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线条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感觉?

书法说白了,玩的就是线条。虽然线条是个人就能整出来,但结果却大不一样。线条的形态、线条的性格、线条的品味、线条的修养等等等各具特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那么,线条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感觉呢?

1、或单薄与粗糙、扁平、无节奏变化---此是线条质感中最不具品味的形式。原因是对用笔法的认知  不深或实践不深造成的。下面我们看看好的书法线条:

2、或清秀---历代大家中,赵孟頫的清秀往往讨人喜爱,符合一般人的口味。其在用笔上较外向,但不粗糙。从传统审美角度看,其在线质中和美中属较低档次。

3、或清润---清秀中滋养往往嫌不足,清润则有肤肌之丽,除去了清秀中存在的单薄感。用笔比清秀者殷实一些,柔婉一些,笔迹略隐含一些,如东坡书。

4、或清媚---清媚比清润在用笔上更具柔性,甚至有韵味的出现。如果把清秀比为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外表单纯,而生理上尚不完全发育,仍缺少女性的特征的话,清润似二十左右,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生理上发育健全,心理上也具有较完全的女性意味;清媚则似年轻的少妇,既具有生理上的完美,又在心理上有成熟感。清媚者少锋芒,稳定而自然,风腴而不肥浊,如王宠小楷、《曹全碑》等。

5、或刚健---与清润一系偏于柔性的用笔特征相反,刚健者用笔入力强,顿挫重,但多用锋,少用笔肚,按下仅三四分。其线型较细,但挺,提按分明,走笔两端慢、中间快,如李邕书中笔画较细者。

6、或清健---清健比刚健在用力上文气一些,提按相对缓和,棱角略有收敛,但力感仍足,由外而内,如黄道周书。

7、或遒丽---遒丽是将清润与刚健融合得恰到好处的一种线质风格,用笔轻灵柔婉中又处处坚实,转折强调骨力,但不显外,用笔锋多,用笔肚少,线迹粗细适中,边缘清爽。历史上把王书视为遒丽的典范,但并非所有王书皆遒丽。如《何如帖》、《平安帖》等遒丽,《兰亭叙》“遒”的成分略嫌不足,便是前者按笔多,后者提笔多的缘故。

8、或清逸---在清润基础上施以飘逸的性格,得清逸。飘逸用笔并不轻飘,也不狂动,它虽看似不关注提按,实际上其在运笔时总是处于半提半按的状态之中,既不重按,又不轻提,速度也保持在不快不慢,如董其昌行草书。

9、或雄健---雄健比刚健更进一层。用锋按下的程度变大,线形相对变粗,显得饱满、坚实,但仍有锋芒。如王铎书。

10、或雄厚---在雄健的基础上用力加稳加重,锋芒渐隐,柔性因素显现。笔锋按至七、八成,行笔缓和,转折处调锋提按过渡自然,以转笔代提笔换锋,棱角隐没在粗重的线条中,如邓石如隶书。

11、或清雄---线条变粗变重,但不浊,线路清晰,用笔始终以中锋为主,如《颜勤礼碑》。

12、或苍雄---笔严实、严重而近于滞者,与纸有一种摩擦,通过某种速度把握而使线质呈现苍老雄厚,即线条在厚实的基础上在两边或全部有枯涩的感觉。这种速度把握往往是徐进与顿挫相结合,即在向前行进的同时也向两边有一定量的扩张,中含节奏,行笔至中段或线脚往往因速度的加快形成枯涩,但这种枯涩线丝坚实,力量充足。有时则时浓时枯,形成涩节,如康有为书。

13、或苍润---苍雄者尽管线质雄厚,却仍有一定的燥气。在苍雄基础上用笔更绵实,更和缓,但不失节奏,使苍涩由线丝及涩节转为极细小的点的组合,线两边毛涩,古人所谓“锥画沙”、“屋漏痕”正是。这种涩感,既苍老又温润,是中和美中刚柔两极反差极大又极为奇妙地融合的结果。如黄宾虹篆书、林散之草书的部分线条,另如《张迁碑》、《石门颂》等。

(0)

相关推荐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1班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汉碑临摹结课作业展 --2020级1班 前 言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 ...

  • 钱玉清:草书创作忌锋芒过甚、线形单一

    特约评改人:钱玉清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 "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行书杜甫<庭草>条幅 规格 136cm×34c ...

  • 【学颜】浅析多宝塔之锋芒

    "蓝色字" 记得把 跟颜真卿学书法 设为星标"★" 哦 !!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从用笔上看,多宝塔碑用方笔较多 初学者更容易体会起笔收笔及转折顿挫的清 ...

  • 净心、净目、净耳、净手,做个安静的书法人到底有多难?

    不妨先从电影<百鸟朝凤>说起吧,故事是这样的: 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2台,中等者吹4台,上等者吹8台,德高望重的逝 ...

  • 做个安静的书法人到底有多难?

    不妨先从电影<百鸟朝凤>说起吧,故事是这样的: 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2台,中等者吹4台,上等者吹8台,德高望重的逝 ...

  • 初唐时以《九成宫》享誉书坛的欧阳询,他的书法理论到底如何?

    初唐时以<九成宫>饮誉书坛的欧阳询 他的书法理论怎样? 答 欧阳询虽说以创"欧体"而为人们所熟知,然而他的书论,历来却没有被人们引起重视,现在既然提到这个问题,那末就让 ...

  • 书法线条13种

    书法线条13种

  • 饶宗颐为何能成为书坛泰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饶宗颐 王世国/文 2011年,94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被推选为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长,与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前任社长并列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泰斗地位,一鸣惊人.饶 ...

  • 王铎的书法,到底可不可学?看沙孟海、启功怎么说的

    王铎的书法,到底可不可以学习呢? 纵观王铎作品,这样的用笔.结构.章法,在基本站立意识建立之后,在审美基调『雅』确定的前提下,便是想象无限,也无所谓『怪力乱神』,一种魔性恍惚于眼前.王铎的魔性主要来自 ...

  • 书法线条与力量之美

    书法的要素,一个是汉字,一个是书写.如果将汉字比做书法的躯体,那么书写则赋予这躯体以灵魂.是它们,共同生成.培育了书法这门艺术. 书法的字不同于美术字及明清两代专为科举考试所定的"阁体字&q ...

  • 书法好坏在于线条的表现力,如何练好书法线条?

    古人把书法中的线条叫点画,线条是当代人的叫法.对于书法来说,评判它的标准除了字形.出处.形式感.墨法等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字的点画质量,也就是书法的线条质量.为什么要说线条是书法的魂?这是 ...

  • 书法线条的质感——“厚”

    书法以线条质感为生命,线条质感首先要做到厚,因为只有处于饱满状态的线条才能表达生命的意味. "厚"与"薄"相对,是体积的概念,书法在纸上立形,但只是纯粹的线.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