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及其三个向度
相关推荐
-
朱汉民:宋代书院的“师道”精神
作者:朱汉民 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9月3日 第6版) 唐宋变革之际,儒家士大夫崛起并进一步强化自己作为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他们不仅主导和推动唐宋之际的思想文化变革,同时还希望在山 ...
-
道统思想与传统价值
儒家道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传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融合各家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 ...
-
四书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与佛道有关
经典是什么? 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四书五经应该是大多数人眼中经典的代表.只是光阴流转,我们日常学习的东西早已经改变太多,"四书五经"已经退化成一个单 ...
-
石介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兖州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学者.思想家.理学先驱,"泰山学派"创始人,号称徂徕先生,与孙复.胡瑗并称&q ...
-
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的一个神话
康有为说过,"中国能晏然一统,致治二千年者何哉?诚以半部<论语>治之也".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新儒家高谈阔论,"半部< ...
-
中庸之道的“道”与道家之道,其关系是并列,还是融合?
一桩文化公案的是与非 关于老庄.孔子的先后问题,胡适跟他的学生钱穆.冯友兰争论了近半个世纪,直到晚年,在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哲学史>时才对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做了总结,他说:"有一天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2(完结篇)
②-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译]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1
[题解] 节选自<礼记·大学>,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 ...
-
清微道门秘诀超度练度秘法
清微道门秘诀超度练度秘法
-
高考倒计时 | 与多位大学校长相约问答,何谓“大学之道”?
问答 Q&A 神州 2021.05.14 <大学之道> 今天,是2021年中国全国高考倒计时23天.有人说:在中国,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一个分水岭.一次转折点-高考能够在多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里经典的名言名句一起感受传统文化.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两汉礼记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试从周易、佛家、道家三个角度诠释
我们常说"四书五经",<大学>就是"四书"中的一书,是儒家入门做学问的概论和纲领,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历史上对<大学>的解读主要依据宋 ...
-
【大学之道】第16讲:一切秘密都是修心
【大学之道】第16讲:一切秘密都是修心
-
【大学之道】第15讲:如何做到“齐家”
【大学之道】第15讲:如何做到“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