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养我家孩子的(4):出生后八个月前

音频之嘱
1、恳请大家切莫拿专业播音或录音标准来去要求我,我非专业录音师,也没那时间与精力来在录音上下功夫,对录音的要求是像平常聊天那样进行亲近的交流;
2、家庭教育咨询师的职业操守,在我看来,理应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及咨询学领域,持怀勇猛的精进心,并有所实践,人的时间与精力,皆为有限,无力面面俱到,只能是有所取舍;
3、因个人精力问题,多数文稿都是一气呵成之作,不曾有作过多修改,文意无误,但文字会有个别错别字,还望读者有所谅解,切莫对我有着太多的挑剔,我是人,与大家一样,优缺兼具;
4、一人带娃,不论出席学校的家长会,还是去往别的地方,孩子都在我跟前待着,录音也不例外,有些时候,在我录音之时,孩子在旁玩耍,可能会有某些杂音的出现,请大家对我有所包容;
5、之前录音反复有提的,因个人阅读习惯、兴趣使然,我的文稿会有古味,但,录音更多是在口语化的同时,还夹杂有我的浓重南方口音,大家也懂,这一方言式语音特质,及至年长,已是不易更正,请大江南北的听众,对我有所理解;
6、录音不仅仅是在将写好的文稿给一字不漏地读完,我更多是在讲课,在这期间,我必然会是在想到的当下,就给予相应的补充,或对某些言而未尽的部分,进行某种程度的诠释,并结合一些案例,进行详细讲解,所以说,对这平台的每一篇教育类文章的阅读,我的建议是文音并行,听了录音,要看文字,看了文字也去听听录音,必要时候,大家可以按着自己的习惯,记录其中的核心要点,细细揣摩,而后便是践行日常。
7、平台的育儿之法,更多是个案的分享,具针对性,只供参考,不宜全盘照抄。因孩子的同一问题,不同病因,治法不同。在很多时候看来,教育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来着,其表象背后的根源,可能会有不同,那对治方法,定是有所不同的呢。这就决定了个案的仅供参考性,与不可复制性。
🔺点击可听此文录音,一边做事,一边听安说话
孩子在出生后五个半月开始,就会发展自身诸多方面的能力,这是为八个月后的语言学习、爬行移动等打基础。不少都市父母都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开始给孩子引入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我的建议是,先去帮助孩子发展身体结构,而非急着让孩子成为世人羡慕的小神童。对于儿童来说,运动的发展,是有助于儿童大脑发育的。在这阶段,纵使要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启蒙与熏陶,都应该是很好秉承少量原则,并在孩子对听父母读书有兴趣时去操作,还要尽可能地不去影响孩子当下对活动的专注力发展。
其实,在这一阶段的养育重点,除了为孩子身体能力的发展,提供应有场域之外,仍旧是父母自身的成长与努力。因为,父母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人文氛围的影响作用。在这期间,父母说一句话的语气与语调、说话过程中的一个极其细微的眼神,还有就是那个说话期间的肢体语言等,都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到相应的作用。几乎可以这么说,在孩子年幼之时,孩子的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从养育者身上找到答案。这是我曾有说的,心理学上的一大共识。
而高年级孩子的身心问题,却多半也能在养育者长期累月的失衡的养育问题中,找到契合性的答案。问题好比是林中之冰,并非一日之寒。养育者自身所持有的毛病,或因不懂儿童导致的养育失策,一天不改,那些毛病与失策做法,就好比是影子那样地,在与当事人如影随形的呢。所以说,作为一个成人,不论是为手中的孩子,还是单纯为了自己,我们都该好好地先去茁壮自身、成长自己、完善自己。唯有自身得以有所完善,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很好避免类似状况的再度发生。不少养育问题的出现,本质而言,都是父母自身问题的重复性再现。(终身成长,成长性思维)

也因此,我认为,较之于熟读古诗、背诵公式,女性在照顾这一阶段的孩子期间,最为有利于自身与家人的做法是学习如何管理自身,怎样调教自我情绪。更是去略微地了解一下,孩子的生长规律,与心理状况。孩子一旦被成人给照顾好了,那内在生命驱动力不曾被磨灭,那专注力不曾被破坏,孩子是能对各学科进行自觉而自律的学习,而无需旁人催促监督的。爱学习、爱探索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有着内在生命驱动力的孩子,是持有世间那能带着自己去飞翔的最美翅膀,最好礼物。
曾有说过的,养育孩子就好比是说在养盆植物,我们要先去了解植物本有的属性,适合什么,喜恶什么,我们才有可能将那植物给养活的呢。不然,我们就是很幸运地,不曾将手中的娃儿,给养死,时日久长,都有可能将那胖嘟嘟的小娃儿,给养成病歪歪的丑八怪来着。成人对孩子的养育失策,不仅会磨灭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专注力发展,更会伤了孩子的身体,让孩子长久处于病恙之中的呢。
还有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并非死水那般的一尘不变。孩子长到五六个月的时候,也就不再是五个半月前那么的省心了。这时的父母,就要更留心,才能帮助孩子实现这一阶段的身体发育的呢。不然,孩子在这一阶段,是很容易出事的。因为孩子已能更好控制自己的身体及头部运动,能轻松翻身,并在翻身中掌握初始的移动能力。我在孩子出生后六个月之前,都会工作,接受顾客的网络咨询,但在孩子六个月之后,我就几乎是闲了下来,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陪伴孩子、照看自己。在这期间,偶有空闲,我才会写点文章、看点自己喜欢的书。

