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川藏线骑行。十三,折多山
相关推荐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六)
为争夺打箭炉茶市,由乌斯藏第巴(藏王)纵放喇嘛营官打死内土司蛇蜡喳吧而引发的"西炉之役",以倡乱者身首异地.老窝被焚而告终. 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千百年"茶马互市 ...
-
摄影天堂-新都桥《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一季66集
:自驾房车游 <自驾房车,环游中国>是我的梦想,希望走遍各地,浏览山海风光,体验风土人情,品尝风味美食,记录旅行点滴. ﹌﹌﹌﹌﹌﹌﹌﹌﹌﹌﹌﹌ 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 早餐后,离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八)
18 改明正土司 明正土司即打箭炉土司,是康区四大土司之一.辖地纵横千里,驻所在"炉关"以内,即折多山以东的打箭炉,所以朝廷将之归为"内土司"."明正 ...
-
炉边漫话之炉城图说-镜头中的康定(七)
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利用新榆林原明正土司家澡堂子地方优质的温泉水,建起了一座洗毛厂,对州里产的羊毛进行初洗加工,后来发展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国营毛纺织厂,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破产. 1962年,笔者曾在新 ...
-
炉边漫话之炉城图说-镜头中的康定(六)
城 考 炉城在明代这里就是长河西土官驻牧的地方,史称"打煎炉".到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朝廷授予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之职,即后来世人所称的"明正土司".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四十三
一纸民约揭示长河地方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贸易史 --解读泸定沈村明<万历合约>(六) 13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之"鱼通"部 " ...
-
318国道川藏线~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
行走在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上,感动.感激.感恩,无处不在. 走过318国道的人都说:318国道,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随着318国道四川境内的各项工程的拓展,川藏线上的很多风景即将消失.许多垭口的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六)
4 "锅庄"因何产生?早期功能是什么?照刘赞廷<康定县图志>所说,是明正土司"置土目于此",以便"听差侍贡"而形成的.也就是说,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五十)
飞瀑之下有"锅庄"? 一则杜撰的果亲王与明正土司之女的情事 说起打箭炉的老锅庄,通常讲的是四十八家,有人却说头道水"小天都"飞瀑之下还有一家"锅庄&q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七)
"明正土司"与打箭炉锅庄 硝烟散后,甲拉甲布大院里的大灶又火焰熊熊,茶香四溢.娜姆则顶上,又飘飞起溜溜的祥瑞之云. 一埸大战,清除了危及西炉安定的祸根.当着理藩院侍郎(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八十三
色多(二) 明正,朝廷说他是康区"最为恭顺"的"内土司". 历史上,明正土司除城中的大衙门外,在色多还有座老衙门.色多衙门,十分显赫.相传,在衙门正前方的照壁外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十四)
2 打箭炉的锅庄,不仅政治上是明正土司政权的支柱,经济上"执康定财经牛耳",还是当年炉城的文化活动中心. 晚清驻藏大臣有泰在他的<驻藏日记>中,对在炉城亲历的一次异域文 ...
-
炉边漫话之“手拿碟儿敲起来”(上)
衰落多年的木老爷锅庄,自五十年代末做了机关宿舍之后,又兴旺起来.县上召开几百人的"四级干部会",要在这里放坝坝电影:逢年过节,文化馆的"张眼镜",总要领着弦子队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二十五)
让我们再看看前人眼中的打箭炉:"三月初四日,进打箭炉,为蜀西极边,皆番地,乃藏路咽喉,土官明正司统属.""今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闹市焉".这是为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十八)
2 打箭炉是进藏通道,"内陆兵丁赴藏驻防,经行该地,番民等递运粮石,供应承办,虽按数给发脚价,不使扰累,而伊等效力奔走,于一切差使并无迟误,勤劳恭顺,甚属可嘉!应厚加恩赏,以示奖励.&quo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十八)
清乾隆朝大学士孙士毅,在他的<奉命驻打箭炉筹办征调事宜>诗中,更有一首提及炉城女子在边茶交易中的特殊地位的.诗云: 难牙逞瓦当军持,堪布朱巴共一师.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五十一)
当然,要说果亲王与明正土妇"有染",多多少少还是有"风"可"捕",有"影"可"捉".哪怕他来回只在打 ...
-
炉边漫话之打箭炉的锅庄(四十二)
"木家有女字秋娘" 骚人墨客说"锅庄" 炉城四 ...
-
炉边漫话之炉城图说-镜头中的康定(十)
民与市 城以盛民也,市买卖之所也.这就是城市. 康巴西藏历史上能称得上"城市"的唯有炉城. 截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炉城,其位置就在人们常说的"三山二水"间.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