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周同宾老师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题目

作者 |张殿举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周同宾老师的去世,伤痛了整个文学艺术界。连日来,接触或未接触的,凡受到过周老师文字熏染的文友,纷纷发文或留言,表达内心的敬仰,寄托无限的哀思。
我作为周老师家乡的文学爱好者,多次接触周老师,拍照录相,面浴懿风,耳承教泽,倍感荣幸。忆起与周老师接触的点点滴滴,一切恍如昨天。
我最早接触周同宾老师是在2009年2月23日。那天,县里举办民俗文化座谈会,周同宾应邀做了精彩发言。他说:他是社旗人,从童年到上中学都在社旗生活,家乡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童年的记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选择。作家的作品都打下了故乡生活的深深烙印,作家在写有关故乡的内容时可以说是在“精神还乡”。然后,谈了他的一些创作经验,诸如多读书多练笔等。文友们听后,深受启发,纷纷请周老师签字留念。周老师谦逊地说,自己的字不太好,请大家不要嫌丑。当时觉得,周老师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是个有学问的可亲可敬的老先生。
后来,我和同事孙焕宇老师一起挖掘整理桥头文化,了解到周同宾老师的老家大冯营周庄原属桥头乡管辖,可谓是老乡了,因而对周老师及其所在的村庄多了份关注。2013年7月,从网上搜得,大冯营周庄建起了一座由私人投资的文化大院,大院里建有以著名作家周同宾名字命名的“同宾书屋”。这可是乡村的新生事物,我与孙老师一合计,骑摩托车去了周庄。到了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建造这座文化大院的是陈福广、陈涛父子。陈福广是县电业局的一位退休干部,妻子周秀兰是一位教师。他们从周庄走出,看到家乡多年来变化不大——物质不富裕,文化生活单调,就想为家乡建设出点力。他们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修路、翻修旧房,让乡亲们出入方便,让老年人有个活动场所。他们还想建书屋,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个课外看书学习的地方。建设周庄的过程中,周秀兰老师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
周秀兰老师的儿子陈涛是中源化学公司的书记、诗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母亲去世后,他决定遵从母亲的遗愿,把周庄建设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与本村走出的著名作家周同宾商量,从文化起步,把周庄打造成富有文化气息的特色乡村,进而推动周庄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周同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获“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文学宛军”和“南阳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身处一隅,心怀世界,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同宾老师从家乡走出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南阳市区。他身在都市,心在农村,在家乡。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我的作品,是相思的记录,也是献给故土的深挚的恋歌。”尽管他走出了农村,但“心还在那儿留住,魂还在那儿留住。”听说要建书屋,他全力支持,除自己捐书外,还动员文友们一起捐书。为提高周庄的知名度,书屋以周同宾名字命名,还请著名作家二月河为书屋题字。得知这些情况,我和孙焕宇老师都很感动。我写了篇《乡情孝思筑就一座文化大院》,记述了这一发生在乡村的感人事件。
随后,周庄一有文化活动,我都积极参与进去,从而多次接触到了周同宾老师。在拍照时,周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表示感谢的话,我感到有些不自在:周老师和陈涛一家为周庄付出那么多,我帮个小忙,不仅应该,也是一种荣幸啊!
2013年12月14日,文化周庄举办第一届农民文化节。这次节会上,周同宾老师被聘为周庄形象大使和周庄文化大院文化顾问。同时,周同宾老师和陈福广先生各捐一万元作为周庄村学子升学奖学金。发言中,周同宾老师希望乡亲们物质文化生活都丰富,祝福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幸福美满。活动间隙,我与周老师一起看了他的旧宅院。院里久未住人,长满了野草。周老师表情凝重,睹物忆往,他肯定想起许多。在院里,周老师欣然与我和孙老师合影留念。
2014年1月27日,周同宾老师携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一同回到家乡,为周庄文化大院捐书两箱,以表达对乡亲们的一片心意。这天,周老师满面春风,很是高兴。
2014年11月16日,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第二届农民文化节隆重开幕。周同宾老师高高兴兴地为“中原周庄乡村文明论坛”牌匾揭牌。
2015年12月19日,周庄村举办第三届农民文化节。在乡村文明论坛上,周同宾侃侃而谈,作了有关孝道的精彩发言。他说,孝有小孝中孝大孝。孝父母,这是第一。孝乡邻,孝国家,这是终生的。他强调,自己之所以写文章,—再不忘家乡,这也是对家乡对父老乡亲的一份孝心。
2016年4月2日,文化周庄成立爱乡会。会上,周老师作了语重心长的发言:“我年龄不小,辈份很低。在乡亲们面前,应该永远谦恭。一个人不管你官做多大,回到家以后,官架子不能有,一个人不管在外面多有名望,回到家乡以后,必须谦恭,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如此。咱们在外工作,心系家乡,这是自然的。故乡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地理的,不仅是历史的,也是心理的和感情的,这个感情是终生割不断的。只要从这里走出,总想让家乡变得更好。我自已没这个能力。首先年龄大了,其次,我也不是富翁,所以也出不上什么力,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影响为故乡做点事。有生之年要是有能力的话,我愿意继续为咱们周庄咱们老家办点好事。”大家听了,无不为周老师深挚的爱乡情怀所感动。
