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中国古代小说史述》
相关推荐
-
仲若辛丨莫让浮云遮望眼
▍文 仲若辛 ▍来源 公众号辩护人Defenders 昨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同行批评一些来自体制内的律师,只摆花架子,不干真活.他同时表扬了一个同样来自体制内的前检察官现律师,说这个律师踏实低调 ...
-
王金波、王燕 || 杨宪益-戴乃迭《中国小说史略》英译本《红楼梦》章节翻译研究
本文原刊<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5辑第176-199页 已获作者授权,特此致谢!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文全译本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随后 ...
-
中外比较视野中的学术创见——读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稿》【图文】
朱维之 再一次捧读朱维之先生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稿>,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此书于1988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至今已30余年.朱先生是1999年以95岁高龄仙逝的,当年受 ...
-
鲁迅被指抄袭竭力自证清白,十年后依然余恨未消,大骂指控者谎狗
1923年到1924年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该书最初分上下两册出版,故出版日期有两个年份).此书原是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讲义,随编随讲,到一定篇幅后结集出版.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 ...
-
无处觅菰蒲 ——谈谈鲁迅先生
中国有两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个是春秋战国. 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思想便主要由两种思想构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虽然,后世还有种种变革,以及外界的种种冲击(例如佛教的传入),但却再难撼动儒道思想在中国人 ...
-
谷文彬:在历史语境中认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拓荒之作,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自问世以来,因其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论断深刻,备受学界推崇,向为治小说者奉为圭杲,且不乏对其研究,或是 ...
-
作文素材 | 鲁迅、陈独秀、茅盾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如果你不相信 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 放纵肯定更不是 廖一梅 <悲观主义的花朵> 嗨,晚上好呀! 刚刚过去的五一,大家都去哪里嗨皮了呢,经历了前两年假期出游的人山人海之后, ...
-
《中国文学图像简史》教材编撰会议召开
2021年8月20至21日,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文学图像简史>教材编撰会议,在腾讯会议室召开.出版社李明非主任主持会议,戎文敏副总编辑首先致辞. 戎总首先感谢赵宪章教授及其团队对出 ...
-
刘海燕:罗马国家中心图书馆藏部分中国古代小说版本述略
2017年6月15日-16日再次赴罗马国家中心图书馆查阅古籍.因为古籍阅览室提书的限制,每次只能申请两种书,看完之后才能再次申请其他书. 两天时间远远不够,只能就经眼的古籍简述其版本情况,因是访书札记 ...
-
3083中国古代将帅智慧:归师勿遏(扬敬述)
3083中国古代将帅智慧:归师勿遏(扬敬述)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最近总被推送一条假新闻--<麻省教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分析>! 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名叫理查德·拉尔森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一场讲座中对比解读中西方神话故事,称西方人习惯于听神的旨意,往往逃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是否要写<中国神话世系谱>,小编犹豫了很久,中国神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最难撰写的部分就是神话世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资料庞杂.不成体系,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一人多角(多名).多人一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六)--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死观
远古时代,华夏先祖尚无法通过手中简单的工具与强大的自然界抗衡. 风雨雷电的惊扰,虫蛇猛兽的袭击,大火洪水的伤害,春夏秋冬的变幻,种种无法解释的事件均使人们相信万物本有性灵,人只不过是万物生灵之一,从而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八)--神话中的地理观
首先明确一下,神话地理并不等同于实际地理,受<山海经>等著述影响,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图绘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国外,其实是不正确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地图测绘技术不落后于世界,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