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中的脂质类化合物排列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变化,常温呈液晶相其流动性好,高温却又会造成过度流动进而导致整个膜紊乱,随着温度下降膜的流动性也随之下降甚至变为凝胶状。植物抵御低温的机制之一就是尽可能地保持液晶相(图片源自Dmitry A. Los和Vladislav V. Zinchenko编著的Regulatory Role of Membrane Fluidity in Gene Expression)三、保持酶系统的稳定性:低温对细胞的损害还包括对酶系统的干扰,其中,会使一些蛋白酶复合体解聚进而丧失酶应有的功能。我们知道,酶,是所有细胞生命体中几乎所有生化反应所必需的催化剂物质,没有酶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就会出问题,进而导致细胞乃至整个生命器官的异常。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合成,PEP则是CO2的受体。换句话说,光合作用的效率高低和其固定的CO2数量有关,进而和PEP有关,同时也和PPDK有关,如果PPDK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光合效率。低温则会造成PPDK由四聚体变为二聚体,催化功能丧失。植物同样也有化解低温对酶系统损伤的大招,其中就包括一些特殊的酶以及同工酶,所谓同工酶是指能够像某种酶一样催化某种反应的但又结构不同的酶。同工酶的一个特点是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随着温度或其他条件的变化进行微调。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植物耐低温反应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种酶能够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化解逆境下出现的过氧化物对细胞的伤害。酯酶同工酶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另外还有过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等。四、细胞骨架结构及功能稳定性:植物生理学中介绍过,细胞由遗传系统、生物膜系统和细胞骨架系统三大系统构成,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组成,是真核生物维持基本形态的重要结构。
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广泛分布在整个细胞空间内(图片来自必应搜索)低温导致细胞膜中的脂质由液晶相变为凝胶相,最终导致整个细胞乃至叶片呈现僵硬状态,这无疑也会牵连到细胞骨架上的变形。植物自然也会进化出相应的机制来克服低温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在低温下,细胞可通过细胞骨架自身组装与去组装将信息在细胞内进行传递,具有其他细胞结构所不能替代的功能。比如,微丝通过聚合与解聚来控制气孔的开闭,进而应对低温带来的影响。细胞骨架还是细胞对低温整个反应的环节之一,使植物对低温等逆境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调控网络。骨架与跨质膜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联接,把胞外受体捕捉到的刺激信号传递给细胞骨架,再传递给细胞核中的基因组,以及其它细胞器,进而对接下来的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总起来说,植物化解低温胁迫的招数很多,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招数还是有序有系统的展开。植物如何把感受到的低温信号进行胞内传递,基因耐受反应信号又是如何表达的,下一篇详述。参考资料:1、ARSHAD NAJI ALHASNAWI,Role of prolinein plant stress tolerance : A mini review2、孟凤,郁松林等,甜菜碱与植物抗逆性关系之研究进展3、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