2016年10月13日,农历9月13,关公忌日。古镇赊店隆重地举办了中国赊店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和秋祭大典。周同宾老师和二月河老师,冒雨参加了此次活动。隔着濛濛细雨,我拍了周老师几个镜头。
2016年11月12日,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举办第四届农民文化节 ,周同宾老师在节会现场。
2018年2月3日,农历迎春,一个冬去春来的美好时节,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爱乡会全体会员、周庄老年人代表及关心支持文化周庄发展建设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百余人,欢聚南阳金凯悦酒店,成功地举行了以“叙乡情,联乡谊,爱家乡,谋发展”为主题的文化周庄爱乡会年会活动,为转型阶段的周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会上,周老师满怀激情,作了发言。他说,“今天参加这个年会,很高兴,我心里热热的。我又一次精神焕发,又一次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周庄这片黑土,养育了广大乡亲,也养育了我这个农民的儿子。我的一切作品,都是这方土地所赐。我的人生,我漫长的人生,周庄是我人生的出发地,也是我文学作品的出发地。我衷心地希望周庄越来越好。周庄父老乡亲需要享受到现代化的舒适便利,周庄还要保存好绵延千年的文儒村风、诗情画意、贤良美德。周庄的前景非常好,我坚信!”
2018年12月1日上午,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第五届农民文化节开幕。下午,在兰风茶院举行了第五届乡村文明论坛,主题是“乡村振兴与文化周庄建设”。周同宾老师发言中,对家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周庄能成为一个搞好休闲农业的绿色旅游小村,我们的乡亲可以在家门口卖土产、卖风景、卖风情、卖我们深沉隽永的文化,在家门口就可以发家致富。周庄不再空心化,男女老少都在家乡就业,不仅合家团圆,而且村庄繁荣,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2019年1月24日,周老师同原南阳市人大主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李天岑,全国人大代表、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南阳市文联主席廖华歌,著名作家水兵一行在中源化学党委书记陈涛、文化周庄爱乡会会长杨玉增陪同下走进文化周庄,考察乡村文化建设,指导周庄下一步工作。当走进翻建一新的周同宾旧居时一一他生命和写作的原点,周老师很激动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在屋里院处转转停停,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落。交谈中,周老师对大家说,翻修房子,不是自己住,而是交给集体管理,让它为文化周庄建设发挥一些作用。
2020年9月15日,文化周庄发展研讨会在南阳成功举办,会上重点研讨了作家周同宾旧居如何布展问题。周同宾老师深情地回忆起了家乡对自己成长的哺育与滋养。说道,自己写作是为了报答故乡的恩情,自己的作品是唱给故乡的恋歌。周老师对旧居环境布置、旧照片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对旧居布置上不可张扬,只要能体现出从家乡走出去的一个写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情谊就行。他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同宾何德何能惊动大家专为我的老房子开个会,只有感动了。我在周庄长大,周庄养育了我,对乡亲这一份深情厚谊我常常记在心里。我的作品是黑土地长出来的,是周庄,是南阳盆地的黑土地滋养出来的。写作也是为了报恩,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报答黑土地的养育之恩,为了不忘本。我还有个想法是,不要太张扬,不要说过头的话,周同宾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写了几篇文章,写了几本书而已。”
2020年11月14日上午,文化周庄第六届农民文化节成功举办,周同宾老师满心欢喜地参加了此次盛会。看到老家周庄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很激动。期间,还成功地举办周同宾旧居揭牌仪式、周同宾文化研究座谈会,整个过程,周老师都很兴奋,耄耋之年,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周同宾文化研究座谈会上,文学名家李天岑、秦俊、廖华歌、水兵,文化名人张兼维等纷纷发言,对他的创作给了高度评价。面对大家的夸赞,周老师很谦逊。他说:“关于我自己,刚才大家说了许多夸张的话,我把它当成对我的鼓舞勉励。家乡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老头儿也是夸出来的。大家夸我,我很高兴。我要一息尚存,奋斗不止。”同时,他再次对家乡提出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我的周庄,更美丽,更富裕,我的父老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座谈会结束,大家纷纷请周老师签字留念。文学公众号《乡土中原》创办人赵华胜不久前希望周老师为公众号题个字,让我代为办理。我跟周老师一说,周老师很高兴。思索片刻,题写了“乡土是人生的根,也是文学的根”这句高度凝炼的话语。
会后接受南阳报社记者的采访中,周老师又一次深情地表达对家乡周庄的眷恋和希望:“大冯营镇周庄是我的家乡,几十年前,我从这里走出,周庄是我人生的出发地,也是我文学的出发地,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忘不了周庄。我的作品,多写农民,原因我是农村出生,父母都是农民,我关心农民的命运,关心乡亲的生活,我衷心希望,周庄能够更富裕,更美好,父老乡亲的生活越过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年6月14日,来自南阳、桐柏、新野、南召、唐河、社旗等地近五十名文朋诗友,相聚周同宾老师的旧居,隆重举行“中国·文化周庄第二届端午诗会”,主办方敬邀周同宾老师回乡参与,周老师回复说,端午诗会,能在自己旧居举办,非常高兴,真诚希望活动圆满成功。因身体不适,遗憾不能参加在家乡举办的好活动。不承想,这成为与周老师的永诀。
大星陨落痛文苑,名作展读怀斯人。周同宾老师虽身影远去,但他清纯温厚的德行,深情隽永的文字会永世不磨,存活于一代代读者的心中。尊敬的周老师:您安息吧!

