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三盛丨百强游记(华东篇)
2019年9月16日,三盛集团正式入驻上海总部,上海成为这家闽系房企第三个“十五年”的新起点。
相比阳光城、正荣、融信这些老乡们,三盛走出福建的步伐似乎有些稍慢,带着对三盛迁沪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好奇,万脑君华东百强之行的第二站来到了大虹桥,走访了这位新邻居。(万脑君可没有走错门哦,虹桥的三盛集团来自福建而非上海的三盛宏业,文中涉及“三盛”均为三盛集团,因常被混淆,特此说明)
图:三盛集团上海总部

来源:三盛集团官微
壹
如果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出“智教康养 筑家理想”的三盛,“迁沪”之举非但不晚,而是水到渠成。
2018年,三盛提出“智教康养 筑家理想”全新品牌理念,将企业发展聚焦于“专注中国家庭头等大事”,赋能中国家庭美好生活。
依托多年扎根深耕房地产开发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发散开辟了“教育、健康、科技”全新跑道:
在二胎政策开放、人口红利释放下,教育板块以智慧教育、学历学校、培训学校为“三驾马车”,赋能中国教育生态圈;
19年两会多次强调养老问题,三盛健康板块控股多家行业领先的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创新企业,开启养老4.0时代;
智慧城市的设想成为当下热的话题,致力于智慧科技创新,科技板块投资乾照光电(300102.SZ)等多家优质国内主板上市公司,抢占高端制造业核心高地。
三盛的每次布局似乎都能踩准城市发展的需求,回应时代。
图:三盛集团业务板块布局


回到地产主业,万脑君细细研究了三盛的企业发展,发现这是一家“非典型闽系房企”。
1988年,三盛集团成立,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前三橡塑发泡专业生产厂商。
做实业做到了世界顶尖,意味着这家企业对于“品质”的追求。高杠杆、快周转等激进的特质在三盛上并不明显,相反的三盛坚持做“有质量的增长”,形成一种稳健进取“形慢实快”的节奏。
三十年做实业的耐性与匠心,沉淀出了三盛最重要的企业基因:
“极致”基因。
举几个例子,品质一直是三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战略突围的利器。三盛·百督府项目通过传承城市文脉,以高品质的住宅诠释历史积淀下的人文圈层和文化情怀,在深层次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三盛旗下各产品线也以豪宅品质态度和标准在全国百花齐放,三盛璞悦系、滨江系、公园系等各系产品在所在城市,都成为品质和价值的代表和标杆,在业内与消费者端的口碑一直极佳。
图:三盛&亿翰智库合著《明镜鉴世·中国鼎级豪宅产品 品牌价值白皮书》

品牌万脑整理
再比如说三盛春晚,每年的三盛年会,以专业春晚的形式,在专业的舞台上做专业的演出,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到位、要求出彩。三盛春晚广受好评,源于三盛骨子里有股“要么不开始,一开始就要做到最好”的“傲气”。这也是所谓的三盛“极致风”,也许不是最专业的,但是最用心的。
图:2019三盛春晚

来源:三盛集团官微
值当前土地、人口红利过去的行业环境,企业回归核心,做符合人居标准、适宜消费升级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传承“极致基因”的三盛以“专注中国家庭头等大事”为企业使命,已站在了“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风口之下。
图:三盛集团上海总部品牌墙

