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临死前的3问,答案就是华东野战军歼敌“七不”动员令
相关推荐
-
第27集:粟裕提前发起淮海战役
https://tv.cctv.com/2021/07/14/VIDEdE4enrv8eU67kAkCpCfg210714.shtml?spm=C55853485115.PbyFRuU7DWZS.0. ...
-
假如梅西来到国足,杜聿明能不能把三十万大军拉出来?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 ...
-
没有郭汝瑰,粟裕还能不能打赢淮海战役?
情报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间谍的作用.克公说过,情报70%是来自公开渠道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卧底和间谍传来的有用的情报往往并不多,没有那么关键,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
-
豫东战役(1948年6-7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四十九
这次战役,是一次包括攻坚战和运动战在内的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大兵团作战,也是我亲身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粟裕 1.独立思考的结果.粟裕坚持暂不渡江 1947年底,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
-
如果李弥兵团等一下,黄百韬兵团是否能免于覆灭?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 ...
-
华东战场有60万国军,为何华东野战军要拿黄百韬开刀?
"再难啃,也必须要啃下来!"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大决战>第27集里,华东野战军明确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攻击目标:黄百韬第7兵团. 在淮海战役爆发之际,国军在华东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三个重兵集团(兵团)延误时间,终被围歼
引语: 时间,这一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纵观整个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的几个重兵集团(兵团)处处被动,始终被我人民解放军抢占先手,牵着国民党军的几个重兵集团(兵团)打. 国民党原 ...
-
该军驻扎港口,却偏偏走陆路撤退,连累10万友军与自己一起覆灭
编辑搜图 ▲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 1948年11月22日,国民党军第7兵团司令黄百韬毙命于徐州东面50余里的碾庄圩一带,他麾下的5个军12万人也随同他一并覆灭.其实,作为从军近30年的老行伍,黄百韬早在 ...
-
一战定乾坤的淮海战役(12
历史杂谈 第十二节:黄百韬的郁闷 黄百韬,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1900年生于天津,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赴江西投军,先后在军阀李纯和张宗昌手下任职,后又随张宗昌部下徐源泉 ...
-
淮海战役—国军2名中将被毙、3名中将自戕、124名将领被俘
1948年9月,当济南战役仍在激烈进行中,粟裕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着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
-
黄百韬最先发现粟裕的作战意图,为何无人理会?原因在于四个字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刚刚落下帷幕,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就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发起淮海战役的设想,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及李延年绥靖区一举歼灭,进而夺取徐州. 实际上,黄百韬是国民党众多将 ...
-
碾庄战役粟裕突然停止进攻,黄百韬突发奇想:是不是共军逃跑了?
淮海战役前夕,华野发现国民党军队撤退,粟裕果断下令:提前两天发动攻击 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对淮海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完毕.10月23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同志发出了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
-
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华野伤亡较高,是因为粟裕轻敌?《大决战》错了
<大决战>里的黄百韬兵团,给华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电视剧仍然没有交代清楚原因,反而是把责任推给了粟裕,粟裕当着战士的面自己检讨说,在部署上过于轻敌了,才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回到司令部,下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