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喜剧班》完美收官,悬念重重,有没有学员会加入德云社?

硬伤

《金牌喜剧班》是我今年唯一从头追到尾的综艺,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演员水准,都值得一看;但是过于追求情怀,固步自封,把一桌好菜都捂坏了。

此前,国内喜剧综艺的标杆当属《欢乐喜剧人》,但是从第四季开始,他们就偏离了喜剧的初心,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直到今年的第七季,已沦为彻底的鸡肋。一个营销至死的节目,终于快死了。

《金牌喜剧班》的节目水准完爆同期播出的《欢乐喜剧人》,但是二者关注度不相上下,都冷清的可怕,没有话题,没有关注,也没有收视率。特别是《金牌喜剧班》的收官大战,在陈佩斯、郭德纲和英达三大金牌导师的基础上,又邀请了人气偶像岳云鹏、张信哲和GAI周延助阵,依然难以挽救低迷的人气,实在令人遗憾。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央视过于保守了,这是平台的宿命,有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始终无法逾越。

《金牌喜剧班》和《欢乐喜剧人》是喜剧综艺的两个极端,一个是营销至上,一切为了收视率服务;一个是放弃营销,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贯彻到底。

对于地方卫视来说,综艺节目就是一个项目,需要生存,需要创收,营销必不可少,收益是衡量其价值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央视来说,综艺节目同样是一个项目,但是创收的压力很小,决定生存与否的因素是质量和口碑。

如果能够将两个极端中和一下,在追求节目质量的同时,适当地利用演员人气,制造可讨论的话题,实现人气和口碑双丰收,那才是最佳的生存之道。

我一直认为,《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和《相声有新人》这两档节目,是国内喜剧综艺的巅峰,质量上乘,营销适当,值得后来人好好研究和借鉴。

悬念一:许健为什么不上场?

在《金牌喜剧班》竞演阶段结束以后,我就说过,盛伟和许健最具冠军相。虽然许健的搭档李圆圆弱了一些,仅是大学相声社团的水平,但是许健凭借一己之力,将她带到了决赛,那也有可能一黑到底。

可惜的是,在毕业大戏中,许健始终端坐观众席,虽然镜头不少,但是他不应该只出现在那个位置,我要看的是舞台中间的他。

据说,许健因档期原因,没有时间参与毕业大戏的排练,所以没有拿到一个角色。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只是为许健感到遗憾。

许健目前是天津谦祥益的头牌,看他表演的机会很多,五一可以约起来了;抢不到德云社的票,我还能抢不到谦祥益的票吗?

悬念二:那个八岁的孩子很恐怖……

在《金牌喜剧班》毕业大戏的第三幕,《迷航》中有一个八岁的孩子,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弃婴,各种检查以后竟然没有发现人类的大脑,然后就被当作了一个不断捣乱,制造麻烦的笑料。

其实,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开始以为前面那么多铺垫,都是为了最后曝出他的真实身份,他应该是人工智能制造的孩子,相当于一个卧底,这样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最后的结局,可以是博士发现了真相,要将孩子杀死,将剧情带入亲情和人类未来的冲突上,看所有人如何取舍。也可以是到了秦朝以后,那孩子利用人工智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等等,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悬念三:有没有人会加入德云社?

郭德纲每参加一个综艺节目,都要为德云社网罗人才,《金牌喜剧班》也不例外,那个爱哭的陈嘉男就被安排进《德云瓦舍》剧组了,据说蒋诗萌也会去《德云瓦舍》客串,但是这就够了吗?

《金牌喜剧班》有三组实力非凡的相声演员,分别是吴南言和王志博、盛伟和许健,他们都是郭德纲的菜,如果能网罗一个进德云社,那就是美事一桩。

吴南言和王志博的创新能力很强,走的是新相声的路子,这和德云社年轻一代的风格很像,双方能够玩到一起去。

不过,此二人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基本功不够扎实,传统相声底子比较薄弱。王志博在给尚九熙捧《卖估衣》时,很明显地露怯了,资深一点的粉丝都能脱口而出的词,他愣是不会,令人捉急。

如果此二人能够加入德云社,让总教习高峰好好调教一番,以后就是不可多得的角儿;再配合德云社的资源,未来的高度不可限量。

盛伟和许健的实力有目共睹,二人是天津相声界当今翘楚;但是,相声演员想要大红大紫,还得出圈,如果偏安于天津小剧场,那未来的路很窄,高度有限。

当今相声界,能将相声演员捧出圈的,有且仅有德云社。如果盛伟和许健想更进一步,加入德云社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此二人要是想加入德云社的话,估计早就去了,不用等到现在。咱也不知道人家怎么想的,相信他们和郭德纲也有沟通和交流过,去与不去都有自己的理由,送去一份祝福吧。

除此以外,我认为李圆圆很讨郭德纲的喜欢,而且以她个人的能力,想要独自在娱乐圈有所发展很难,必须抱紧一棵大树才行,而德云社是最适合她的平台。无论是拜师郭德纲还是王惠,都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

现在“龙字科”招生正如火如荼呢,李圆圆总比那些白纸学员强得多,先上车再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