作者简介

张殿举,社旗县桥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县政协委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百姓学习之星,河南爱故乡年度人物。

往期精选

1、【兴隆周边】走近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

2、【兴隆周边】  苗店石塔寺探秘

3、【赊店故事】蟆哑坑传说

4、当年,他们的先祖威名赫赫

5、【民间传说】  社旗县桥头六步桥

6、沉潜书道,传薪播火——南阳电视台采访张天有老师简记

7、震撼!咱兴隆兴宇学校办起了艺术博览会

8、点燃梦想,唤起希望一励志专家张浩社旗县兴宇学校演讲小记

9、民间文化挖掘传播者张殿举

10、父子相续,他们为数千木华黎后裔找回了蒙古族身份

11、访古太和寨

12、《新时代乡贤》一书刊登《陈涛家庭:文化建设聚人心,文化经济富周庄》

13、社旗文坛动态‖ 霸王山春天读诗记

14、家谱家史‖社旗县桥头镇西张营张氏家人来宛城区官寺拜访族亲记

15、行走乡村-张殿举◇埠口旧迹

16、红色社旗: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

17、桥头古镇的路桥、驿站与接官厅

18、秦远晴一行三位老师巡讲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到卧龙区谢庄镇

19、行走乡村‖桥头镇王蛮庄村海子庄

20、行走乡村‖桥头镇山东庄节孝牌坊

21、行走乡村‖桥头镇的乡野古庙-三官庙

22、民间故事‖黄土坑

23、教师节征文26 ‖ 张殿举:最美的爱

24、行走乡村‖ 社旗彭岗访古

25.梦先生奇遇记

26.抗疫,社旗在行动-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家书

27.社旗一高名师王学章走进文化周庄调研农耕文化

28.社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29.精心制管弦,天籁鸣民间一社旗县民间民族乐器制作家王金才采访记

