径0.5厘米的小长圆条,再切成小粒。(也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方块的)
2、锅中放入水,煮沸后放白糖,再放下清心丸和蒸熟的绿豆畔,煮至清心丸浮起即好。清心丸不能放太多,汤水要清。
【介绍】清心丸是潮州暑夏人们常吃的一款甜汤。因其使用白色的“城鹅粉”制作,在炎热的夏季,具有清热消暑的作用,所以人们美其名为“清心丸”。夏季时,各农贸市场都有做成小方块的清心丸和蒸熟的绿豆畔卖,买回去用糖水一煮就能吃了。
南瓜芋泥(金瓜芋泥)

【菜 名】 南瓜芋泥
【主 料】 南瓜,芋头
【配 料】 白糖、猪油
【做 法】
1、先将南瓜刨皮,去掉瓜籽,洗净后切成大小均匀的三角形小块,用白糖腌4个小时,把腌瓜流出的糖水放进锅里煮沸,去掉汤面浮沫,再放进南瓜块,用慢火煮至糖水变成糖油,瓜块明亮。
2、把潮州本土出产的优质芋头洗净去皮切块,上蒸笼蒸熟后,放砧板上用刀压成芋泥;炒锅洗净后放下猪油、芋泥、白糖、适量清水,慢火翻炒,成浆糊状后,盛入汤碗中,上面再排放上用糖水煮过的南瓜块,上蒸笼蒸热后,淋上糖油即成。
【介绍】潮州地区盛产南瓜、芋头,在以南瓜、芋头为原料的潮州小食中,最为闻名且历史最为悠久的,应该是“南瓜芋泥”了。
潮菜喜庆筵席,有头尾甜的习俗,在过去,最后上的一个甜品,往往就是这款著名的潮州小食“南瓜芋泥”。
牛肉粿条汤(牛肉汤河粉)

【菜 名】 牛肉粿条汤
【主 料】 河粉12两(约480克),牛肉、丝瓜各4两(约160克),牛骨汤1杯,葱粒少许。
【配 料】 腌肉料:生抽、砂糖各1茶匙,油、生粉、胡椒粉各少许。
【做 法】
1、河粉切条(粗细随意)。
2、牛肉切片,用腌肉料腌半小时。。
3、丝瓜削去棱边,切块,用煮水焯熟。
4、河粉焯熟,分放碗内,上放焯熟的牛肉和丝瓜,浇入的牛骨汤,并撒上葱粒供食。
【备 注】潮汕地区的粿条汤最常见的还有牛肉丸粿条汤等。只要登陆淘宝店“丸美煮艺”即可网购正宗潮汕牛肉丸。
金瓜饼

【菜 名】 金瓜饼
【主 料】 金瓜、糯米粉、芋泥
【做 法】
将金瓜煮熟压烂,与糯米粉和成团。然后切件包上芋泥,放入木刻的粿模内造型,后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即成。
【特 点】 皮脆、馅香甜、带有浓郁金瓜味
草粿

【菜 名】 草粿(有些人叫它凉粉,确切来说应该称之为仙草冻)
【主 料】 草粿草(仙草,北方有些地方也叫它苦草)
【做 法】
在锅中放7500克的水,再放下500克整棵的草粿草,10克食用纯碱,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熬至草粿变成烂浆,这时候用密勺把锅中草粿草的草枝过滤掉,过滤后再放炉上煮滚,并随即捞去面上的浮沫杂质,这时候就用生粉调成湿粉水,进行勾芡。勾芡后,锅中的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把它倒入陶钵中,待其温度退至70℃左右时,自然会凝结。吃草粿时要拌些白糖粉,然后把碗拿到嘴边,不用勺子,而用嘴直接吸着吃。
【介绍】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一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备 注】 制作草粿时要注意一点,就是勾芡时,湿粉水不能太多,这是因为草粿草本身就有胶粘质。调入湿粉水后,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这时别以为是勾芡不够,因为待其温度退凉后,自然会凝结。
春卷(春饼)

