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例话(32)对联中的反复与复辞

(0)

相关推荐

  • 这四个千古绝对,至今没有完美的下联,第一个出自乾隆之口

    对联是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久远的历史,可以算得上是中华瑰宝,历史记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到现在我们国家在春节都还有着贴对联的习惯,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

  • 妙趣横生话对联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妙趣横生话对联 文丨墨竹幽香    摄影丨旅途 牡丹芍药盛开的季节,突然想起了一副对联:东启 ...

  • 6个没有完美下联的千古绝对,瞧一瞧想一想,你能对出好下联吗

    谈起对联,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那些传说里的千古绝对.而之所以称为千古绝对,那的确是因为对联太难对出完美的下联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一定要关注我,一起来看看6个没有完美下联的千古 ...

  • 对联例话(49):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23期) 对联中的古今对和绝对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的相类似的联语现象. 所谓"古今对",其实就是前人的某个绝妙出句在当时未能得 ...

  • 对联例话(47):对联中的缺隐、续填与借改

    (47) 对联中的缺隐.续填与借改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19期) 缺隐.续填与借改,这三种手法在对联中的应用,都是为了达意的某种需要,致使联意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意境 ...

  • 对联例话(46):对联中的摹状、拟声与绘色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1581篇原创文章 本文约2850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 对联例话 (46) 对联中的摹状.拟声与绘色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17期) 摹状.拟声与绘色 ...

  • 对联例话(44):对联中的方位与数字

    本文约4600字,阅读约需要9分钟 对联例话 (44) 对联中的方位与数字 朱英贵 (本文部分内容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13期) 南对北,东对西,前后对高低,此为方位对:一对二,百 ...

  • 对联例话(45)对联中的换序与置换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15期) 对联创作中的换序与置换手法,都是借助"换"的技巧来达到机智幽默的修辞效果. 一.对联中的"换序" ...

  • 对联例话(43)对联中的用典与列品

    朱英贵 (本文部分内容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11期) 典故一词,一般是指在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创作对联也可以运用典故,这种手法就叫"用典". ...

  • 对联例话(42)对联中的婉曲与制谜

    对联例话 (42) 对联中的婉曲与制谜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9期) 对联创作中的婉曲与制谜这两种手法,都是出于故意隐讳真意的动机来制作巧联与趣联.为了使对联能表达某 ...

  • 对联例话(41)对联中的同音与绕口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7期) 对联创作中的同音手法与绕口手法,都是利用文字音同音近的特点来制作巧联与趣联,其实"同音"是手段,"绕口&q ...

  • 对联例话(40)对联中的虚字与联绵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5期) 对联创作中的虚字手法与联绵手法,都是讲究虚实相生的制联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创作的对联可以分别称为"虚字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