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热肠,文人风范 ——读陈子善《自画像》
相关推荐
-
拾书随录碎记
拾书随录碎记
-
把“文学碎片”拾捡镶嵌起来
来源:解放日报2021-04-10 11:00 作者:夏斌 40多年来,陈子善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痴迷的工作状态,兴致勃勃地把一块块"文学碎片"拾捡起来,再镶嵌到适宜的位置上. 有 ...
-
【左岸风文学】秋日清风 |自画像
自画像 作者:秋日清风 不高的一根线杆 立于公园的一角 四季轮回 风雨兼收 多年来从不 奢望他人的停靠 夜越深 你越亮 2021.01 . 作 者 秋日清风.衡水安平人,平时喜欢写作,听到的.看到的, ...
-
【阿骨打城头的寂静】读勃莱的无为之诗/秋雨中的夜晚/初生婴儿的啼哭/自画像
阿骨打城头的寂静 作者:剑东 读勃莱的无为之诗 没有什么,秋天来了 他只是多带了一把镰刀 这个走亲戚的老头毕竟是个俗人 割下了芦苇,却丢下了铺在上面的阳光 他还用手试了试镰刀 傍晚的秋风就红了又红 我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
陈子善:鲁迅在共和旅馆的五天
鲁迅在共和旅馆住了五天,这也是鲁迅生命中最后九年定居上海的起点. 1927年9月27日,鲁迅偕许广平在广州搭乘"山东"轮赴上海.10月3日"午后"船抵上海十六铺 ...
-
【专栏18】陈子善:陨落星辰中最耀眼的 —纪念郁达夫烈士殉难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 ...
-
《现代中文学刊》主编的陈子善是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而闻名学界和坊间的,几乎所有网上网下的手稿引起的公案都可以在他这里得到权威诊断,而他在新世纪后对张爱玲手稿的找寻、诊断也成了名片
陈子善:在手稿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郁达夫.胡适日期:2019年11月15日 14:17:57 作者:李念 11月13日,陈子善在上海图书馆做"我的作家手稿之旅"演讲"我 ...
-
陈子善:除了鲁迅和张爱玲,还有一个上海作家“写得特别好”
40多年来,陈子善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痴迷的工作状态,兴致勃勃地把一块块"文学碎片"拾捡起来,再镶嵌到适宜的位置上. 有人说:"陈子善的研究让中国现代文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
陈子善:黄裳先生与《还乡日记》(附补遗一则)
黄裳先生是公认的现当代散文大家,他自己也一再声明"我一直是写散文的".即使对"黄迷"和藏书界推崇备至的"来燕榭题跋",黄先生也认为" ...
-
吴湖帆夫人的绘画非常工整,不急不躁,笔笔细腻,尽显文人风范
中国画讲堂2021-02-04 12:00:25 当文人遇到文人的时候,往往是惺惺相惜的画家依旧如是,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位画家她叫潘静淑,她祖上可是地地道道的官宦文人之家,她的伯父潘祖荫,曾获探花,工 ...
-
陈子善 | 琐忆聂绀弩先生
聂绀弩先生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今年正是他老人家逝世35周年纪念,我这篇迟到的回忆就从怎么会认识他写起. 五年前,当年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负责人汤逸中老师交给我一包资料,文件袋上 ...
-
陆如|国画入瓷,最具文人风范的陶瓷大师
"胸中瓷艺,腕底丹青" --许麟庐为陆如先生题字 人物简介 陆如,字淘人,号珠山老民,室名淘乐斋,1936年生于江西九江.陶瓷世家后人,自幼学习国画,画功了得,精通青花艺术,把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