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二十七

(0)

相关推荐

  • 东汉甘肃老寿星:少年成名,中年得志,晚年淡泊,吃橡实活到96岁

    东汉时期, 甘肃有个老寿星 古人的寿命多不长.原始社会人均寿命多二十多岁,到封建社会,五十岁的已经是高寿了,七十岁已经是古来稀.令人想不到的是,东汉时期,甘肃还出了一寿星,高寿九十六. 这位甘肃的寿星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二十七)

    27   2 百年来,赵氏的经边,自然是关心边藏的国人久议的话题,见仁见智,议论多多.我们就来听听一些影响较大,且颇具代表性的评说. 陈渠珍,是赵尔巽转荐给赵尔丰,赵尔丰将其编入钟颖的入藏部队.到了恩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七)

    驻藏大臣孟保将寻访情况奏报朝廷后,又亲自主持"金瓶掣签",最终掣定"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转世灵童)."在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六月初八日的奏疏中,孟保向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一

    耄耋回首,往事如烟.夕照临窗,偶有所记.兹将所记之上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在西康省府.省委工作时的一些琐事辑录于此,聊以回味.                                      龚伯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二

    广袤的西康 西康省,幅员辽阔.据当年奉国民政府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渝字第八九号训令开:案准国防最高会议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汉字第六五三号函开:据本会议秘书处案呈行政院函内开:查西康建省委员会呈请划拨川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三

    到雅安 一辆汽车将我们几个赴康干部,从重庆拉到了成都青年路的西康驻蓉办事处.赓即,在1952年12月31日就将其送到雅安.一到羌江桥头的汽车站,无比兴奋的我,立刻便从羌江上那座名为"文辉桥&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四

    荥经的青龙埸 进康后,首次下乡,就是到荥经县的青龙埸救灾.约在1953年的初夏,这里遭了一埸雹灾. 荥经的仙缘桥 出雅安,约大半天路程,翻过麂子冈就到了青龙埸. 当年工作干部下乡,当地政府都安排有村民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五

    "潘医官" 老潘是位起义的少校医官.解放初他的身影常出现在雅安苍坪山.有时我们还一起在乡下工作. 当年工作干部在乡下十么都要得管,连村民的小伤小病也得过问,譬如有人患了伤风感冒,你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

    爆"倪肚" 1954年,我已调到中共西康省委机关工作.当年,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要在机关的大会议室举行舞会.为此,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曾庆祥(廖志高主席的秘书)拉小提琴,周可朗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七

    七.建昌板鸭 建昌即西昌.西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物产十分丰富,就说水中游的鸭子吧,简直肥大得像鹅.难怪,初到西昌的伙伴,常把"鸭子当成鹅,鸡公当鸡婆". 建昌(西昌)城远眺 建昌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十二

    初见大熊猫(一) 最初亲眼看到大熊猫,是在1954年. 当年省委机关宿舍后面紧靠厕所的围墙有道小门,跨出小门就是省委书记.省长的办公楼. 一天,楼外很是热闹,小青年爱看稀奇,我忙跨过门去,一看,一个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