不仅如此,孩子在有外力帮助下,能保持竖直的姿势,他也因此变得爱好踢腿,并在踢腿中使自己移动。醒来的时候,他的双手会在视觉引导下去够东西,能找到声音来源,跟随声音波动来回扭动身体,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还不能自如移动身体。学会移动是这一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学习功课之一。及至七八个月,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坐起来并让自己保持平衡,部分孩子能通过挪、爬或用胳膊等方式,推动身体,往前移动。个别孩子会爬了。
所以说,成人要特别注意这一阶段的孩子的生活场域的布置,要让孩子有足够安全和宽敞的爬行场所,而且最好是让孩子在平地爬行。还要将相应的危险品、易碎品、微小品、药物刀子、面粉大米等收拾起来,并将活动场域里的孩子能够着的电线和插座,都给处理好,以防触电伤身。孩子手指细小,好奇心重,在爬行探索中,可能将那小手指给伸进插座缝隙的呢,也往往会是逮着什么东西,都往嘴巴送的。如给孩子购买电子产品,要确保电子产品是安全而不漏电的,那里头的按钮配件,是不会掉下来,为孩子吞咽的。不仅如此,自己的家若是有楼梯的房子,那楼梯也要作相应处理的呢。不然,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往楼梯爬的了,这虽能锻炼孩子的爬行能力,但安全存隐患。
但,我们不能将孩子给放在小小的婴儿围栏里去,孩子在那狭小空间里头待着,很快就会有无聊感的。孩子在爬行的阶段,是需要足够宽敞的场域,来去帮助孩子发展心智能力的。我在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就租了一个130多平米的大房子,里头除了卧室有床,厨房有烹饪用具,浴室有洗澡工具,厅里有一个重量足够的桌子、立式空调之外,就什么都没有的了。孩子每天醒来就从卧室给爬到厅里,然后又爬到别的其他卧室去,但他去不了厨房、浴室等不够安全的地方。爬行的偌大空间,也无多少能吞咽的微小物品,厅里桌上有些书籍等东西在那搁着。
不过,我家孩子在这一阶段,初始之时,还不怎么会爬,把他放在安全的位置,他只知道稳当当地趴着,脑袋自如抬起、放下、旋转等,双手的胳膊撑在那个位置上,稳当当地待着。后有五旬老人在他面前的不远处,放把钥匙,指着那东西,与他说,往前爬,转弯儿,取钥匙。他才懂得往前挪身体,并学会了转弯儿。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起来,只要将他给放某个地方去,他就咕噜噜地到处爬了起来。转弯也变得相当自如了呢。我也就变得忙碌了起来。不然,稍不留神,他那小身子,也就不见踪影的了。后,他依着客厅桌子学会了站立与行走。并在出行购物时,喜欢站在儿童车上,进行上下跳跃。

还有就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多数都是喜欢上了敲击,用东西或自己的手,去敲击不同表面所发出的声音。我家孩子在这一阶段初期,就很爱敲击,趴着在敲打,后学会了爬行,就爬到哪儿,敲到哪儿。及至年纪稍大一些,一些刚会蹒跚学步的孩子,还能拿着木棒在满屋子敲击的呢。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在《语言环境的创设(2)》一文中提到环境创设时,简单提到家具添置,要有讲究。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想买什么家具,就去添置什么家具。这一点对即将备孕生娃的年轻家庭来说,显得是尤其重要。人对外物的选择,不能单凭感觉,不能过于相信眼睛。我们要有全局思维,懂得从多角度去做省察。
除了爱上敲击之外,孩子还开始对身边的微小物体,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并能将手中的物体,给扔出去,乃至于将其给放嘴巴去,进行探索性的咬啃。这是因为孩子在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探索身边的一花一草,一物一器的了,但因不懂物品属性,加之手腕力量,尚且不够,在拿着物品把玩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将其给扔了去。孩子在将手中之物给往扔的时候,并不知那空间的高低之距,也不了解物品被扔的瞬间,会是发生什么状况。那父母在给孩子器皿之时,就要对那些东西,进行认真而细心的过滤和筛选。这是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也是为了保护物品。物品再小,也值得我们去用心呵护。
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喝水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器皿,不然,孩子容易呛着,也容易因为喝进太多的水而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带孩子出门时则要确保孩子是安全的,更要一心一意地看顾手中娃儿。学会爬行的孩子,多半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去练习爬行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是在公园等地玩耍的时候,经由爬行靠近有水的地方。对于儿童来说,水是能让孩子欢喜,但又极有可能会是带给孩子潜在危险的东西。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对此掉以轻心,因为,哪怕2.5厘米深的水,也可能让孩子溺水身亡的呢。从这不难知道,世界很美,但处处是陷阱,能让不谙人事的小孩,死而不知怎死,伤而不懂怎伤。

