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势之战:蜀国战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战,《三国演义》却一字不提
相关推荐
-
曹爽西征蜀国惨败而归,尽显草包本色!
司马懿实在是太厉害了,防完了蜀国防吴国,防完了吴国打吴国,打了吴国不算完,还要在魏吴边境屯田备战,为日后一举吞并吴国做准备.司马懿这头的威风啊,也是不得已,功劳明明白白摆在哪里,就算想低调他也低调不起 ...
-
蜀国灭亡的原因,竟是因为太好战?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之中,蜀国虽然最小,可是却最好战,前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后有姜维的九伐中原,虽然胜绩不多,可是看起来,蜀汉骨子里就是喜欢--打! 面 ...
-
浅谈夷陵之战蜀国之败:小说将蜀军夸大为70万,但实际不足10万
公元222年,是刘备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这一年他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统兵出征,攻打东吴.结果陆逊一场大火不仅焚烧了刘备一统天下的雄心,也燃尽了蜀汉统一全国的可能. 夷陵之战,蜀.吴 ...
-
三国时期,蜀国的军事力量最为薄弱,但是也...
三国时期,蜀国的军事力量最为薄弱,但是也有几支特种部队. 白毦(ěr)兵 白毦是一支由陈到统领的,号称是刘备帐下最精锐部队.刘备死后这支部队就随陈到驻守永安.名字由来不详,有一种说法是类似于御林军的这 ...
-
马超和魏延同为蜀国大将,夷陵之战中,为何不上战场?
夷陵之战是蜀汉建国后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作为进攻方的刘备想要夺下荆州,重新掌控这个地区的人口.资源,同时也为巩固<隆中对>战略计划.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后终于在公元221年出兵,结果行军路上张飞 ...
-
蜀国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终于遇上了司马懿,战况却是个谜!
蜀国和魏国这几年真是折腾,公元228年,诸葛亮两次率兵北伐,公元229年,诸葛亮再次率兵北伐,公元230年,魏国的曹真等三路大军攻打汉中.可这还不算完,因为对于诸葛亮来说,攻打魏国已经是一种信仰似的存 ...
-
五代十国 前蜀国·通正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勾连藤蔓纹大钱
五代十国 前蜀国·通正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勾连藤蔓纹大钱.直径72.28毫米,穿宽12.41毫米,厚5.58毫米,重136.39克.
-
五代十国 前蜀国·光天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蝙蝠寿桃纹大钱
五代十国 前蜀国·光天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蝙蝠寿桃纹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3.48毫米,厚5.12毫米,重120.32克.
-
为什么说历史上蜀国只有四大将,而不是五虎上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四起,蜀汉营中透着五虎上将的说法,就是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位将领.关羽和张飞是最早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人,所以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
-
夷陵之战对蜀国影响有多大?战败打掉蜀国根基,往后努力多是徒劳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在开头便描述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开端和结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政权交替,似乎都离不开这种"死局". 而三国时期的军事历史,离不 ...
-
战略要地荆州被蜀国痛失,究竟是关羽的大意还是战略上的失策!
很多人都认为当年的蜀国失掉荆州是由于关羽大意,上了吴国大将吕蒙的当,不过事出必有因.关羽时位蜀国五虎上将,也算是有勇有谋的猛将,当孙权派吕蒙来讨伐时,他又怎会想不到吕蒙使诈呢?可见,其中的原因必定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