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实为为人处世之道
相关推荐
-
我爷爷22岁进入体制内,虽然没有背景但是...
我爷爷22岁进入体制内,虽然没有背景但是40年晋升6级,65岁退休后在饭局上给我说"利益既得者永远不会告诉你这6条为人处世潜规则" (1)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这句话概 ...
-
我60岁退休后读了200本经史子集,我发现5000年历史中蕴藏着6大处世谋略,每一条都讲透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1]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圆内方,万事好商量. 为人处世是两种概念,为人是做人,处世是社交,做人是给别人看的,不要自我欣赏,只有两个人以上的关系,才会存在道德这个概念,自己感动自己没用,社交是为了自 ...
-
男人做到这8点半年内一定能翻身!#为人处世 #社交 #人际交往
男人做到这8点半年内一定能翻身!#为人处世 #社交 #人际交往
-
世人皆知“水至清则无鱼”,却不知还有下半句,古人的处世哲学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社会发展这么快,不然早晚是会被淘汰的.长到老学到老,上学的时候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当我们毕业踏入社会的时候,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学习的,那就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 ...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 ...
-
为什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非常得意地说,自己有人情必定还,就像欠钱还债一样. 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像欠钱还债一样,一清二楚,是不是一件好事? 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要避免自己因为受惠于他人,而产生 ...
-
【学点哲学】“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了什么道理?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了什么道理? 孔子曾于<论语·先进>中说过:"过犹不及" ...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了什么道理?先辈的处世秘诀
孔子曾于<论语·先进>中说过:"过犹不及",意思是如果我们把一件事情做得过了头,那么其实和做得不够是一样的效果,都不太合适.可是为何会"过犹不及"呢 ...
-
为什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句话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第六十五,大意是:[所以,一个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在治理百姓时,不可以不知道百姓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百姓的心理,知道了他们先天的情理和后天的习惯,百姓才能彻 ...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春秋时期.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继承.当时鲍叔牙辅佐小白,是小白的老师.管仲辅佐公子纠.在两方争夺的过程中,管仲曾经用箭射杀过小白,小白佯装被射杀,躲过一劫.后公子纠在鲁国败死,管 ...
-
共读国学 | 68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门艺术
俗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啥意思?做人是一门艺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前我们口中所说的80后,90后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们大多数也都成了团队中的佼佼 ...
-
灵璧人解俗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农村俗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能是真的吗 文/乡村农夫 人生就是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如何去和这些朋友相处下去,还真是一门学问.如果事事较真,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