作为孩子的陪伴者,我们除了给孩子提供宽敞安全的爬行场域,让孩子每天都自由自在地爬行之外,我们还可以与孩子玩诸如捉迷藏那样的小游戏,并在嬉戏过程中与之对话。值得一提的是,较之于成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在与这一阶段的孩子对话,要掌握技巧,而非像平日那样地说话。我们要与孩子交流他们当下关注的话题,语言尽可能简单而具体。而且还是尽可能地只讨论当下的发生,那未来或过去的事儿,孩子都还没法理解。两岁以前的孩子的思维,是具体而直观性的。
父母这么做,不是为了消遣双方的无聊,而是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会说那么简单,还有听懂词语的意思、懂得执行语言指令、建立“词语”和“实物”之间的连结,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一般能听懂个别词汇的意思,能执行简单的语言指令,并开始在头脑层面建立“词语”和“实物”之间的连接。那我们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生活,自然是需要与孩子交流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花一草,一器一皿的了。
在这期间,最好的做法是在孩子拿着饮料瓶敲击时,就与孩子交流饮料瓶和敲击等话题。唯有此,孩子才容易建立“饮料瓶”这一概念和手中之物“饮料瓶”之间的连接,并因此而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饮料瓶”一词,指的是什么东西。不然,这一阶段已是有着短暂记忆的孩子,就是记住了了某些词汇,那也是很快就将其给忘了个一干二净的呢。不仅如此,孩子的理解力,还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升。人对词汇语言的融会贯通,乃至于记忆,都是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解处理的。而开口说话,不论是说出哪个国家的语言,那都需要相当程度的词汇累积,才能进行流利地语言输出。
除此之外,父母要带着孩子多去寓所外边的不同地方走走。在白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光着脚丫,在安全的地方。我家孩子在会自如行走之前,都没有鞋子,而常年赤足的呢。当然,有些家庭对此有顾虑,担心孩子脚步受凉,那我们就不必将孩子的脚丫子,给光着了。不过,在带孩子出去走走的时候,若是发现孩子对陌生人,尤其是那些不开心的陌生人,有抵触的时候,我们就要减少与之接触的时间。个别孩子则可能会是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就不安大哭起来了。请父母不要对此大惊小怪,觉得孩子有社交恐惧症等,更是要不得的事儿。这是因为,“孩子在出生七八月之后,已经建立起了意识,能对陌生人和熟悉者,有着较为清晰的区分了,自此,认生也就因此而出现的了。个别孩子的认生现象,会是稍大些时候才有所出现”(丁老语)。

最后便是,父母要在这一阶段,就着手建立规则。有些家长会觉得对出生后七八个月的孩子建立规则,显的是过于早了些呢。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两三岁或三五岁孩子出现各种骄纵行为,多是从这一阶段,成人对其有着过多的需求关注所造成的。如不对孩子哭而即抱。之前一直都有说的,孩子哭了,我们要去给予应有回应,但回应的方式,是有很多的,而不是说见娃哭,就去抱。在我年幼之时,老辈常说“孩子是会被抱习惯的”,被抱习惯了的孩子,就会粘着孩子索抱。因被抱是很舒服的感觉。
就我而言,在他整个漫长生长岁月里头,就是在孩子喝奶的时候,有过瑜伽基础的我,都不曾将其给抱起来,而是躺在孩子附近,用手撑着自己的身子,让孩子安全喝奶。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与孩子说,你饿了、渴了、尿了、病了、吓了等有事了,哭一声,妈妈就会过来的。待得我将那些引发孩子哭闹的问题给处理了,就会安抚孩子安静下来。并在旁待着,或做我自己的事儿,或与之说话,告诉孩子说妈妈在做XX事。当然,我家孩子是个省心的小家伙。也许是生来就属于安静好带的类型,也许是与我在怀孕期间就较为安定,懂得如何自处有关。
作为一个女性,我一般不会无理取闹,不会想着用什么方法来去控制谁,我常年一个人待泰城,都觉舒适而自在。不孤独不寂寞,不无聊不空虚。我每天都有足够多的乐子来让自己一个人也自在。如阅读、写作、瑜伽、散步、摄影、看花、上网等等。对于一些女性来说,一个人待着的时光,可是人生的莫大无聊,与空虚。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反倒觉得,这一个人的寂静时光,就好比是那壶中的白开水,看着无味无色无香但,细心去喝,用心去品,就能发现其中的妙不可言出来的。并因此认为,懂得适时独处的女性,是孩子的福气。一个孩子的生命滋润,不是必须要母亲来去时刻陪伴左右的,但一定是需要有个懂得自处,心儿安定,温暖有爱的人儿,在旁候着。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随着历经的变化,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许会有变,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