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由序入手把握词意 (《语文报》高二版·“课文辅导”第1014期)
相关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人生的大境界,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笑对一切
苏轼晚年之时,他的爱妾巧云是这样评价他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巧云点透了苏轼的性格特点,那便是,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到底,不管是执拗还是顽固,总之,苏轼不会退让或妥协,付 ...
-
诗词咏流传丨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 ...
-
苏轼最通透豁达的《定风波》: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吟完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心中 ...
-
名校名师苏轼《定风波》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件+视频(可下载)
关 注 我 们 本文课件和word教案可下载,下载方式见文末. 爸爸妈妈都爱看 教育/阅读/教学/写作 <定风波>优秀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郑州一中 侯巍 教学目标 ...
-
【指导发表(五)】“冷月”本“无声”,还用得着说吗? (《语文报》高中版·高二版“课文辅导”第1014期)
"冷月"本"无声",还用得着说吗?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冷月无声" ...
-
【指导发表(九)】梦中相见之促增醒后相思之剧 (《语文报·高二版》四川专版第1034期)
"梦中相见之促转增醒后相思之剧" --<鹧鸪天·彩袖殷勤>"相思"与"通梦"赏析 晏幾道<鹧鸪天·彩袖殷勤>,上片描 ...
-
从字缝里看张衡“诡对”仍被“谗”? (《语文报·高二版》(四川版)第1019期)
从字缝里看张衡"诡对"仍被"谗"? 江西省大余中学 程秀全 <张衡传>段五道:"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 ...
-
蔺相如“以君王为试耳” (《语文报·高二版》(苏教版)第1018期)
蔺相如"以君王为试耳" 江西省大余中学 程秀全 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赞许其为史学巨著,又称其为文学巨著.然而 ...
-
指导发表(六):“若雨萧萧,则泪欲潸潸” (《语文报·高二版》(四川版)第1017期)
"若雨萧萧,则泪欲潸潸" 李清照<声声慢>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前两句写孤独无依,苦日难熬:后两句既写自然 ...
-
【指导发表(三)】“相思泪”缘何而来? (《语文报·高二版》四川专版第1031期)
"相思泪"缘何而来? 范仲淹<苏幕遮>词,阔大而细腻,豪气与柔情并,实为宋词中杰作.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开篇由"天 ...
-
“四美具,二难并”中的悲喜 ——李白《桃花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比较 (《语文报》(高中版)第1083期)
"四美具,二难并"中的悲喜 --李白<桃花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比较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兰亭集序> ...
-
读宝鸡(散文)郭兴军 《语文报》
读宝鸡(散文)郭兴军 《语文报》
-
从三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文共3865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来源 | 星教师 什么是批判思维? 何谓批判性思维?专家们的定义不尽相同,我认可的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批判,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 ...