【菜 名】 春卷
【主 料】 面粉,绿豆畔,蒜头,香菇,虾米
【做 法】
春饼制作难度最大当为制薄饼皮,薄饼皮制作为面粉加上等量的水,揉成面团,然后锅洗净放薄油,用揉好的面团在锅中刷一圈,刷上薄薄一层湿面粉,再把锅在火上慢慢悠转,烘干成直径约22厘米的圆薄饼皮。春饼的馅为绿豆畔(潮州方言,即去皮绿豆片),蒜头白(即生蒜前面白色部分,切成幼粒)、香菇、虾米等,也都切幼粒,调入鱼露、味精,用薄饼皮包成约10厘米长的条状,炸至金黄色即成。
【介绍】
春饼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薄饼卷炸虾演变过来的。清代以前,在潮州大街小巷盛行着一种小食——薄饼卷炸虾,即用薄饼皮卷着炸香的小虾,蘸着甜酱吃,这种小食主要是路边的小摊卖给小孩吃。到了清代末年,这种小食的馅由炸虾改进为萝卜干粒加猪肉粒。到了1911年,潮州名店胡荣泉的创始人胡荣顺、胡江泉两兄弟在此基础上,又把这种小食改进为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潮州春饼。
【备 注】 春饼的用料为5000克面粉、5000克水,5000克绿豆,约可制成400多条春饼。
【特 点】 皮酥脆,馅咸香。
返沙芋

【菜 名】 返沙金银条
【主 料】 蕃薯、芋头
【配 料】 白糖、香菜粒、葱粒、黑芝麻。
【做 法】
1、将金黄色的蕃薯和银灰色的芋头切成条块状,象征金银条。再将这薯块和芋块用油镬炸熟待用。
2、炒锅洗净,放下水和白糖(比例约1:2),使用中火,用手勺不停地搅拌,至糖浆表面浮起大泡,有一定的粘度时,再放入香菜粒、葱粒、黑芝麻搅匀,最后将薯块和芋块倒入糖浆中,熄火后不停返炒,直至糖浆凝成沙状为止。
【介绍】返沙是潮州菜中的一种烹调方法,做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再把经过炸熟或熟处理的原料投入糖浆中,待其冷却凝固,糖浆便成一层白霜般包在原料的外层。因为潮州人把白糖称为沙糖,返沙是把沙糖融为糖浆,经冷却后又成为固体的糖粉,故返沙有“返回”恢复沙糖原状之意。
【备 注】 制作关键是糖浆在炉火上不能煮得太久,起泡后不久,便要将炸熟的芋头番薯倒入,否则会因水分蒸发太多,返沙后的糖粉干硬,不够松软。
【特 点】 这道菜又香又甜,色泽艳丽,有金有银好意头,是潮州菜中最受欢迎的甜品。
百合饺

【菜 名】 百合饺
【主 料】 鲜百合,虾胶,澄面
【配 料】 辣椒末、精盐、味精、胡椒粉、生粉
【做 法】 将鲜百合生切成幼粒,加入百花馅(虾胶又称为“百花馅”),少量辣椒末,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适量生粉,搅拌均匀成饺馅,用澄面做皮,包成石榴形,上蒸笼蒸熟,刷上熟猪油即可。
【特 点】 白合饺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外型类似传统潮州菜“富贵石榴球”;采用鲜百合和虾胶作馅,更增加鲜甜清爽的美味。
八宝饭

【菜 名】 八宝饭
【主 料】 糯米300克,白糖300克,豆沙50克,莲茸50克,榄仁50克,红枣30克,水发莲子50克,桔饼30克,糖冬瓜条30克,冰肉丁40克。
【做 法】
1、糯米洗净,浸泡约1小时,捞起放入碟内,放入蒸笼蒸熟取出,待糯米饭仍有30%的温度时才加入白糖约200克拌匀,备用。
2、冰肉小丁,用滚水飞过,投入糯米饭;榄仁炸香备用。
3、在1个大碗内抹一层薄猪油,然后把上面原料用刀加工切成丝、条、片状,摆在碗里,摆成各种图案花型,余下的边料全部切成小丁状也投入糯米饭;然后拌匀,轻轻放落碗中,并用手压实。
4、食时放入笼蒸20分钟取出,将碟翻过来,把碗取起。在锅中放入清水100克、白糖100克,打糖芡淋在糯米饭上。
【特 点】 造型别致,香甜可口。
朥饼(白皮饼)

