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大唐向回纥求援,付出什么代价?
相关推荐
-
回鹘汗国:一个靠骑射起家,却喜欢经商的不正经草原帝国
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漫长历史中,蒙古高原上先后存在过四个游牧民族政权,它们分别是突厥.薛延陀.回鹘.黠戛斯.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绍过突厥和薛延陀的历史,这次就来讲讲回鹘的历史.提到回鹘,相信很多人会 ...
-
安史之乱竟让唐朝损失3600万人口!这是怎样一场空前浩劫
4000年来的人类文明史,其实真正最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一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地球上各国各地人类的人口.gdp乃至整个生存质量,无不是一直就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中反复循环. 正因为工业化时代之前,农 ...
-
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五):叛乱虽平,盛唐不再
导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春望>正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第三年,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 ...
-
大臣逼迫和亲公主殉葬,公主划破脸毁容,回到祖国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十六 请勿转载 唐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的一个鼎盛时期,它曾经征服四海,傲视天下,李世民不光是唐朝皇帝,同时也是西域诸国共同推举的"天可汗". ...
-
郭子仪借兵回纥收复长安,代价惨重:大唐公主受辱,百姓遭劫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改变大唐王朝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藩镇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联合起兵发起叛乱,仅仅用了35天,叛军长驱直入就攻占了大唐东都洛阳. 随后,安禄山指 ...
-
和亲时陪嫁的公主,留在异乡33年,两个儿子惨遭杀害
小珏说历史--<小珏说唐>系列十九 请勿转载 在唐朝的时候,国力昌盛,四方邻国都非常仰慕中原文化.其中有一个叫做回纥的国家,与唐朝的关系一度非常好.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它没有趁火打劫,而是 ...
-
安史之乱中,回纥两次抢劫洛阳,唐朝亲王、大将为何却旁观不动?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在发动叛乱后,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先后攻下洛阳和长安,大半个北方都陷于叛军的铁骑下. 要不是张巡死死守住睢阳(今河南商丘, ...
-
回纥曲 . 陌中春两阕
回纥曲 . 陌中春 惯看门前柳,烟生满水滨.经行原上客,来往陌中春. 心事还重识,芳年何宿身.红尘千万顷,不见武陵人. 其二 回纥曲 . 眽眽意无穷 只自窗前望,春来玉镜东.愔愔何所寄,眽眽 ...
-
安史之乱中,为什么唐朝北方的军队有好好的大唐盛世不过,却愿意跟着安禄山反叛?
安禄山起兵初期,整个唐朝估计没人敢相信这家伙居然会造反,深受玄宗宠爱的他不应该造反,玄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久久不能平复. 安史之乱前,上至皇帝下到平民都处于醉生梦死状态,他们觉得如此盛世最应该做事情是享 ...
-
安史之乱,大唐为何向这个少数民族求援?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这场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动乱,再加上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致使唐朝由盛而衰,造成了藩镇割据,大唐王朝逐渐走向灭亡. ...
-
东亚三国志:大唐帝国与吐蕃、回纥的爱恨情仇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之所以选择回纥为盟友去平叛,而拒绝了吐蕃的出兵援助提议,原因再简单不过,回纥人只是趁火打劫的饿狼,而吐蕃人确实意图将整个大唐江山撕扯粉碎.鲸吞下肚的猛虎 ...
-
中概股回大a,其中90%的企业市值都会比在美股高30%以上,大多数都是细分行业及其有辨识度的企业。 ...
刚刚看了美团官方与巡视组的对话,美团连甩三个锅,骑手不仅辛苦,还要随时做好被抛弃的准备: 1.最近,美团与进驻公司的巡视组的对话被曝光了,在谈到骑手和美团的关系时候美团官方称,属于外包关系.如果发生问 ...
-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李隆基仍然健在,太子李亨为什么急于称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领15万叛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东都洛阳,然后继续西进,意图突破潼关重镇后直取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用人失误,潼关很快失守,他惊慌失措,以亲征为名,带着后宫妃嫔及 ...
-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听闻侄子家30人为国尽忠,悲痛写下祭侄文稿
755年十一月,正值寒冬时节,纷飞的大雪,为大唐的都城长安披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街道上稀疏可见的几个行人,也被凛冽的寒风劝退,他们加快了自己的速度,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中烧上一盆炭火,再温上一壶美酒,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