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在炎性驱动大肠癌中的关键作用获揭示
相关推荐
-
黑茶中的“金花”原来是——冠突散囊菌
2021年5月17日,由包括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内的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冠突散囊菌发酵茶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在湖南安化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此项 ...
-
不可思议的关联:肠道菌群与结肠癌
区俊文,桂小诗,李雪梅,王正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与过去有着显著区别.在我国,能量摄入过多.膳 ...
-
“隐藏高手” 胰腺癌的新出路——微生物
胰腺癌是致命的癌症之一,其特点是: 难发现(发现多为晚期),病程短,发展恶化速度快,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正所谓 "无声杀手". 胰腺癌为什么难发现?这要从胰腺癌的位置说起. 胰 ...
-
综述 | Cancers:肠道微生物与肿瘤-从发病机制到治疗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多因素的病理过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发挥 ...
-
《细胞》:结肠癌,你居然玩挑拨离间那一套!科学家发现,肠肿瘤内ILC3减少会改变肠菌组成,破坏免疫稳...
肠道微生物群,人体内的老住客了,还是不爱消停的那种. 宿主免疫与肠道菌群之间相爱相杀的戏码,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故事发展却从不令人失望,绝对越挖越精彩! 近日,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Gregory F. ...
-
验血测肠癌!中国突破接连登上胃肠顶刊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936期日报. 国内团队:ColonAiQ可用于大肠癌早期检测和复发预测 Gastroenterology[IF:22.682] ① 对结直肠癌(CRC).晚期腺瘤(AA)和正常组织进行甲基 ...
-
于君等又发GUT:肝癌患者的''肠肝轴代谢''特征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902期日报. 于君+黄炜燊+夏强:从肠入肝的代谢物变化或参与肝癌发生 Gut[IF:23.059] ① 纳入52名肝癌(HCC)患者和50名健康人的血清(门静脉和中央静脉).肝组织和粪便样 ...
-
《细胞》:膳食纤维增强免疫治疗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高纤维饮食促进AKK菌定殖,进而重编程肿瘤免...
免疫治疗太火了,奇点糕也是不想再多做描述.然而,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免疫治疗火归火,疗效却一直是个不稳定因素,谁知道谁就是那个预后良好的幸运儿呢-- 科学家们潜心寻找肿瘤生物标志物和辅助治疗方法,就想 ...
-
肠道菌群调节:结直肠癌预防与治疗新策略
肠癌的发病率位居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据统计,2018年全球新发病的人数为180万,死亡人数为88.1万.随着肠镜的普及,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在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 ...
-
“粑粑”也能治病?首个人体试验证实粪菌移植治疗肿瘤的效果!
早在1700年前我国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曾记载使用黄龙汤(粪汁)治疗食物中毒及感染性肠炎.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粪菌液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古代用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