30.【民间故事】女婿吃牛肉

31.社旗民间歌谣(一)

32、社旗民间歌谣(二)

33、一诗了解魏书生--记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秦远晴

34、行走乡村‖ 沧桑娘娘庙

35、行走乡村‖刘家号院记忆

36、赊店民间故事·审古槐

37、民间故事:梦先生奇遇记

38、老家赊店   陡富“李钱串”

39、民间故事   两个村子的百年恩怨

40、民间故事:霸王山奇缘

41、社旗人物‖  乱世英雄焦文典

42、民间故事:马三奇遇黄鼠狼

43、民间故事 祸起深潭

44、张殿举:民谣里的年俗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0)

相关推荐

  • 水兵 | ​品 质

    品 质 文|水兵 品质,决定未来.你的作品,照耀我. 周同宾先生去世两月了,不少纪念文章见诸报端.网络,还有他生前的视频.音频.照片仍在传播,亲人.文朋诗友们以不同的方式怀念他.记挂他,仿佛他仍健在, ...

  • 周同宾老师走了,留下的是不尽的哀思

    (笔者与周同宾老师在淅川坐禅谷景区合影) 2021年7月1日,我在外地出差,忽闻周同宾老师仙逝,甚为震惊,并为之落泪. 周同宾老师是我的恩师,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虽然,周老师的心里也许并没有记住我这个 ...

  • 【主编访谈】周同宾:散文的语言非常重要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六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主编访谈: 撰文/阿若  摄影.水兵 ...

  • 纪念周同宾老师是为缪力前行

    王玉:纪念周同宾老师是为缪力前行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外面灯火阑珊,卧龙岗上猫叫和火车轰鸣声传来,北面的名门小区只开了五分之一的灯.接近晚上十点,连篇累牍看了不少关于周同宾老师悼念文字.看刘彬老师写周同 ...

  • 【中州作家】郑江涛:一个“清醒”的作家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7] 一个"清醒"的作家 河南邓州      郑江涛 记得周同宾老师在<皇天后土>序言中说过,他想为农民树碑立传,可又自感没有写小 ...

  • 【随笔】由《盩山厔水》首刊想到的

    由<盩山厔水>首刊想到的 乾州蕞娃 看着眼前这本纸质有点发黄的<盩山厔水>,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自己选择建立以推广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到底和这本书有没有关系? < ...

  • 郭进拴|恸悼周同宾先生

    [郭进拴原创]恸悼周同宾先生 今天上午,从网上看到一个令人恸心的消息:2021年7月1日上午11时10分,著名散文作家.南阳市作协原副主席.民进南阳市委会副主委周同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1 ...

  • 相由心生(第四集)

    [影像脱贫攻坚057期] 扶贫路上众生相 之 相由心生 (第四集) 马秀华 摄影/撰文 他们不是模特,可能没有模特人像那么光鲜.性感.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而且不是一般的农村人, 是饱受了贫苦的 ...

  • 【中州作家】武海涛:悼念周同宾老师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6] 悼念周同宾老师 河南南阳     武海涛 惊闻周同宾老师驾鹤西去的噩耗,我彻夜难眠,脑海浮现出他慈祥的面容,以及他那消瘦清高气质的身影. 三十年前,我有幸结 ...

  • 周晓乐:走在乡村小路上(外两首)

    走在乡村小路上 安徽 桐城  周晓乐 因为母亲 我依然走在这条乡村小路上 四周是一片黑,出奇的静 苍穹闪烁着繁星 湖草的气味濡湿一身 这条连接外婆家和老家的脐带 我已走了大半辈子 从学步到中年 从青丝 ...

  • 深切怀念著名作家周同宾

    丁小琪/文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散文作家周同宾先生因病于7月1日上午在河南南阳逝世. 周同宾先生以独特的散文风格享誉海内外,是南阳作家群的重要领军人物,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逝世对 ...

  • 夏廷献:周同宾的“四个坚持”

    图/周同宾先生 [编者按] 令人敬仰的周同宾先生2021年7月1日走了. 这两天,怀念周先生的文章.诗词.联语很多,充分说明了周先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本平台特发在京南阳人夏廷献先生撰写的追忆文章&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