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拜八思巴为师:八思巴总领西藏政教
相关推荐
-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是一种政权和神权合二为一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由寺院高僧和世俗官员共同管理政教事务的政治体制.因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属性和浓郁的西藏地方政治文化特色. 从中国历 ...
-
萨迦派的炫目时光:蒙藏之间的第一次精神合流
原创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2020-10-28 07:32:20 <西藏的教派时代>第五篇: 在<西藏的教派时代>这个漫长的系列里,先后引领风骚的萨迦派.帕竹噶举派.噶玛噶举派.格 ...
-
【八思巴】|元朝皇上的藏族帝师
公元1247年新年刚过,蒙古大汗窝阔台༼ ཡོ་ཀོ་ཏ།༽之子阔端༼ གོ་ཏན།༽,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与萨班·贡噶坚赞༼ ས་པན་ཀུན་དགའ་རྒྱལ་མཚན།༽会谈时,见一意气风发的少年 ...
-
吐蕃萨斯迦人八思巴,为何能成为元朝第一位帝师?
作者:陈二虎 (八思巴,忽必烈) 一.海云法师对忽必烈的启发 元世祖忽必烈接触佛教始于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五寨北)人海云和尚. 公元1242年,忽必烈慕名召海云法师到漠北询问佛法的事. 忽必烈问:&q ...
-
双语《陆地诗词》(53):咏武威百塔寺
咏武威百塔寺 陆地 奔波千里不为他, 消战促和万姓夸. 百塔无言功自在, 古来汉藏是一家. Ode to Hundred PagodaTemple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
-
问道·45 千年一僧八思巴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没有所谓的八思巴时代 只有时代的八思巴 --※※※※※※-- 本文为<问道>系列游记第45篇,萨迦游记第3篇.前两篇分别介绍了现隶属西藏日喀则市的萨迦县,萨迦王朝的历史.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 ...
-
【达叔微藏史】|古格中兴盛世之下 格鲁派定鼎政教格局
古格王朝的中兴 公元13世纪末,蒙元帝国通过藏传佛教萨迦派管理西藏,阿里地区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萨迦派的势力范围. 14世纪中期,随着萨迦派的衰落,帕竹政权逐渐取代了萨迦政权.阿里的古格和普兰等地方政权相 ...
-
忽必烈命帝师创造的“八思巴字”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蒙古人最早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直到成吉思汗消灭了乃蛮部后,迫于记录事情的需要,才让畏吾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吾儿文书写蒙古语. 但是,作为世界级的蒙古帝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这是不是让骄傲的蒙古贵族难以接 ...
-
800年才出一个的“草书巨擘”,赵孟頫曾拜他为师,水平比怀素都厉害!
书法网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够名垂青史的书法家其实并不多,并且书法这一行业的成材率也极低,历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大师往往几百年才出一个. 而在草书领域,这样的草书大师更是少见. ...
-
800年难得一见的“草书巨擘”,赵孟曾拜他为师,比怀素都厉害
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够名垂青史的书法家其实并不多,并且书法这一行业的成材率也极低,历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大师往往几百年才出一个. 而在草书领域,这样的草书大师更是少见.没有超凡的天才和艺术才华以及独特的 ...
-
他为了活命拜和尚为师,学成后想报仇,没想到和尚留了一手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唐僖宗中和年间,少林寺和尚寂月从九华山受戒归来,路过鸡公山下武胜关,进茶馆喝茶时,见卖茶老汉一手拉着风箱 ...
-
小学生作文《热死了》火了,老师称:优秀,我拜你为师吧!
美闻参阅 见闻与美文,真知与灼见.独特.有料.高端.诙谐,每日数百万用户的阅读选择! 公众号 作者:月歌 来源: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 ...
-
寺庙是他立身修养修练的好地方,他到很多寺庙曾拜高僧为师
百佛斋主人张祖仁先生是福州远近闻名的收藏家,走近他的客厅,好象进入佛教艺术魅力的天堂,片刻之间仿佛净化了心灵,进入的佛的世界,一尊尊弥勒佛大肚滚圆,坦胸露腹,喜眉乐目,笑口常开的弥勒佛100多尊,琳琅 ...
-
小学生作文《热死了》火了,老师说:我拜你为师吧!
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小孩子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网络上比较火的小学生文章, 看完都说太有才了! 1 学生一:<骗子> 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但以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讲信任这件事 ...
-
1904年他参与西泠印社的创办,后拜吴昌硕为师画艺大进
原创国画雅集2020-03-20 06:02:00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吴徵的绘画,他的绘画作品,他自幼跟随伯父吴伯滔学习绘画,十八岁就考取了秀才,后来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04年的时候,他还参与了 ...
-
我拜鲁滨逊为师
作者近照 作者:孙畅 广东省海南区映月小学601班 指导老师:唐崇彪 书籍是水,浇醒希望的地:书籍是地,绽放芬芳的花:书籍是花,结出香甜的果:书籍是果,馈赠丰收的秋!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