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为什么说古无大字
相关推荐
-
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的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东晋末年时期的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极差,被扣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是有一个人却十分感谢他,此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至于二人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
丹青妖娆 宣纸如素
文房四宝中,中国画用纸是有很大讲究的,不同的绘画技艺或许就对纸张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中国画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纸张也有一定的地位,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画就是笔.墨.纸构成的传统艺术.在这里,让我 ...
-
【大愚书论】生宣纸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
书画是人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结合,同样的书写动作,纸张不同便会表出现不尽相同的形态效果,自东汉末年,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制作原料和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麻纸到后来的藤纸.竹纸 ...
-
【大愚书论】书法的坐姿与执笔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执简而书和书案书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与之相对应的书写方式便是执简而书.纸张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书写材料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水之法
中国画常又被称为水墨画,水墨之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淋漓"讲的就是用水所取得的效果.水墨神化,其妙在水,黄宾虹说:"能使笔墨变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色之法
青绿山水 水墨丹青是人们对中国画的传统代称,中国的绘画本以设色为主,六朝至唐发展出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但从唐王维开始,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各种设色反而成了水墨的辅助,这其实源于中国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墨法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笔法之外,墨法同样也很重要,墨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墨中见笔,笔中见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是表达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墨法是笔法与墨色结合的具体表现方法,墨色不仅使笔法 ...
-
【大愚书论】有心缠纸笔与唐代书法的韵失法立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毛笔 有心缠纸笔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硬毫笔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唐代发展到了极致,因唐太宗独善王羲之,唐初的书法风尚接续东晋南朝之姿媚妍丽而整饬以法度,然法立而韵失,这也反映在了 ...
-
【大愚书论】魏晋南北朝的有心笔与无心笔
随着纸张自东汉末年的逐渐普及,毛笔的制作随之出现了显著变化,成本低廉的纸张使得书写空间获得解放,毛笔的形制相应呈变大趋势,而书者对于毛笔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并亲自参与改良制作,著名书法家张芝就妙于作笔, ...
-
【大愚书论】从执简到伏案,魏晋南北朝时书写姿势的重大变化
魏晋戎服 自东汉末年起,中国陷入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动荡之中,因其间战乱频仍,源于少数民族的裤褶以其便于军事作战逐渐流行起来,我们今天所说的"裤子"即应为"裤褶" ...
-
【大愚书论】两汉时期毛笔制作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两汉时期的书写仍以简牍为主,与战国时期相比,虽仍因用途而长度各有不同,但简牍的主要长度逐渐固定为一尺,文字内容较多的仍用竹简书写,较少的文字记录和往来则用木牍或木札,故当时以尺牍指代书信,而其宽度则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