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淋证
相关推荐
-
小儿遗尿的那些辩证中药处方
遗尿是指3岁以上(经常是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遗尿这个病,西医没办法,一般只能通过中医的疗法(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来治疗.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常 ...
-
《医理真传》2.6:太阳经证解(译文)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证(经证中之兼症),有伤寒证(经证中 ...
-
丹道医学秘诀:唱医雅言 | 五疸门 《医宗金鉴》总结4种疸病死证
五疸证,有几桩, 风寒暑湿火为殃, 脾经病,横身黄, 我有总方平黄汤. 平黄汤,羌辛防, 柴术独长葛根香, 白芷赤,茯苓芎, 苏木草朴姜神曲. 平黄汤为丹道秘验方,由柴胡.白术.葛根.藿香.二活.防风 ...
-
金匮肾气丸治老年膀胱综合征
病例: 李某某.女.78岁. 小便反复淋漓不尽5年 患者出生于农村劳动家庭,前半生劳累,五十岁以后比较安逸,一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只有近十年来偶然出现轻微的四肢麻痹等症状,所以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 ...
-
陈慎吾讲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212.厥阴消渴证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讲义] 见<伤寒论>334节. 213.虚劳脉浮迟 [原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麻黄汤证之一
麻黄汤证之一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第35条) [征引] 方有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即3条之体痛而详言也.前言恶寒,此言恶风,乃更互言之 ...
-
陈慎吾讲酸枣仁汤证【失眠】
96.酸枣汤证 [原文]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讲义] <三因方>云:外热曰燥,内热曰烦.虚烦者外无热象,而有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不寐,皆虚烦也.良以津液去多,五内枯燥,或营 ...
-
陈慎吾讲虚劳之证治
88.虚劳之因 [原文]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讲义] 平人,言形若无病之人.形虽无病,其脉则虚弱细微,阴阳俱损之象.阳损必失精,阴消则血亡,验其外证,必喜盗汗.盖阳损者表不固,阴损者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陈慎吾: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肺胀之射干麻黄汤证
102.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 [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讲义] 肺痿为 ...
-
陈慎吾讲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16.胸痹心痛之脉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讲义] 脉太过则病, ...
-
陈慎吾讲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125.趺阳脉微弦之证治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肱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讲义]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阴加于胃,应见腹满.设不满,是阴邪旁攻腹胁,下闭 ...
-
陈慎吾讲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151.肺中风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讲义] <医宗金鉴>云:"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身重","冒而肿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