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Q感悟录(Q050)
古人认为独处可以“神不浊”、默坐可以“心不浊”。一个人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守住自己内心的清明。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守住内心的准则,守住人生的底线。曾国藩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有个县令送了他一副王羲之的字,价值连城,珍贵异常。曾国藩晚上拿出来细细观赏之后,退还给县令,说:“世间尤物,不敢妄取。”为官几十年,权倾朝野,曾国藩却家无余财,后来他儿子曾纪鸿给家人看病还需要外出借钱。这样的曾国藩着实不愧为一代大儒。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人只有守住自己的良心,上不负天,下不愧地,才能坦坦荡荡面对天地鬼神。守住利益的诱惑,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守住人格与尊严。
古人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苏轼小时候立志成为范滂那样真诚正直的人。长大之后,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哪怕被贬千里,流浪一生,他依然不站队,不结党,始终保持一份真诚与善良。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时刻检省自己,提点自己,想想当初为何启程。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偏离航向。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务必要活出自己的模样。
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话越多,招致祸患的几率也就越大。清代咸丰皇帝下令百官建言献策。曾国藩二话不说上了一份奏折,毫不客气地指责皇帝三个错误。咸丰皇帝很生气,当场就要拿他开刀。幸亏有人替曾国藩说好话,他才免了一场牢狱之灾。经历这次事件后,曾国藩说话越来越谨慎,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给别人留把柄。每天回家曾国藩都把自己的言行记录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改正自己。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一个人说话之前,一定要注意在脑子里先过一遍。能说不是本事,懂得慎言,适时沉默,才是保身善身之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