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的湖北博物馆,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若要评选中国人最熟悉的国宝,有两件文物一定上榜: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

这两件文物屡次出现在课本和影视剧中,可谓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有趣的是,它们都收录在一座省级博物馆中,这便是湖北省博物馆。

到武汉,你可以不看黄鹤楼,不去户部巷,但一定不能错过湖北省博。这是一座常年游客爆满,口碑爆棚的博物馆,令人惊讶的国宝级文物数量,让人宛如走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沧桑厚重的华夏中国。

湖北省博坐落于东湖之畔,东湖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绵长的历史交相辉映,一个是风景之最,一个是历史之最,二者珠联璧合,演绎出了一段美丽佳话。

湖北省博的实力太过雄厚,简直是神级一样的存在。这里仅国家一级文物便有945件,国宝级文物16件(套),不夸张地说,这16件国宝每一个单拿出来,都足以救活一个地级市博物馆。

说起湖北省博,就不能不提曾侯乙墓,馆藏的16件国宝,9个都出自于此,民间有“先有曾侯乙墓,后有湖北省博”之称。墓中出土的近万件文物,轰动了海内外,尤其是数目庞大的青铜器,更让人叹为观止。

下面就先看看,湖北省博惊艳了历史的4大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

很难相信,2400多年前的青铜剑竟能保存到现在,还能不被腐蚀,完好无损,无愧于“天下第一剑”的美名。

勾践剑要比想象中的短一些,剑长55.7厘米,剑宽 4.6厘米,手柄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体刻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

剑刃凛冽,哪怕在室内依旧可感受摄人心魄的寒光,剑身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这花纹太过优美,我感觉在21世纪也不过时。

有趣的是,勾践本为越国人,可这把剑却在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专家们考证后认为,此剑应是随女儿出嫁楚昭王时,作为嫁妆被带到了楚国,之后又赏给一位贵族成了随葬品。

曾侯乙编钟

这个编钟怕是中国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一经出现便惊艳了全世界,改变了世界音乐史。

这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共六十五件,代表了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公认为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因为太过重要,它从出土后只奏响了3次。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这是一件元代青花瓷,比起其他国宝要“年轻”许多,价值上却丝毫不输。

元朝产出的青花瓷,以精湛工艺享誉世界,不过存世却极为稀少,这件青花瓷更是珍品中的珍品。釉色白中泛青,色彩青翠艳丽,线条优雅轻盈,瓶体绘有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4幅文人雅图,为其增色不少。

郧县人头骨化石

很多人说一块头骨有什么可看的?因为这不是普通的头骨,它属于南方古猿类,距今约100万年前,它的出现,不但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还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的空白,对进化论的验证有重大意义。

除了这四大镇馆之宝,还有很多让人一眼难忘的文物。如鹿角立鹤,这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同曾侯乙编钟一起出土。古时鹿、鹤都是寓意吉祥的动物,把鹿角插入鹤头,将二者融于一身,称之为“瑞鹤”。

我最喜欢的文物是清朝时的“粉彩吸杯”,粉彩是清朝特有的瓷器种类,素以粉雅柔丽而著称。这件吸杯做成了荷花模样,粉嫩迷人,温和淡雅,色彩自然,宛如一朵在水中盛开的荷花,轻盈灵动,看得我如痴如醉,真想带走自用。

湖北省博的文物实在太多了,如果沉下心来细看,一天时间也不够。那一件件国宝,是千年历史沉淀的财富,是穿越时空的精灵,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不收门票。

交通:乘坐14路、402路、411路公交,到东湖路省博物馆站下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达人,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