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感悟:国外归来聊聊中国的科研
以下内容来自EETOP论坛,作者:cliassh
本人不才,国外混的loser,不过见识了老外是怎么搞科研的后,在看到了前段时间大家对一个论坛热帖的讨论后,不禁觉得很好笑。
我想说的是,怨不得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总是跟在白人屁股后头吃灰,很显然,我们的方法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也许是从小到大填鸭式的教育,让我们养成了只专注“解题”的习惯,所以流毒甚广,就连在这种高科技公司还在通过对在职员工考试评分的方式决定员工的绩效和去留问题,让人真是哭笑不得。这种搞法,让我想起了富士康,呵呵,把普工当机器,把人才当普工。
我国外的老板,四十岁出头,拥有十来个专利。有次我跟他讨论charge pump,他试着画出来,结果最终没画出来。我在他手下做项目,他跟我说得很明白,他关心的是我在项目过程中,学懂了什么,是否能正确的定位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提出可能的方向。我实习的公司是个小公司,CTO毕业没多久就靠他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拉到资金筹建了这家公司。他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从来不鼓励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如何创造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不怪中国的公司都是先看别人做了什么产品,咱们再来跟着做个类似的产品,不行就反向,学习后,再做出来。估计大多数中国人真的是“跪久了,站不起来”,根本没有自信靠自己和自己的团队实现一个新的idea。大多数领导估计也不愿意冒风险,创造性的工作哪有抄别人的idea,再自己用便宜工程师做出来挣钱靠谱呢?便宜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嘿,基础扎实,给他明确指出来一条大家都知道的技术路线然后照做肯定没有太大风险一定能做出来的工程师,这就是咱们大多数企业要求的人才。这些所谓的工程师经过5年10年的锻炼,积累了不少经验,确实能够给公司创造利润,但我敢说这些工程师恐怕仍然没有能力提出个大胆创新的idea并带领一个团队实现它,如果让他指导一个菜鸟,估计他能帮到菜鸟的也只是给菜鸟指出可能的技术方案,甚至帮菜鸟debug,但菜鸟最后也只能跟他的师傅一样,成为一个熟练工而已。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去怎么让创新思想的小火种在中国燃烧起来,只是有感而发。不过我相信,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有权力的人能鼓励创新,再让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指导菜鸟,在菜鸟身上也播下创新的种子,这样我国的科技才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追上欧美。
我在开头就说了,我只是个无名小辈。如果各位大佬看了不乐意,就当我放了个P,呵呵。
再多说两句,我发现很多白人学生在读本科的时候,他们的基础普遍是赶不上咱们中国人的,但是他们很多人大三就开始在公司实习做项目,研究生的时候他们就有很多人的实际水平就已经超越了国内的研究生,这个可以从他们的论文看出来,尤其是佼佼者更是显示出他们过人的创新能力,发个paper或者申请个专利什么的,而在工作几年后,他们的工程师水平提高更快。我觉得有两个原因:1他们有比较多的机会学习,参与项目,接受经验丰富的大牛们(教授或者高级工程师)指导,让他们有自己思考创新的能力;2他们中的那些佼佼者基本上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也愿意指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的不少新idea敢于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讨去发现,根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给学生评分。我想这就是白人传递创新的火种的秘诀。
以下是答复论坛回帖的补充:
感谢大家的反馈。看到大家还在强调在基础上创新,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在职的工程师经过了学校的考试大关和公司的面试关,基础肯定是有的,差别可能是强弱的问题。那么基础到底有多重要?我认为基础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比起来,重要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对这些已经在职的工程师来说。看很多书,懂得很多理论,做题很牛,但不会灵活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那你懂得的基础知识也没多大用处。在脱离项目的前提下,脱离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情况下,猛K书得到的这些知识可能已经是落后于科技前沿的,甚至可能是有局限性的(众所周知的几本模拟IC设计著作都是那些大牛们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加上他们自己参考的文献写的东西,书是好书,但仍然是偏理论性质的,并不可能教会你灵活的运用他们教你的知识。),那么它反而是限制你自由思考的枷锁(等你碰到了实际问题,嘿,书上没教我,挠头,可能不是什么问题,忽略吧),即使你有幸避开了这些,你学到的这些东西因为没有运用,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又有多大意义呢?
那么要夯实基础,自然要从项目出发,在项目中锻炼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理解更深刻,基础才能更牢靠啊。什么?opamp的噪声分析设计忘了,翻书去查公式啊!当然这些项目必然是正向设计的项目,也不能是简单重复的项目。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去看它的员工这些能力,而只关注于它的基础,难道不是买椟还珠吗?
关注微信号eetop-1,回复以下红色关键词,阅读推荐文章:
mn01 : 模拟数字产品开发流程
模拟IC正向设计流程总结
关于Folded-cascode中,input-cascod管子作用的直观分析
mn02 : 好的模拟IC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素养
mn03 : 模拟IC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
mn04 : 极点零点之我见
mn05 : 六本经典模拟IC书籍精彩评论及总结
mn06 : 模拟设计的100条圣经
mn07 : 模拟电路学习入门的建议
mn08 : 模拟IC流片经验分享
mn09 : 模拟IC年薪几十万师兄的模电学习经历
mn10 : 想成为一名模拟ic设计师在本科期间应该做哪些准备?
mn11 : 模拟电路设计的九重进阶
mn12 : AnalogIC难在哪里,结构?参数?版图?系统?
icsj01 : IC设计完整流程及工具简述
icsj02 : 说说芯片设计这点事
icsj03 : 关于IC设计的想法
icsj04 : 数字IC设计的完整流程(非常详细!)
icsj05 : 数字IC Design技术全局观(110页PPT!)
icsj06 : ASIC设计中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icsj07 : 集成电路反向分析的争议性
职业发展01 :
何为技术型复合人才
开发工程师人生之路
数字IC工程师的技能树
好的模拟IC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素养
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中长期职业规划
一位老工程师的心里话
一名工作11年老IC工程师的未来之路的探讨
给去小微初创公司的同学一点建议
电子工程师路线图全剖析
职业发展02 :
我的处理器之路
模拟IC设计-我的成长经历
怎样成为强壮、健康的工程师
与年轻电子工程师谈谈最关心的前途问题
何为技术型复合人才
开发工程师人生之路
数字IC工程师的技能树
好的模拟IC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素养
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中长期职业规划
一位老工程师的心里话
一名工作11年老IC工程师的未来之路的探讨
给去小微初创公司的同学一点建议
电子工程师路线图全剖析

全力打造中国电子工程师微信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