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高度结合”:父母育儿假
父母育儿假的实施,需要政策的支持,此时,社会的回声一定是予以肯定,企业的积极配合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新公布了“加强家庭建设”专节,内容中提到了家庭建设,体现了对家庭建设的高度重视。

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低于预期,从2017年至
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出生人口数量低于预期,从2017年至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已经“三连降”。虽然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但全国已有很多地级市公布了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普遍降幅超过10%甚至20%。
另外,根据公安部2月8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同口径对比,2019年这一数据为1179万。可见,2020年已落户的新生人口降幅约为15%。
从国际经验来看,出台灵活的父母育儿假政策能确保公平和共同承担责任,因而有助于显著提升生育率。比如,父母可以选择长时间休假、单天休假或是在一天的某个时段休假。假期甚至可以存起来,可以选择在预产期之前的60天至小孩达8周岁时之间的任何时间内休假。
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地方已出台文件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例如,去年2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广州市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全面落实产假制度,开展单位试点,探索建立育儿假制度和在职父母的弹性工作制度。”
父母育儿假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的民主性。就社会这个大群体而言,每一次进步都要拥有大力度的政府扶植作用。
就像,梦想的实现是持续不断追去的结果,政策的落实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
让梦想照进现实中来,是最美的结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