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北魏主动挑衅姚兴反击,输给地形后秦柴壁惨败 2024-05-12 12:00:10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3篇拓跋珪虽然赢了和慕容氏的战争,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也让他深刻意识到,争夺天下仅有勇猛和谋略远远不够,必须有硬实力,还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所以,在之后的几年里,拓跋珪再也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偶有出兵,也是两个原则,稳扎稳打和待机而动。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十二月十一,拓跋珪派常山王拓跋遵和定陵公和跋率领军卒五万在高平进攻后秦车骑将军没弈干。十二月十五,拓跋珪又派虎威将军宿沓干讨伐后燕,攻打令支。同一个月,两路出兵,相差只有四天,拓跋珪的动作明显变大了,也有些飘了。十二月二十五,后燕中领军宇文拔赶来援救令支。但在宇文拔赶来之前,宿沓干已经攻克令支,据守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正月初八,宇文拔大败宿沓干,收复令支,宿沓干逃走,北魏辽西太守那颉被擒。慕容熙以宇文拔为幽州刺史,镇守令支,以中坚将军阳豪为辽西太守。北魏东路军以失败而告终,我们再看看西路军。正月十九,北魏材官将军和突进攻黜弗、素古延等几个部落,全都大破之,西路军也迎来开门红。当初,拓跋珪曾派北部大人贺狄干向后秦进献一千匹马求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当姚兴听说拓跋珪已经册立慕容氏为皇后,心里很不爽,难道我姚氏在你眼里竟然连亡国的慕容氏都不如?于是,姚兴将贺狄干扣留,拒绝了拓跋珪的求婚。没弈干、黜弗和素古延等几个部落都是后秦的属国,北魏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姚兴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正月二十一,拓跋珪大阅士马,并让并州诸郡在平阳的乾壁城积聚粮草,严阵以待,就等姚兴放马过来。二月十四,拓跋遵抵达高平,袭击没弈干,没弈干自知不敌,放弃所有部众,率领数千骑兵带着刘勃勃一起逃奔秦州。北魏军尾随追击,一直追到瓦亭都没有追上,就将没弈干的物资全部收缴,掠获马四万多匹,其他牲畜九万多头,又将没弈干所辖的百姓迁到代都,其他为数不多的部众都分崩离析。与此同时,北魏平阳太守贰尘进犯后秦河东郡,长安大震,关中诸城白天紧闭城门,后秦开始厉兵秣马备战北魏。不久,姚兴立姚泓为太子。简单介绍下姚泓。姚泓是姚兴的长子,为人孝顺友善,谦和宽厚,喜欢文学,擅长清谈歌咏,但性格懦弱,身体一直多病,并非合格的储君人选。由于这个缘故,姚兴在确立太子时犹豫很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姚泓。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六月,经过数月准备,姚兴大举发兵,以弟弟义阳公姚平、尚书右仆射狄伯支率步骑四万为前锋,他自己亲率大军紧随其后,讨伐北魏。姚平来势汹汹,对北魏的乾壁城发起强攻,经过六十多天的激战,终于攻克,斩获北魏囤积在此的大量物资。七月,拓跋珪派毗陵王拓跋顺和豫州刺史长孙肥带领六万骑兵为先锋,他亲率大军跟随出发,前来迎击姚平。至此,北方最为强大的后秦和北魏终于迎来了正面对决。八月,拓跋珪的大军抵达永安,姚平派骁将率精骑二百人前去侦察北魏军的虚实动静,长孙肥迎击,将他们全部抓获。姚平心生惧意,带领部队撤退,拓跋珪率军追击。八月初九,拓跋珪在柴壁城追上姚平。姚平环城据守,北魏大军将其团团包围。得知姚平被围,姚兴亲率四万七千士兵前去救援,准备占据汾水以西的天渡,从这里运送粮食接济坚守柴壁的姚平。这时,博士李先向拓跋珪献计道:“兵法云:高者为敌所栖,深者为敌所囚。现在秦军同时犯了这两个错误,我们应该赶在姚兴抵达之前抢占天渡。那样的话,柴壁城可以不战而下。”于是,拓跋珪下令增筑重围,内防姚平突围,外拒姚兴进攻。然而,广武将军安同提出了不同看法,他献计道:“汾东有一个地方叫蒙坑,东西绵延三百多里,沿途没有小路进入。姚兴如果前来,一定会从汾水的西岸直逼柴壁。如果这样,敌军互相呼应,我们设下的重围即使再坚固,也不能把他们制服。依我看,不如在汾水上搭起浮桥,把大部队渡到汾水西岸,在那里筑围。这样,敌军即使来到那里也无计可施。”拓跋珪听从了他的意见,在汾水西岸也设置重围。果然,姚兴抵达蒲阪后,探知北魏在汾水西岸筑围,一时不敢向前推进。到最后,他只能硬着头皮从蒙坑进军。八月二十八,拓跋珪率步骑三万人在蒙坑之南迎击姚兴,杀死一千多人,姚兴被迫撤退四十多里,姚平也不敢冲出柴壁接战。随后,拓跋珪分派部队四处据守险要关卡,使姚兴无法接近柴壁。姚兴也将主力驻扎在汾水以西,凭借山谷建起营寨壁垒,又把柏树等木材捆缚在一起,从汾水上游投放河中,使其顺流而下,打算以此摧毁北魏军搭在汾水上的浮桥,北魏军却将木材捞上来当柴烧了。十月,姚平驻守的柴壁粮草吃完,箭矢用尽,不得不突围。这天夜里,姚平率领所有的军队从西南向外突围,姚兴在汾水西岸列开阵势,燃起烽火,擂动战鼓,高声呼喊,策应姚平。姚兴想让姚平拼死力战突围出来,而姚平则盼望姚兴能向北魏的包围圈发动进攻,接应他们。因此,双方只是叫喊呼应,却都不敢逼近北魏的重围。最后,姚平无计可施,率领部下跳入汾水自杀。拓跋珪派善游泳的人去将他们的尸体捞起,其余的狄伯支、唐小方等四十多名将领及城内二万多名士兵都被擒。