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首次在单个微腔内构建人工规范场
相关推荐
-
Q China VOL.22 中科大本周科研成果频发|中国53个机构进入ESI物理排名1%
|第二十二期(2021.03.21-2021.03.27) 3月2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ESI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物理学领域 ...
-
成功地进行了半导体比特的概率报告 - -向半导体量子计算机的大规模化前进-
由理化学研究所(理研)创发物性科学研究中心量子功能系统研究组的小岛洋平研修生.中岛峻高级研究员.樽茶清悟组总监.悉尼大学施特芬·伯特教授.鲁尔大学波姆分校的安德烈亚斯·威克教授等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组成 ...
-
对《自然·物理》一文的疑问与思考
对<自然·物理>一文的疑问与思考 -----新型光学天线将突破光传输数据的限制 都世民 摘要:本文针对<自然·物理>刊物发表的一篇文章,"新型光学天线将突破光传输数据 ...
-
电磁兼容(EMC):如何有效减少PCB走线之间的串扰
一理论基础 当两个电路彼此靠近时,由于电路之间的电容性(电场)和电感性(磁场)耦合,在一个电路中传播的信号会在另一电路中感应出信号.这种现象称为串扰.基础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微带线PCB示意图 两 ...
-
PNAS重磅 | 中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哺乳动物单个卵母细胞DNA甲基化分析与编辑
推荐:江舜尧 编译:微遗传 编辑:马莉 2019年4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贇教授等在著名期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DNA methylation a ...
-
中国研究重磅发现:腔内血栓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良好预后相关
本研究为RESCUE-RE队列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RESCUE-RE研究(ChiCTR1900022154)是一项来自中国的多中心.前瞻性.连续性登记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丽萍教授牵头 ...
-
中国科技大学:活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中的协同抑冰首次实现
记者2月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赵刚教授团队通过分子材料设计.工程学策略和多物理场结合,实现了活细胞深低温冷冻保存过程的协同抑冰,极大提升了活细胞低温保存的效率和质量.研究成 ...
-
早读 | 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疗二维治疗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 BT)是宫颈癌根治 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有较多文献证实其 应用能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根据其影像定位及计划设计技术可分为二维.三维 ...
-
会议报道 | 协和血管医学大会(2019) 暨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论坛(17thVEC)圆满成功
由 中国微循环学会.亚太血管学术联盟.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承办的"2019协和血管医学大会(2019) 暨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论坛(17thVEC)", ...
-
中国学者首次在国际期刊发表三腔袋肠外营养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17年8月1日,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营养临床实践>正式发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于健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国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唐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首都医科大学 ...
-
【实用技术】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法!
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 joint cavity pa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壹 关节穿刺术适用证 1.四肢关节腔内积液,须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 ...
-
陈忠教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CEC外周血管疾病腔内治疗高级研修班
依托CEC中国血管论坛平台,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携手波士顿科学联合主办的CEC外周血管疾病腔内治疗高级研修班,围绕主动脉.外周动脉.头臂动脉.内脏血管疾病.静脉疾病治疗等方面话题, ...
-
灵感来自“酸奶”,中国科学家造出能够在一周内完全降解的塑料
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工业生产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然而,随着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塑料也成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为了解决难降解的问题,各种可降解塑料相继问世.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