来到上海的三盛,占据了新时代行业变化与企业战略升级的天时。
贰
回到“迁沪”的举动,所谓房企的“上海梦”,简单可以理解为利用上海丰富的金融、人才等资源,谋求更大空间、实现更大的发展。
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有自贸区的定位,三盛凭此可以吸纳更多元更优质的国际人才。
从近年的“迁沪”企业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如中梁、融信等企业都在来上海之后规模实现了成倍的增长。
表:典型近年“迁沪”企业规模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2016/2017/2018年《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榜单》
三盛也不例外,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成熟度,需要打造更高、更大、更好的平台,以网罗各方人才和市场机遇等,从而实现企业的再一次升级和突破。
2019年年初,三盛董事长林荣滨写给全体三盛员工的寄语:
“2019年是三盛‘双千亿’战略的起点之年,也是三盛人共进共生的机遇之年。”
其中一个千亿是业绩的千亿,另一个千亿是资产的千亿。
精准的区域战略是“双千亿”战略的重要支撑:围绕海西、环北京、山东、长三角、成渝、大湾区等六大核心区35座城市战略深耕,达90余个项目,核心关注二线和强三线城市。
图:三盛集团全国布局图

进入上海后,三盛更密切关注机会性进入机会,增加区域的覆盖密度与发展深度。
另外,三盛近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多数分布在华东,搬迁上海之后,与合作伙伴工作衔接和过渡更加高效以外,各业务板块资源也能得到充分整合,从而实现“与资源为友,与强者为邻”。
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而言,“地利”这一项,三盛也占结实了。
叁
三盛来到上海第一件事,是组织了全国各地的66位集团高管参与第十年的“盛行者”远征。依旧由董事长林荣滨亲自带队,挑战尼泊尔徒步,是人数最多也是历年来难度最高的一次。
图:三盛集团“向上同行”尼泊尔远征路线图

这次尼泊尔远征的主题为“向上同行”:
“向上”是三盛进军上海面向“双千亿”的态度和决心;
“同行”则是向上过程必须要有的优秀团队。
尼泊尔之旅通过徒步攀登的方式让团队们总结过去,商讨未来,同时也是追求“向上”的精神写照。
图:三盛集团董事长林荣滨途中讲话

2019“向上同行”三盛集团高管尼泊尔远征徒步
全纪录视频
这次三盛的走访恰好在尼泊尔之行结束,过程中聊到来沪后的人才战略,颇有感触,万脑君用“三无”进行了总结。
无距
这次的尼泊尔之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磨合新老团队。这是每一个总部迁移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三盛是如何解决的。
或者说,三盛可能压根没有这样的问题,老员工的包容性与企业文化精神的积极传达,使得新老团队的融合非常好,新老员工之间并没有距离与隔阂出现。
“我惊喜地发现,在徒步过程中,或者在大队伍休整期间,从来没有感觉大家是分成新老两波人,过溪涧的时候拉一把,下陡坡的时候撑一下,就像冯总裁(冯劲义)说,他来三盛才五个月,就像来了五年一样。”
——《十年远征,献给三盛千亿元年最好的礼物》三盛集团执行董事 程璇
无我
机制上,三盛搭建起“共创、共进、共生、共享”的事业大平台,财富共同体,推出“盛创”、“盛利”等激励机制,让三盛成为每一个三盛人的共同事业。
无限
三盛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让员工能在三盛的土壤上获得无限的可能。
一方面升级核心高管团队,让来自多元背景的专业人才像磁石一般互相吸引、聚合组合,形成真正强而有力的领导团队;
另一方面,重视中基层员工的选拔考核,以“高认同、高潜力、高绩效、高标准”作为人才选拔核心标准,实施“盛创生”成长计划,致力构建一支基业长青、专业高效的“精干团队”。
图:三盛集团人才选拔标准

肆
通过走访,万脑君发现三盛提出并完成“双千亿”战略的底气源自于“极致文化”、“向上同行”等企业精神与基因造就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恰巧的是,林荣滨董事长在三盛集团入驻仪式上也曾表示:
“三盛来到上海,是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三盛以优秀的运营能力和稳健进取的作风不断升级产业及业务,契合新时代行业变化,是天时;以战略眼光布局核心战略区域,是地利;坚定“专注中国家庭头等大事”企业使命,聚焦居住、教育、康养、科技主赛道,提升中国家庭人居生活质量,是人和。”
虽然角度不同,但这“天地人”三味,足以道出了三盛的态度与信心。

附:三盛入驻上海总部宣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