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新立屯”
相关推荐
-
“儿时的记忆”:柳罐斗子怕漏
柳罐斗子 柳罐斗子怕漏 我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柳罐是用来从带辘轳把的土井里往上打水的工具,它是用细柳条编织而成的. 在过去那个特殊的时代,木桶不抗摔,容易破碎,铁桶当时还是很珍贵的, ...
-
黑龙江小县城,当年上万山东人来“开荒”,如今留下的没几个
黑龙江林甸县,一个鲜为人知的偏远县城.早在满人西清的<黑龙江外记>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七月已霜,八月则无不雪."当年,这里是苦寒之地. 林甸在南邻大庆,北接 ...
-
散文《小毛驴儿》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在沙岭镇,北面2里地有一个沙坨子,方圆2平方公里,那里至今仍然流传着″小毛驴儿″的故事. 很久以前,沙坨子下边,有一个马 ...
-
上学的路上(散文)
上学的路上文/刘明江我少年的时候家住宾洲西北团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整个村子有七个自然屯,而有一个叫马玉杰的同学学就住在和我临近的一个小屯子里.每个小屯只住有十来户人家.小学的时候我俩就在一个班上学,而且 ...
-
柳条万千
柳条万千 是拨动的琴弦 是回旋的波澜 一路绿色的彰显 春风荡漾 春意盎然 春色飞扬 从春天到夏天 情调越来越浓 超越了春风化雨 走过路过轻拂过 起舞的生机 低唱的活力 横穿四季
-
东北小院
陪岳父回老家,见到了真正的农家小院. 岳父老家在锦州市黑山县的一个屯子里,屯子离县城不远,下了主道,拐入一条不宽的乡间土路,又跨过一处铁道路口,前行不远就到. 屯子不大,一条铁路.一大片玉米地隔开了外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十四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 之劈哩扑咙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带辘轳的土井
带辘轳的土井 今年夏天,我回了一次童年住过的小渔村,在这个村子我整整生活了十五年,望着这个小小的村庄,我在试图寻找童年的影子.时过境迁,我已二十多年未来了,村子变化很大,百姓住上了新房,吃上 ...
-
回吴堡过“三月三”
[往期选读] 名镇吴桥的历史 古镇大桥的历史 老区郭村的历史 名镇武坚的历史 名镇丁伙的历史 古镇邵伯的历史 古镇樊川的历史 古镇宜陵的历史 古镇小纪的历史 古镇丁沟的昨 ...
-
新立屯立德堂旧事
立德堂",在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内,是我省有名的大地主兼资本家,也是东北三省三大财阀之一(第一是大连造船长张本政,第二是哈尔滨火磨公司毓昌源王精三).当时,我家和"立德堂" ...
-
新立屯
山海关外 柳条边旁 有一座小城 声名远扬 老爷庙 立德堂 东沙河水 是那样令人神往 金猪山美 友邻鱼香 旱路码头 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老梯子 好儿郎 英雄的故事 传遍四方 高粱红了 瓜果飘香 远方的游子 ...
-
新立屯关帝庙
新立屯关帝庙
-
20岁的杜新立,谋害6名战友选择叛逃,结局如何?
20岁的杜新立,谋害6名战友选择叛逃,结局如何?
-
穷凶极恶的杜新立和王中荣,谋害 6名战友叛逃韩国,二人结局如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两名年仅二十岁左右的水兵小伙子枪杀了6名战友,叛逃韩国,是什么原因让他俩变得如此残暴?他们二人为什么要叛逃韩国呢?又是怎么将全船战士制服的?这二人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1985年3 ...
-
向死而生—新立湖掠影之五
这里候鸟经停,这里两河相汇,这里有朝阳袅袅,这里有落日余晖.眉是清浅浅的天黛,飞鸟掠过,山河远阔:眼是喜盈盈的碧波,交颈嬉戏,倒映人间烟火.我八天五次至此,为了寻找,固守,定格,带走. 当我打开这轴画 ...
-
春天的使者—新立湖掠影之六
辽宁北镇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于北镇市东南部新立农场境内,总面积727.9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84.72公顷,湿地率94.06%.该湿地为典型的库塘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禽迁飞路线的重要停歇地. 该 ...
-
新立湖畔媚春光 —新立湖掠影之七
朋友们,当我们看见蓝天下电力五线谱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时,当我们乘坐高铁驰骋在祖国大地时,当我们漫步在灯火辉煌的大街小巷时,当我们在温暖的家中其乐融融时,您是否知道,这美好的一切,是这样的一座座塔. ...
-
自然之美—大雁(新立湖掠影之八)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个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对于人类来说,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大雁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