【菜 名】 白皮饼
【主 料】 面粉,食用油,豆沙或芋泥
【做 法】
1、白皮饼饼皮的制作分水油皮和酥心。水油皮的制作是用面粉500克,加入食用油150克,清水200克,搅拌均匀,搓揉成面团,静置松筋1小时;酥心的制作是用面粉500克,加入花生油250克,搓揉均匀。
2、将水油皮、酥心各分成30件,将水油皮压薄包住酥心,略为静置后,用面棍将其压成长条形,折成三折,再压成长条形,用手将其卷成圆条形,再静置一下,将其竖起,用手压下后,再用面棍将其压成薄圆形,直径约6厘米,包上甜馅(豆沙或芋泥),用手掌将其压成扁圆形,放油锅中用中火炸熟即成。
【介绍】白皮饼是潮州小食中一种水油酥皮类的饼食,外皮白而内熟,用手工操作,其饼皮一层紧扣一层,成镙旋形,层次分明,十分好看。
潮式葱油饼

【菜 名】 潮式葱油饼
【主 料】 番薯,面粉,葱珠,精盐
【做 法】
取潮州本土特产番薯,去皮洗净后,上蒸笼蒸熟,压成泥,加入适量面粉、葱珠、精盐,搓揉后做成厚约3厘米的圆饼型,放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成。
【特 点】“潮式葱油饼”由于用炸的方法,且原料中加入富含淀粉的番薯,所以除了同样具有浓郁的葱香味外,还具有外酥香内松嫩的口感。
【介绍】葱油饼是我国北方传统的面点小食,以面粉为主料,加入葱花,用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有浓郁的葱香味,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人众化北方小食。“潮式葱油饼”吸取北方葱油饼的优点,结合潮州人的口味和潮州物产而进行改良。
【备 注】 炸制“潮式葱油饼”时,要注意翻转,以防受热不均匀。
炸豆干

【菜 名】 炸豆干
【主 料】 黄豆
【做 法】 选取优质黄豆,用清水浸泡5-6小时,用石磨磨成豆浆,放炉火上煮滚后,加入盐卤,产生一粒一粒米粒状,用布包好,装入约10厘米的小方块板模中,用木板压上挤出水分,挤压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干,再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吃时除了用辣椒蒜泥醋做蘸料外,还可以用极具潮汕特色的蒜泥盐水或韭菜盐水(即用少许凉开水加入适量盐,然后加入剁碎的蒜泥或者切成小段的韭菜)。
咸水粿

【菜 名】咸 水粿
【材 料】 大米、潮汕萝卜干、白砂糖、食用油、白矾少许。
【做 法】
1、萝卜干切成极细的丁,用油炒香备用。白砂糖溶成稀糖浆备用。
2、先将米浸泡,磨成浆,取米浆浇满在潮汕功夫茶杯(所谓功夫茶杯,确切就是缩小的饭碗,碗口直径只有5cm),然后用毛笔蘸上少许白矾水,往功夫茶杯表层中间点一下,逐个点,然后蒸熟,蒸熟后在点矾水的地方就自然向下凹,样子十分可爱,用牙签把水粿挑出来,然后趁热装盘,表面均匀撒上炒香的萝卜干,浇上糖浆,即可食用。
【特 点】米香味浓,味道咸中带甜,极具潮汕特色。
菜头丸(萝卜丸)

【菜 名】 菜头丸
【主 料】 白萝卜、粘米粉、薯粉、蒜白、香菇、虾米、花生、盐、味精、胡椒粉、麻油
【做 法】
将白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炒熟,加入粘米粉,薯粉及以上切碎的配料混合成团,用勺子舀成小丸(其大小形状如日本的章鱼小丸),
用油炸至金黄色即可。 虽然配料简单,但是味道一点也不逊色,挺有特色的。
【特 点】 色好,味鲜,有萝卜香气,是挺古老的一种潮汕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