姚兴坐在汾水西岸,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投无路,却没有力量救援,全军不禁失声恸哭,哭声震撼山谷。此战,拓跋珪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让姚兴的数万大军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坐视姚平被耗死。之后,姚兴几次派遣使节向拓跋珪请求讲和,拓跋珪坚决不许,乘胜对蒲坂发动进攻,姚绪坚守不出,北魏军一时无计可施。就在这时,从北方传出柔然即将来袭的消息,拓跋珪听说后,带领部队撤退,姚兴长出一口气,再也不提复仇之事。 赞 (0) 相关推荐 参合陂之战、柴壁之战是拓跋入中原的开端?北魏试探中原虚实之战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新建立政权自立,先后击败独孤部.贺兰部等部族,又出军讨伐高车.柔然等强敌,获得大量牲畜.人口,拓跋部北魏政权的势力得以迅速壮大,逐渐成为后燕.后秦等中原政权,无法抑制的强大势力. ... 激荡四百年:主动作为南凉实力大增,国策既定秃发乌孤意外离世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28篇 前面说到杨轨被吕纂击败后,投奔了田胡部落首领王乞基,王乞基让其驻扎于廉川. 杨轨不甘心失败,又在廉川招集了一万多名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准备再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东出井陉意外不断,后燕却已到生死存亡之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4篇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十月,拓跋珪派冠军将军于栗磾和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骑共二万人,修复韩信当年用过的栈道. 栈道修好之后,拓跋珪率兵从 ... 激荡四百年:两王联手讨伐司马乂,陆机驭下无能惨败身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篇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八月,司马颙率先起兵,以张方为都督,领七万大军,从函谷关东出,直奔洛阳. 司马颖率军驻扎在朝歌,以平原内史陆机为前将军. ... 激荡四百年:北魏兵临彭城外交挑衅,张畅虚张声势从容应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9篇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攻克尉武后,继续向寿阳进军,沿途纵火焚烧,劫掠马头.钟离两地,坐镇寿阳的刘宋南平王刘铄婴城固守. 此时,北魏军已占领萧城,而萧 ... 激荡四百年:盖吴聚众反叛北魏镇压,面对挑衅刘宋不甘示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9篇 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九月十五,拓跋焘再赴漠南,准备继续讨伐柔然,郁久闾吴提闻讯远远逃走,讨伐行动又被迫停止. 不久,郁久闾吴提去世,儿 ... 激荡四百年:北魏主动摩擦挑起战争,南梁被动应对败多胜少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85篇 只要南朝出现变故或动乱,北魏总会趁机南征,规模视南朝动荡程度而定.如今,南梁取代南齐,北魏同样蠢蠢欲动,先出兵试探.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 激荡四百年:北魏主动放弃诱敌深入,安颉反攻接连收复失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5篇 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六月,拓跋焘命平南大将军.丹阳王拓跋大毗驻防黄河北岸,以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封琅邪王,屯驻颍川. 刘宋右将 ... 激荡四百年:东晋主动挑衅失去两州,王猛病逝苻坚如断双臂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2篇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八月,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忽然心血来潮,派他的儿子杨广攻袭仇池,与前秦梁州刺史杨安交战. 结果,杨广大败,沮水一带的戍卫部 ... 激荡四百年:北魏二次入侵无功而返,南齐以战促和取得成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9篇 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七月,萧道成命萧长懋移镇西州.不久,角城戍主举城投降北魏,拉开了北魏第二次南侵的序幕. 八月,北魏派徐州刺史拓跋嘉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