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丨旧日胡同里的响器

(0)

相关推荐

  • 京剧锣鼓:散板的开法(二)

    京剧锣鼓:散板的开法(二) 4.快纽丝  5.一小锣  小锣开散板,用得较少,但自有其特点.如<桑园会>中罗敷向婆婆哭诉之时即是用小锣开散板. 把散板的开法与摇板比较一下,即可发现明显的不 ...

  • 姥姥讲的故事:小锣小鼓当当响之三(作者 周建义)

    护保卫战 第二天,二娃和麻婆婆打个招呼就去了西山坡地里,在那颗独蜀黍旁搭了一个草棚,日夜守护着小蜀黍.此时的黍叶也失去了绿意,而渐渐地变得黄里透着红:粗壮的黍杆,一节节渗着厚厚的白霜,关节处隆隆凸起, ...

  • 浅谈邵东花鼓戏的伴奏

    所谓的"邵东花鼓戏",是指形成于今湖南省邵东市境内的一种被称之为"花鼓戏"的戏曲. 邵东花鼓戏的伴奏,传统上称为"场面",进行伴奏被称为搞场 ...

  • 听姥姥讲故事:小锣小鼓当当响之四(作者 周建义)

    小锣小鼓当当响 天色将明,二娃轻轻的推开了房门,趁着晨曦,二娃看到麻婆婆靠着墙坐在床头,三妮儿趴在麻婆婆的腿上已经睡熟. 麻婆婆听见门响,忙睁开泪眼,看定是二娃真的回来了,惊喜的拍醒三妮儿:" ...

  • 徐兰沅:胡琴过门的起头锣鼓杂谈

    倒板:有大倒板.小倒板.中速倒板之分,每种倒板都是代表着一定的情绪,因而起头锣鼓也有了区别. 西皮倒板:用<四郎探母>来谈,这出戏共有九个西皮倒板,在尺寸上是很少相同的,铁镜公主的&quo ...

  • 北京记忆丨春松胡同

    春松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南北.东西走向,中间多曲折.北起小雅宝胡同,南止盛芳胡同,东与大雅宝胡同相通,西与松树院相通.全长114米,宽4米,沥青路面. 春松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礼拜寺 ...

  • 北京记忆丨相声与胡同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而在这四个技能当中,我认为,"说"和"逗"最基本.当然,说,就是讲一个段子,逗,就是引人一乐. 然而,平白无故,博人一笑也不容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北京记忆丨清末民初的东城诗钟活动

    作诗钟是一种趣味性文学活动,清末民初在北京风行一时.这一活动是聚会写作七言的对联,带有竞赛的性质.主要有两种体式.分咏体是在题目中规定了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物,要别具巧思把二者写入一副对联,以另有寓意为佳 ...

  • 北京记忆丨燕墩石碑上都写了什么

    燕墩公园(周志光/摄)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外半里许(今铁路桥西侧).它始建于元代,即"坐镇"大都城南,用土堆积而成的火神祭坛--烽火台.历尽岁月沧桑 ...

  • 在北京,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豪人,竟然。。。

    自古至今, 北京这地界就招人喜欢, 很多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印记. 话不多说, 小编这就带您去一探究竟! 1.鲁迅旧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枣树",鲁迅曾在& ...

  • 在北京,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豪人竟然是。。。

    观闻视读 喜.乐.闻 公众号 自古至今, 北京这地界就招人喜欢, 很多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印记. 话不多说, 小编这就带您去一探究竟! 1.鲁迅旧居 "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 ...

  • 北京记忆丨旧京珠宝行业秘闻

    珠宝是多种贵重饰物的统称,包括珍珠.宝石.翡翠.玛瑙.玉石.珊瑚等等.大部分是历代统治阶级用以装饰其骄奢淫佚生活的奢侈品,但制作珠宝的精湛工艺,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艺术水平.根据历史的 ...

  • 北京记忆丨钟鼓楼大修挖出镇物,亲历者揭秘盒内玄机

    本文作者为北京钟鼓楼第一任所长郑毅,郑老曾担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作为亲历者,相信他的回忆更具说服力. 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城镇建设史上,曾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城镇规划中的特色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