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开花儿记
相关推荐
-
阳台上的花儿开了
忽然想起了阳台上的美国君子兰,不知道我的花儿开了吗?这几天都忘了看了. 这两天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情看花? 身体小恙,躺在床上只看到窗外蓝色的简易房顶,黄色的枸树树叶,以及雾气笼罩的天色,哪曾想起阳台 ...
-
我家的阳台
我家的阳台是没有冬天的,朝南,向阳,天然的温房,把花草宠的忘了时间.长寿花已经含苞待放,原来水培换成土植的,也拼命迎头赶上,枯枝发了新芽,一副落后生醒悟逆袭的样子.有时候,不是种子不好,是环境问题. ...
-
命的意义
作者:贾炳梅 看见金手指密密麻麻金黄色的尖刺间,冒出一朵黄豆大小牙白色的花朵时,我的惊愕不亚于年前那棵芦荟开花.实在想不到,这个如同颜值超群却又凌厉冷漠似职业杀手一般的植物,竟然也会开花. 那年从老家 ...
-
[散文随笔]只记花开不记年
作者:张金刚 | 发表于 2021-03-18 | 标签:家事 结婚纪念日,我与妻穿越半座山城,又去看当年结婚时租住的小院.那棵老椿树青翠如昨,院外的牵牛花仍在吹奏,它们该是已不记得我们,或从来就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二)刘家峡 / 轩诚清读(第1724期)
本篇精彩: 雨未停,车继续朝着库区南岸的码头前进,大约十分钟后,车辆在穿越一个隧道后,迎面就是一座小有气势的斜拉桥,观看库区全景的观景台就设在桥的一端,我们依次下车,几位老兄嘟嘟囔囔抱怨起天气的不配合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三)炳灵寺 / 轩诚清读(第1731期)
本篇精彩: 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秀骨清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四)西宁(上) / 轩诚清读(第1738期)
本篇精彩: 我无法记住照片上男男女女之间的关系,十几口人家的合影,我只能说还是只记得我的姨夫.姨姨和刚刚认识的表亲弟弟莫梦,但我知道这都是我的亲人,只有送上祝福.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为我娘亲家族六十年在青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西宁(下) / 轩诚清读(第1745期)
本篇精彩: 这个企业带有无数牦牛付出生命的血腥气息,今天的晚宴自然是牦牛宴.主家特意推崇的牛气冲天的牦牛头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命怒视人类的目光,联想到人类的残暴.我不是一个素食客,但我始终难以接受这种充满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青海湖(上)/ 轩诚清读(第1766期)
本篇精彩: 看到这一幕,我总会想起81年在新疆和田当兵与老维子地摊交易的情景,当时由于维族人开化的晚,一些维族老大爷不知面值的大小,只知张数的多少,我们用一角充当一元占了不少的便宜.今天的这个藏族卖主 ...
-
原创|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濉溪...(濉溪古城开城记)
原创|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濉溪...(濉溪古城开城记) 欢爸/上海/2021-05-01 入夜,打开朋友圈,一路点赞下去. 一来互祝发圈的好友节日快乐, 二来把一天来有关濉溪古城开城的图片里效果好的 ...
-
袁运生 “画余随笔”&“画室琐记”
画余随笔 文/袁运生 作为当代的中国画家,这条路回想起来,味道颇为苦涩!也许,我们的苦涩可以换来下一代中国画家去追索真正的自信.难道还要假装活得很滋润.很自信.很体面,而不觉得羞涩,跟(指跟西方的风) ...
-
只记花开不记年
去公园溜弯,看见一个老人家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晒太阳.别人问她:"您老今年高寿了?"她笑,说:"不记得了.年龄就是个数字,天天记在心上怪累的,闲着还不如看看花.你看那棵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