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麻杏薏甘汤医案

【组成】麻黄9g,杏仁6g,薏苡仁18g,炙甘草6g。

【功用】通经解表,祛寒除湿。

【适应证】周身关节痛,发热午后明显,身重,或四肢关节肿,口中黏,舌苔白腻,脉沉弦滑。

【胡希恕医案与临证心得】本方以麻黄辛温发汗,用薏苡仁甘寒利湿,亦是小发汗之法。《神农本草经》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痹证湿热明显时,更不可以发大汗退热,而是在发汗的同时利湿,本方即承此意,虽组成简单,但如方药对证则疗效卓着。本方证多见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而偏于湿热明显者。

【解读赏析】风湿蕴于经络,周身疼痛,是由于发汗时当风,或久受寒冷所袭而引起,发生全身疼痛,尤在傍晚时分热增,为本方之主要目标。皮肤常有汗出,或水肿,或祛燥没有光泽,又头上有很多头皮,也是运用本方的目标。在麻黄汤中,取去桂枝,而换入薏苡仁。薏苡仁为治风湿痹的要品,具有渗经络之湿,除筋骨中之邪气不仁的效力,并可治血燥,及滋润皮肤的祛燥,且协同甘草除病;麻黄能发散体表之水;杏仁则协同麻黄去除上部之水并治喘息;四药协力,共奏通经解表,祛除风湿之功。

运用麻杏薏甘汤除了辨证准确外,还要重视方药煎煮方法,即以水煮药散,连汤带药一并服用。结合临床治病体会,运用麻杏薏甘汤用水煮散治疗慢性病证效果比较好。辨证为太阳湿热痹证:一身尽疼痛,发热,甚于日晡,四肢沉重,或头晕,或疼痛游走不定,苔薄,脉沉或迟。此时,正确使用麻杏薏甘汤,既可治疗湿热表证以身体沉重为主,又可治疗湿热痹证以疼痛为主。湿热乘机侵入营卫筋脉,气血壅滞不利,以此而演变为筋脉拘急病理病证。根据一身尽疼痛,或疼痛游走不定,四肢沉重,苔薄,脉沉或迟为用此方的审证要点。适合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还可用于皮肤疾病: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呼吸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加减:若郁热明显者,加知母、石膏、秦艽,以清热通络止痛;若舌红者,加生地黄、赤芍、当归,以清热凉血活血;若关节拘急者,加川芎、白花蛇,以行血祛风通络;若关节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穿山甲(代),以活血通络止痛等。

太阳主肌表营卫筋脉,营卫调和,则筋脉柔和强健。湿热侵袭肌表营卫筋脉,壅滞经气,筋脉阻滞不通,则一身尽疼痛;正邪斗争,正气借助自然阳气而抗邪,则发热,甚于日晡;湿热壅滞,湿性重沉,则四肢沉重;湿热熏蒸于上,则头晕;湿热攻冲走窜,则疼痛游走不定;舌淡,苔薄,脉沉或迟均为湿热浸淫之征。其治当发表祛风,利湿清热,然则热清湿去。

方中薏苡仁舒筋脉,缓挛急,善主风湿热痹证。麻黄发汗祛湿,受薏苡仁所制辛温而不助热。杏仁通利水道而祛湿。甘草益脾胃,以使脾运化水湿。但气血虚弱证,慎用本方。

(0)

相关推荐

  • 麻杏石甘汤和麻杏薏甘你知道多少?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辨太阳病脉证并 ...

  • 麻杏薏甘汤证方证标准√

    ​麻杏薏甘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肢体痹证):肢体骨节热疼. 2.主要症状(阳明实热证):发热汗出,日晡所剧,心烦,小便黄. 3.可伴随症状(太阳病证):恶风寒,鼻鸣,鼻塞流清涕. 4.舌苔脉象: ...

  • 【临床医案:类麻黄升麻汤证一例】

    62岁老太,2019年8月5日忽然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脉微,寸稍弦长,关稍数,尺紧.太溪脉几无.神态正常,脚趾头见凉,不觉无力,但要躺,饭后胃见上顶,要大吐几口方舒服.此病是个险症,外象类于麻黄升麻 ...

  • 麻杏薏甘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麻杏薏甘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麻杏薏甘汤. ...

  • 经方名家荟萃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剂]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条文] 病者一 ...

  • 仲景论风湿: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论治与临床应用

    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 ...

  • 胡希恕经方医案十一编

    胡希恕,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著有<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解说>.<经方理论与实践>.<经方实践录>等 一.越婢加术汤 [医案]宋某,男 ...

  • 这才是中医真正的实力!胡希恕经典医案!

    导读: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得心应手,出入无方.他擅长用经方治大病,读他的医案,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手段与魄力,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 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 " ...

  • 临床精华!胡希恕经方医案医话十四则

    -1- 越婢加术汤治肾炎腹水 "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可是有个问题现在我也闹不清楚,若是肾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化的 ...

  • 【中医名家胡希恕临床医案——胃痛反复发作...

    [中医名家胡希恕临床医案--胃痛反复发作5年,施小建中汤正中病机] 患者男,42岁.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近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渴不思饮,大便 ...

  • 胡希恕吴茱萸汤医案与用量、应用方解

    吴茱萸汤 吴茱萸6~10g,人参10~12g,生姜10~18g,大枣6~8枚.水煎温服,日1剂,分2次服.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2.少阴病,吐利,手足 ...

  • 胡希恕桂枝茯苓丸医案与用量、应用方解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份.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 ...

  • 胡希恕甘草泻心汤医案与用量、应用方解

    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15g,黄芩6~12g,干姜6~10g,人参6~10g,半夏6~12g,大枣4枚,黄连3~6g. 水煎600mL,日1剂,分3次服. 1.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 ...

  • 【中医名家胡希恕临床医案——长期低烧不愈...

    [中医名家胡希恕临床医案--长期低烧不愈,黄汗津伤重黄芪] 患者女,30岁.因长期低烧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未效. 症见口渴,出黄汗,恶风,虚极无力,下肢肿重,舌苔薄白,脉 ...

  • 胡希恕射干麻黄汤医案

    [组成]射干9g,麻黄9g,生姜9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枚,半夏9g,五味子3g. [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适应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恶寒,身痛,痰多. [胡希恕医案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